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提名工作实践思考

时间:2022-10-27 08:38:00

初始提名工作实践思考

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民主化进程的源头,是规范和监督用人权所有程序中的关键环节。谁来提名、提谁的名、怎样提名、如何接受监督,成为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工作,建立全新的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监督制约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规范具体的提名办法,有利于营造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公开、公平、公正的,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选人用人环境。近年来,**县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工作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县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初步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是明确提名主体,赋予提名人权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个别提拔任职,由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据此,中共**县委明确了行使干部初始提名权的主体:一是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二是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领导集体或其他个体。并制定了《中共**县委选拔任用干部责任制》,明确规定,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干部,必须填写《推荐表》并署名。推荐提名人选在提拔使用后,发现提拔前有严重问题的;推荐者搞假推荐、人情推荐、许诺推荐,或搞权钱交易的;党委(党组)、党委工作部门违反规定程序进行推荐,或明知推荐人选不符合提拔任职条件和资格,仍然推荐的;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意见不一致时,负责人以个人意志强行推荐的;组织部门因主观原因造成失察、失真推荐的,根据初始提名责任人的责任大小、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程度等情况,进行责任追究。使领导干部能把工作中真正有用的人才负责任地推荐出来。同时也提高了领导干部直接提名的责任意识。

二是先行制定科学调配原则,为民主提名定调。为切实改变以往干部选配通常先由组织部门酝酿提出人员配备方案,经县委书记办公会原则同意,再由组织部门到人选所在单位组织民主推荐和考察的做法,**年以来,在乡镇换届和县直机关干部调整中,县委要求组织部门先提出配备原则,并明确强调不能因人设岗,因岗设人,要根据领导班子配备有关精神,制定具体的提名条件,经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后,再由组织部门组织实施。先行制定考察对象确定和班子配备原则,一切按原则规定的办,有效杜绝了选拔任用干部的随意性和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如在确定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考察对象时,制定了坚持在配强班子前提下兼顾结构需要、坚持考察对象适当多于班子职数、坚持考察对象分类确定等原则。使当选的新一届乡镇班子成员全部实现“初始”提名,不存在也没有经书记办公会或部务会先酝酿产生再组织推荐、考察的提名人选。

三是公开推荐职位、任职条件和推荐程序,增强提名工作透明度。一是民主推荐前向有关单位公开拟推荐职位、提名条件,要求各单位严格按提名条件制定《符合提名条件人员名册》,提前发参加推荐会人员,让干部、群众提前“酝酿”。二是公开推荐程序,把民主推荐工作置于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召开民主推荐会前,发出考察预告,预告到各行政村(居委会、社区),各基层单位,并公开参加推荐的人员范围、确定考察对象的程序等,打破干部考察的神秘面纱。三是扩大参加推荐人员范围,实行全额定向民主推荐。在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中,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二级机构(含垂直部门)负责人、各行政村“两委”(包括居委会、社区)负责人参加了推荐会,参加推荐范围首次扩大到村一级甚至部分村民代表,进一步扩大了民主提名范围。并规定经大会民主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第一轮双过半的现任班子成员和符合任职条件的其他人员作为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人员第一人选。经二次民主推荐仍未双过半的现任班子成员不再提名为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人选。鼓励参加推荐人员大胆说话,敢讲真话,切实把那些符合规定条件,政治过硬、政绩突出、能力较强、群众公认的同志纳入干部选拔视野。

