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办社区老年会所建设实施方案

时间:2022-06-19 09:58:00

区政办社区老年会所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区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根据民政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和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精神,现就推进我区社区老年会所建设,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方针,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在社区广泛建立老年会所,积极搭建社区“一站式”为老服务平台,面向社区所有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保健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日间服务,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任务目标

年,区、街道、社区三级普遍建立老年会所,城市社区的老年会所要达到基本覆盖,近郊社区达到半数以上覆盖,形成功能配套、多样化为老服务的发展新格局,构建起社区居家养老“十分钟”服务圈。具体任务是:区里建立2700平方米的老年会所;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建立1个功能完备的重点老年会所,面积在800-1600平方米,达到国家一至三类标准。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在本辖区社区建设老年会所任务分别是:街道10个、街道13个、南关街道10个、街道9个、街道3个、街道2个、经济开发区1个、综合项目区2个、生态经济发展区1个。

三、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

(一)建设标准

1、建筑面积指标。老年会所建设规模以社区居住人口数量为主要依据,兼顾服务半径确定。原则上社区人口规模在30000~50000人的社区,老年会所建筑面积要达到1600平方米左右;15000~30000人的社区,老年会所建筑面积要达到1085平方米左右;10000~15000人的社区,老年会所建筑面积要达到750平方米左右。

2、服务用房。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老年人的生活服务、保健康复、娱乐及辅助用房。生活服务用房可包括休息室、沐浴间(含理发室)和餐厅(含配餐间),休息室以每间容纳4~6人为宜。保健康复用房可包括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和心理疏导室。娱乐用房可包括阅览室(含书画室)、网络室和多功能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可供日托老年人聚会聊天,也可满足社区开展娱乐、讲座、培训等集体活动的需要。

3、设备配备。配备基础设备和生活服务、保健康复、娱乐、安防等相关设备以及必要的交通接送工具。生活服务设施可配置洗澡专用椅凳、轮椅、呼叫器;保健康复设施可配置按摩(床)椅、衡杠、肋木、扶梯、手指训练器、股四头肌训练器、训练垫、血压计、听诊器;娱乐设施可配置电视机、投影仪、播放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安防设施包括监控设备等。

(二)管理规范

社区老年会所建成投入使用后,要做到四有:

1、有统一规范的名称和标识。即统一挂“区××街道××社区老年会所”的牌匾,并统一标识,统一规范服务用语,服务人员统一着装、持证上岗。

2、有工作队伍。包括:①专兼职助老服务队伍,人员可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助老服务员组成,纳入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予以支持;②志愿者服务队伍,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学生和低龄健康老年人组成志愿服务队;③专业服务队伍,由社区中具备家政、水电维修、医疗等专业特长的人员组成。

3、有规章制度。制定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主要包括服务理念、职业道德规范、工作内容或服务项目、业务技能标准、相关待遇、监督约束规定和相应的奖惩措施等,并做到上墙或印制成便民手册,方便社区老年人知晓。

4、有台帐档案。建立工作台帐、老年人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服务活动相册等。

四、服务内容、对象和方式

(一)服务内容

1、生活照料服务。具备满足老年人的穿衣、吃饭、如厕、洗澡、室内外移动等日常生活需求的服务能力。服务项目包括日间托老、购物、配餐、送餐、陪护等特殊照料的服务和保洁、代购物品、陪护、洗衣、打扫卫生、洗浴、理发、家电维修等一般家政服务。

2、医疗保健服务。具备开展康复、护理和应急处置工作的设施条件,并配备相应的康复器材,帮助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生理功能或减缓部分生理功能的衰退。主要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防治、康复护理、心理卫生、临终关怀、保健咨询、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开设家庭病床等服务。

3、文化娱乐服务。具备社区老年大学,具备游戏、书报阅览等活动场所,具备体育健身设施和组织健身团队等。服务内容包括组织引导老年人参加学习培训,举办书法绘画、生活小常识、厨艺、保健知识讲座,引导老年人参与各类文体健身活动。

4、精神慰藉服务。具备老年人谈心交流的场所,主要为老年人提供邻里交流、谈心沟通、心理咨询、聊天、信息咨询、法律维权以及志愿者服务等。

(二)服务对象

根据老年人的不同情况,分别提供无偿、低偿、有偿服务。

1、无偿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年满90周岁高龄老年人、“三无”老人、6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且在本市城区无子女照顾的低保老人、重点优抚对象、失智失能老年人、重度残疾人等重点服务对象。

