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初三毕业班级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22-09-14 08:57:00

导语:独家原创:初三毕业班级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独家原创:初三毕业班级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班级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初三是一段急行军,是学生们面临人生命运的第一次转折。这个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但他们面临着中考的压力:他们中每个人谁都想微笑着通过六月的洗礼,微笑着迈进自己理想中的高中,可是竞争是残酷的,过程是艰苦的。作为班主任,我知道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我的心中装载的是对学生满腔的希望和信任,我要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我相信奋斗会点燃奇迹的火种。

一、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规范班级的日常管理

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费事也费力。但是初三阶段接班后,没有时间实验,更没有时间折腾。因此:

1、抓好班级风气导向。“风气正,则万事顺,风气歪,则人心浮。”在第一次的班会课上,我对学生说的第一句话是:“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又是吝啬的,要想让自己在人生的第一重要关口不留一点遗憾的话,你必须务实地付出,来不得半点虚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职责是学习,不学习才是一个学生的最大错误。

2、抓好学习指导工作。让学生一心学习,让学生想着法地提高质量,让学生开始由看着别人学,自己不学不舒服,发展到完全主动学,学得很“自我”。针对我班学生上课只知认真听课、埋头读书而不会问问题的情况,我和学生分析,让学生明白,不会主动问问题的学生,学习上有两大不良表现,一是典型的学习不深入的表现,看问题只看表面,知识虽然记住了,但是不会用,往往是一看就懂,一写就错,实际还是不会,往往是自以为自己会了,其实只是懂了,懂与会不一样,懂只是心理,会则是能力,能力是要练才能出来的。二是典型的学习不自信的表现。任何人学习都不可能没有问题,只是我们有些学生有问题不敢问,怕老师批评,怕丢面子。这些同学面子比学习重要,自己做的不好还害怕别人说。好问问题的学生往往对课本知识掌握得熟,在熟的基础上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的时候一心想拿分,要求自然会严,问题自然会多,学习当然越来越深入。常问问题,越问越大胆,越问越自信,越问与老师的关系越好。越是不爱问问题,越是心理脆弱,心理就越敏感,人就越容易受伤。不是老师总是偏向好学生,而是好学生敢和老师交流。

3、抓好一日常规建设,让学生清楚,洁净的环境能换来愉快的心情,而愉快的心情能保证一天充实的学习,而一天天扎实的学习是明天成功的关键。从接班的那天起就让学生明白:班级和寝室的卫生工作,早锻炼、早读、午休和晚课的守时纪律,是每个学生每天应该和必须做好“功课”。所以,一日常规和文明寝室的评比中,我们班总是名列前茅。

4、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动作用,放手让他们做。班级事务,班主任能不管就不管,能不过问就不过问,仔细观察,勤加指导。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班长严荣伟和语文科代表王斐,别看他们平时玩起来很疯,特调皮,可是他们往讲台边一站,那威信,那神情,那摸样,同学们服服帖帖地“听话”。

当一个人富有责任心时,这个人以开始立志,集体也是这样,这种影响力会不断扩大,他们会十分珍惜老师的教诲,学会了聆听,学会了分析,班级的纪律井然有序,学习的氛围很浓厚。

二、用爱心达到与学生的沟通,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榜样

“师徒如父子”,这话一点儿也不假。现在,教师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所谓“教书育人”,亦在于此。班主任更是如此,要对班内各个学生的脾性、爱好、特长、心理特征有所了解,做到这一点才能够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师生之间会逐渐产生甚于血缘关系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亲情与友情的融合,而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一定要有爱心,将学生视作自己的孩子,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督促他们,使他们成长。如果没有爱心,班主任只是将自己定位为管理者,信奉“严师出高徒”,一味地用严厉的手段管理甚至压制学生,会拉开师生间距离,产生隔阂,甚至会形成冷战。因此:

1、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素质。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我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好学上进,做学生的表率

教好书是育好人的前提。同时,班主任日常表现出来的事业心和忘我工作精神,也能给学生以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影响,从而转化为特殊的感召力。因此,我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参加理论学习,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努力让学生喜欢上课,喜欢学习。

(2)尊重学生,亲近学生。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会变坏。”我努力做到真心爱护我的学生,严格要求他们,但是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严格要求的。

班主任工作精心而又繁琐,他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用我的青春继续耕耘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我无悔,我高兴,因为我是一个班主任。

2、平等对待,尊重学生人格。这一点是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一个班级三十名学生,各有各的家庭状况、成长经历,这就直接造成学生的差异性。校纪班规对每个学生都一样,这与学生的个性是不冲突的。我班个性特别强的学生有好几个,先说夏禧晟,刚接班时,他是我最头疼的学生,自以为是,骂骂咧咧,疯疯巅巅,上课喜欢插嘴,还特别喜欢和老师顶嘴。经过一阶段的观察,我发现这个学生其实很爱面子,最反感在同学面前挨老师批评,而且没有把柄被你抓住的话,他永远也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的。但他很看中自己的成绩,一心想考太高和自己学校,但事实与目标有一定你距离。所以每一次的谈话,都是我和他的面对面单独私聊,而且每一个话题都从他感兴趣的事开始,然后再直视他的问题,心服口服的他让大家看到了他的进步……还有陆静一,她是个心理早熟的女孩,在她的笔下,在她的言谈之中,总让人感觉到她的敏感,她的无奈,可在学习上,她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课间与课余时间的微笑交流,取得进步的及时鼓励,同学间的热忱友爱,让她感觉到了原来理想也会向她慢慢走来……

3、面对实现,为各层学生寻求适合的教学模式

我们应承认学生在认知方式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学模式、学习安排等方面尽可能让所有学生能适应所在的学习环境,尽可能让所有学生能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可把学习能力接近的学生放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教学。保留随机分班的常态班,实施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因材施教。

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在教学的安排上,教师能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状况,在教学进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教法学法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策划和安排;在课堂教学中,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较适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有所得。学科分层走班教学能中下层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帮助他们重拾学习信心。

实施学科分层走班教学,不放弃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学把有所得,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提高,提升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得金”。和学生一起奋斗的初三,丰富了我的人生体验,让我更深刻的体会以平和之心,忍耐之心,细致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热情,激情,真情去撞击每一颗心灵。当真情对真情时,学生会在我们谆谆教诲中,有如沐春风之感,而我们也可享受到教育带来的幸福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