四是优化干部考察员、干部监督工作督查员队伍建设,确保提名工作质量。干部考察员、干部监督工作督查员的品行、业务素养直接影响着民主提名的质量。为此,县委组织部经过认真研究,出台了《中共**县委组织部干部考察员资格认证办法》,通过培训、考试、考核,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干部考察员、干部监督工作督查员队伍,并明确了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使提名工作操作进一步规范,监督层面更为丰富,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五是定岗推荐,将初始提名权下移,取信于民。2007年,根据部分领导班子缺额实际,经县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将县卫生局局长、安监局局长、县委办副主任、发改局副局长、合医办主任、疾控中心主任、白泥乡副乡长、自强乡副乡长、纳雍乡党委委员等12个职位在本乡镇和本行业(系统)进行公推。并明示不带任何组织意图,要求县级班子成员特别是各分管领导不得向有关部门打招呼或变相推荐人选,使群众公认度较高的9名干部在经过组织考察后被直接提拔任用。其中获推荐票较为集中的有一名干部被反映在推荐过程中有领导打招呼,经调查核实后,县委取消了该名干部的提名资格。干部初始提名的权力实实在在地交给了广大基层党员和干部群众。干部群众参与率接近100%,县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公信度得到切实提高。

六是全面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变“相马”为“赛马”,扩大提名渠道。2007年,**县在认真总结以往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选拔范围和职位,把团县委书记、政府法制办副主任、交通局、水利局、规划局总师5个职位推出面向全省和全县进行公开选拔。其中团县委书记、政府法制办副主任在县内选拔,其他3个职位面向全省范围内选拔,团县委书记的报名条件放宽到一般干部。成为继2003年之后选拔职位拓展到乡科级正职,选拔范围扩大到全省,进一步推进全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的新亮点。其中团县委书记综合成绩第一名的夺冠者年仅28岁。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展示自身才能的机会。

七是全委会成员票决,把好干部选拔任用最后提名关。组织部部务会初步确定的乡镇党政正职和重要职能部门正职提名人选,还要经县委全委会以票决形式再次集体提名。委员既可以根据组织部门提出的人选名单进行推荐,也可以署名另外推荐他人。全委会闭会期间则视情况由组织部门将推荐人选的基本情况、提名理由等材料,通过适当方式送全委会委员征求意见。这样,既使“一把手”应有的用人建议权在确定参考人员名单的过程中同步得到体现,又受到全委会委员民主提名的合理制约,有效防止了少数人或个人说了算的现象,把提名的失误控制在最小程度。同时,让全委会委员直接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也有利于扩大党内民主,发挥全委会委员在干部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二)初步成效

一是保障了党员和干部群众权利,推进了干部选任工作民主化进程。将领导干部的初始提名行为前移,干部选用的权力逐步向广大党员群众倾斜,实现了依靠基层党员和干部群众选干部,在大多数人中选干部,保障了党员群众“四权”,有效地调动了基层广大党员群众的政治热情,进一步扩大了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

二是改变了干部选任方式,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初始提名主体由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个人向广大党员群众延伸,提名主体的扩大,拓宽了传统的干部选人范围,实现了广纳群贤,让那些群众信任、无私奉献的干事创业的人才有更多的选用机会,有更大的施展才华的空间。

三是有效预防了干部选任上的不正之风。实践表明,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程序,是规范和监督领导干部用人权的关键所在。通过扩大提名主体,让党员群众参与提名,通过规范运作,既使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用人建议权得到体现,又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提名的合理制约,能够有效防止由少数人或个人说了算的现象,防止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的产生。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总体上看,当前我县干部任用的初始提名工作是有利于干部调配的,但也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在实际操作中,一是党员群众民主参与意识还不够强。二是对某一岗位应该选用什么人,不该选用什么人,没有限制性规定,在初始提名中缺少具体、清晰的依据。三是责任难追究,在实际操作中提名主体的责任难以界定。四是职位空缺调配信息公布尚欠明朗化,就传统做法而言,领导职位出现空缺后,组织上考虑进行配备时,对外公开信息一般都是到民主推荐阶段,而且即使公开了,也仅仅在目标推荐单位,其他所知晓的都是通过“小道消息”获取。其他主体很难获取知情权。信息的对外封闭,程序、环节和时间上的开放度不够,限制了其他主体参与的机会。五是监督措施还不完善。

