把握好和谐社会建设的“抓手”

时间:2022-12-10 05:11:00

把握好和谐社会建设的“抓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定位和根本目的要求和对地方干部的实际调查,笔者认为,地方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管理者、决策者和服务者,应把握好几个“抓手”。

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统一,坚持有重点分步骤稳步推进

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为着力点,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有机统一,让人们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得到实惠,增强信心。

抓住“三个重点”和“三个切入点”。“三个重点”即:以坚持发展为重点;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三个切入点”即以坚持为群众办实事、解实难为切入点;以和谐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培养造就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切入点。

坚持稳步推进。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方领导干部牢牢把握方向,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既要看到诸多有利条件,坚定信心,积极推进,又要看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从能够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

切实提高本领,认真抓好各项要求的落实

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促进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以服务群众为主题,积极扩大城镇就业和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加强老龄工作,规范健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要抓好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体社会求助体系建设,加强在衣食、住房、取暖、医疗、子女就学就业、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救助力度;做好扶贫工作,坚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实行开发式扶贫;设立和谐基金,切实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生产生活难题和社会利益冲突问题。

提高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促进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和谐发展。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纠正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努力遏制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的扩大,特别要重视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问题。当前,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从促进劳动关系、劳资关系和谐的高度,关心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家属子女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

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

提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发展。要努力探索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思路、新方法,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结合起来,建立好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和信访调处机制,及早发现矛盾,有效化解矛盾。当前,要重点解决好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解决好上学贵、看病贵、买房贵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

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促进社会内部的和谐发展。要进一步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等,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保持良好的作风和精神面貌,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创和谐

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坚持勤政高效,又要坚持清正廉洁。

要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水平。要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创新用人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组织保证;要创新监督机制,建立执行反馈督察机制,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创新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信访接待责任制等;要创新政绩考评机制,着力推进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

要不断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建立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增强党员干部宗旨观念和思想道德修养,促使其在求真务实中增长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才干,始终保持奋发有为、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切实做到以改进党风促进政风转变,以政风转变带动民风转变,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经济与社的协调、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执政为民与群众维权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