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标准的历史沿革

时间:2022-06-16 04:36:00

选人标准的历史沿革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的选拔工作。早在20世纪30年代,同志就告诫全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的。他强调,“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必须善于识别干部,善于使用干部,善于爱护干部。在革命时代,一大批信仰坚定、勇于献身的优秀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共产党在与其他政治力量的斗争中,逐步强大起来,最终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了独立解放,建立了新中国。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的干部选拔工作一度被“左”的思想左右,把革命时代的选拔标准“神圣化”和教条化,只强调阶级出身,不重视干部才能,导致了干部结构的单一化以及干部队伍整体能力的下降。显然,这种情况无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

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要重视干部队伍建设。他说,我们已经有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正确的政治路线,如果组织问题不解决好,正确的政治路线的实现就无法保证,我们向党和人民就交不了账。干部选拔的“四化”标准就此提出。

“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选拔干部的基本原则,也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提出的新要求。随着一大批“四化”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成功地实现了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确保了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值得注意的是,邓小平特别强调领导层的年轻化。他在*年9月的一次谈话中说:“年轻化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第一要保持政治的活力,第二要保持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年轻不行。”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深化,中国共产党对于干部选拔的认识也具有了更广的视野。同志就曾经谈到,“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这种人才竞争是全面的,包括领导人才在内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才,都面临着各种竞争和斗争的检验与考验。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人才选拔与干部选拔具有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相互之间开始建立通畅的流动机制。人才队伍建设为干部选拔提供了更宽广、更坚实的基础。同志也一再强调,要正确执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正确执行党的干部政策,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把那些群众公认是执行党的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及时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对干部选拔工作的重视直接导致了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通过建立公务员制度,实现了大部分官员录用、提升、培训、交流等的制度化,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稳定的公务员队伍;通过把干部“四化”标准的具体化并配合以任期制、回避制、退休制、培训制、考核制、民主选拔制、公示制等管理制度,提高了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的水平,并为更多优秀人才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渠道。

*年,经过7年的实践,《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正式颁布,在干部“四化”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干部选拔的六大基本条件。*年《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具有五种能力: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年,同志在宁夏考察的时候提出,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部的干部要格外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干部选拔方面的实践和创新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明确干部选拔的标准创造了条件。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同志再次强调,要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推动事业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习提出,干部选拔要遵守“六大导向”,即: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这六大导向既是对“四化”标准的发展和丰富,也是对过去几年干部选拔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三方面入手正确坚持“六大导向”

首先,要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角度来认识其重要性。干部制度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选拔出有能力的、群众认可的干部直接关乎到我们的制度能否有效运行,充满活力。干部不仅是各项制度的具体执行者,还是制度整体的代表,更是各项制度改革完善的实现者。

其次,要依照“六大导向”,认真地分析干部选拔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虽然我们的干部选拔制度在规定上日益完善,但是其效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比如一些规定过于简单化,无法操作;一些规定过于形式化,容易被个人操纵;一些规定不清晰明确,有一定的误导性。这造成了在一些地方、部门的干部选拔中,存在着“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有一些干部不关心群众疾苦,一心唯上;有些干部不谋求发展,一心求稳;有些干部只关注利益,一心亲商;有些干部形式主义严重,一心作秀;有些干部不敢坚持真理,一心求安。这些干部在成为制度性得利者的同时,也破坏着整个制度。

最后,要建立有效的措施机制来贯彻“六大导向”。注重实绩、听取民意是我们党多年来实践取得的宝贵经验。今后,应该进一步扩大群众的民主参与;调整和扩大干部选拔范围;改革干部评价机制,提高其科学性、合理性;加强对干部行为的引导和能力的培养。干部选拔难于“百年树人”,重于“失足之恨”,必须顺应时势、坚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