三、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思考

一是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的参与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初始提名方法、程序及其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初始提名,增强广大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参与初始提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干部选任中,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格外关注基层和生产一线优秀的干部,更广泛地运用民意,把群众意愿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标准之一,真正在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加大公开力度。

二是进一步扩大提名工作的民主程度。扩大提名工作的民主程度,必须在初始提名的准备程序上下功夫,通常情况下,民主推荐是初始提名的基础,民主推荐的范围越广,程序越规范,初始提名的质量就越高,就越能体现初始提名的民主程度。一要科学界定提名主体的范围。单位规模不是很大,领导与干部职工之间相互比较了解,人员容易集中的,应实行全员推荐;对规模比较大,或者所属单位比较分散,人员不易集中的单位,除了让全体领导干部、机关干部、所属下级单位负责人参加外,还应到部分基层单位推荐或由部分群众代表、服务对象参加推荐。确定推荐的范围,应把握的一条原则是,有条件的,要尽可能让多数群众参加,使广大群众都享有民主权利。二要创造好民主推荐的环境。要尽可能地提前向群众公开推荐职位和条件,给群众充分的酝酿时间,允许其作必要的调查以至讨论酝酿。推荐时,要做好充分的动员,消除群众的顾虑,明确推荐的具体事项,减少群众推荐的盲目性,提高推荐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三要科学分析推荐结果。推荐结果虽然可以反映一定的民意,但不能简单地以票取人。在工作中要多做考察了解工作,多方面听取意见,在辨别意见真伪的基础上,正确分析个别人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看法的关系,干部小节与主流的关系,从而对推荐结果作科学的判断。四要适当公开推荐结果。为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推荐结果可在参加推荐人员范围内公开,既能够将干部选任工作置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也可以增加广大群众参与干部选任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初始提名行为。逐步推行缺位预告机制。除领导班子换届外,个别提拔任职,也应在民主推荐之前的一定时间内,把空缺职位、任职资格和条件、选拔方式和程序等提前向群众公开,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掌握必要的信息,增强提名推荐的公开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机制。领导干部个人向任免机关推荐干部人选时,要实事求是地填写《推荐表》,并附上署名的推荐材料。推荐材料要包括推荐人选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和民意情况。不管是领导干部个人或党委(党组)领导集体推荐干部,都要如实地反映推荐人选的优缺点,对推荐失真失实、造成用人失误的,要追究推荐人和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实行民意调查制。对经民主推荐和重点了解后组织部部务会确定的考察对象,考察组要到对象所在地组织由未参加推荐会人员(包括被考察单位其他干部职工、与考察对象联系紧密的群众代表、服务对象等)和其他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的民意调查,进一步拓宽民主渠道。探索权力分解和制衡机制。领导职位出现空缺后,组织部门把本部门提出的目标人选、任命机关党组织提出的目标人选、上级分管领导署名推荐的目标人选和用人单位党组织提出的目标人选等结合起来,进行归并,组织进行民主推荐,根据推荐情况确定考察对象,组织进行差额考察。在确定考察对象时,组织部门享有第一提名权,必须优先考虑,其次是任命机关党组织提出的人选,再次是上级分管领导署名推荐的人选,最后是用人单位党组织提出的人选。当然,各个主体所提出的人选必须经过民主推荐关,如果出现推荐票数相差悬殊,那么在差额人选排位上要适当兼顾,通过考察来进行比较。试行差额提名制度。采取明确推荐职位、任职条件,召开领导干部大会进行定向“海推”,差额考察,部务会差额提名,常委会差额票决的方式。建立民主推荐前有差额目标人选、进行考察时有差额考察人选、提供给党委决定任用时有差额票决人选的干部选拔任用连环比较机制。建立定期民主推荐干部制度。要结合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实绩考核、换届考核和后备干部推荐,在更大范围内定期推荐干部。同时,要探索对后备干部进行实绩考核和监督,丰富干部工作信息,为随时提供提名参考人选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