2、低偿服务对象。主要包括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指子女不在本市城区居住生活的老年人),未享受民政各种救助的80周岁至90周岁“空巢”老人,有一定经济来源但生活仍很困难的老年人。

3、有偿服务对象。有经济能力,需要日托、送餐或上门照料等服务的老年人,以自费的形式购买服务。

(三)服务方式

1、定点定时服务。面向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者无力照护的社区老年人,在老年会所提供日间照料、临时托管、临时日托、临时护理等定点服务,面向社区老年人提供学习、午餐、休息、休闲、健身、游艺、维权、咨询、阅读等服务项目。

2、信息化居家服务。要建立社区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将其住所、年龄、爱好、生活习惯、身体状况、亲属联系方式和服务人员、服务商相关信息录入其中,为老年人配备“一键通”,采取社区便民信息网、热线电话、爱心门铃、电子健康档案、社区呼叫系统等多种形式,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居家购物、居家生活照料等上门服务。

3、关爱问安服务。在老年会所建立相应的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助老服务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作用,通过定期打电话、走访、探视等形式,开展关爱孤寡、空巢、失能老人问安活动。

4、志愿服务。通过社区党员干部和学生认亲养老、低龄健康老年人结对助老、邻里互助帮老、志愿者结对助老等,以“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形式,为高龄、“空巢”、病残老人提供经常性为老志愿服务。

5、服务商有偿服务。吸纳社区有关单位成为社区老年会所服务商,提供共性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共性化服务主要就是根据双方协议,由老年会所定人、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套餐式服务,可包括每周清洗一次衣服,每月清洗一次床单被罩、理一次发、陪护老人洗一次澡、搞一次游艺活动,每年提供两次健康体检、组织两次一日游、观看两场电影等。个性化服务主要是顺应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在餐饮、卫生、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方面提供的个性化服务。

五、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4月)。由区委群工办、区民政局、区老龄办等部门牵头研究制定建立社区老年会所的工作方案。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结合实际,制定开展工作推进计划,上报建设老年会所的社区,提出在社区层面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和其他各项措施要求。

(二)项目实施(5月-9月)。由区委群工办、区民政局、区老龄办负责社区老年会所设施项目建设申请的受理,组织现场勘查和建设项目的选址,纳入全区社区老年会所建设工作计划。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要指导社区,立足改扩建,着力整合利用现有老年文化活动室、体育健身场所等社区服务资源,并通过租赁、购买、合办、置换或转变用途,将闲置的医院、学校、企业以及各类公办培训中心、活动中心、疗养院、小旅馆、小招待所等设施资源改造,或依托社会福利机构和社会服务组织兴办等方式设立老年会所;不具备改扩建条件的社区要选择适当地点新建老年会所。一个社区可以区别功能,在不同地点设置多个不同功能的服务场所。有条件的社区要突出设施功能建设的综合性和功能配套,通过新建、改扩建的途径,加快完善社区老年会所设施,努力做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运转顺畅、服务优质。力争7月1日前完成一半以上建设任务,到9月份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养老服务设施更新改造和社区信息化建设要同步进行。今后新建的住宅小区要统筹规划,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三)检查验收(10月)。区里组织区委群工办、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老龄办等有关部门,对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社区老年会所的场地建设、硬件设施、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工作成效等进行全面评估和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里将社区老年会所建设纳入社区工作总体规划,确定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优惠政策,支持重点领域建设,加强检查督促和评估工作。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要对本辖区社区老年会所设施建设规模、布局等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承担主要建设任务,并明确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做好设施项目启动建设的跟踪协调、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确保项目建设尽快启动实施,全面如期完成。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要在5-8月每月上报一次老年会所建设进展情况,9-10月每半月上报一次老年会所建设进展情况。

(二)落实经费保障。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对当年列入全区社区老年会所建设任务并达到基本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评估合格的社区,每个社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一次性开办补助。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要将老年会所建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通过资金补贴、减免物业管理费和房租等多种形式,为社区老年会所有效运转提供保障。

(三)规范考评管理。开展社区老年会所评级创优活动,由区、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对各社区老年会所进行服务星级评定,表彰和奖励先进,促进社区老年会所向规范化、标准化、长效化发展。社区老年会所建成后,任何单位不得挤占,切实做到服务设施和场所不流失、不被挪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