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小春生产意见

时间:2022-03-29 11:42:00

办公室小春生产意见

一、思路和目标任务

2010年我市小春生产的总体思路是: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效益。目标任务是:全市小春计划播种粮食作物面积64.4万亩,其中小麦13.5万亩,马铃薯40.1万亩;小春粮食总产10.6万吨、增加0.2万吨,其中小麦总产2.7万吨,马铃薯总产6.4万吨。油菜籽面积51万亩,总产5.3万吨以上。蔬菜面积31万亩。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有比较优势的果树、中药材、茶叶等。力争小春为全市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20元以上。

二、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稳定播种面积,开展创建活动。

各地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农民开发冬闲田地,千方百计多种多栽,尽力扩大小春播种面积。丘陵地区要通过蔬菜地改制,改净作蔬菜为预留行种植;平坝地区要通过大力推广旱育秧、抛秧,减少秧母田面积,增种小春,要搞好田坎的开发利用,增种胡豆、豌豆等作物。要加强耕地使用管理,落实撂荒耕地责任追究和惩戒制度,减少耕地撂荒,确保面积完成。

各地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模式,集中连片创建亩产400公斤小麦、200公斤油菜、2000公斤马铃薯(鲜薯)示范片,集成应用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带动小春粮油作物稳定发展。

(二)推广优良品种,加强规范改制。

各地要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因地制宜选用和推广高产、优质、高抗的川麦42、内麦11、川麦43、川育19、川农23、川麦39、资麦1号等小麦品种,川油58、蓉油11、蓉油12、蓉油13、德油6号、德油9号、蜀杂10号等双低油菜品种。要依托马铃薯良种繁育项目,大力推广脱毒种薯;根据生产季节,选用丰产性、抗病性好的蔬菜品种;加快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叶。

各地要加大规范化改制力度。把深化改制作为全市小春生产一项长期性、根本性措施来抓,在规范和利用上狠下功夫。大力推广中厢、宽厢规范化带状种植,为大春适时争早、趋利避害和旱地深度开发创造条件,积极抓好预留空行利用。因地制宜推广麦/玉/苕、麦/玉/豆等适合当地栽培条件的高产高效模式。

(三)落实增产技术,着力提高单产。

各地要认真落实配套增产技术。要抓住小麦最佳播期,实行精量播种,大力推广小窝疏株密植技术,面积达到12万亩以上。大力推广马铃薯脱毒良种、垄作栽培、适期带芽播种、覆膜防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全市脱毒马铃薯推广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大力推广油菜适期早播、培育壮苗、中苗早栽、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增施硼肥技术,“双低”优质油菜要实行集中成片种植、统一供种、隔离防杂等保优栽培技术。抓好蔬菜集中育苗,推广营养钵护根育苗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和设施规范化栽培技术,合理轮作和间套作。推广柑桔无病毒营养袋容器育苗技术、果实留树保鲜技术。推广茶叶无性系良种苗木繁育、机剪、机采技术。

大力推广免耕节本高效技术。重点推广稻茬麦(油)免耕盖草高效节本栽培技术,全市免耕油菜面积要达到32万亩以上。抓好测土配方施肥,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和省“育土工程”项目县为重点,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通过项目实施,使项目区肥料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每亩节本增效35元以上。

切实加强“病、虫、草、鼠、湿、害”防治。牢固树立“防病保粮、虫口夺粮”的思想,认真抓好“病、虫、草、鼠、湿”五害的防治。突出抓好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油菜菌核病的防治。积极推广农田无草害工程。认真抓好农村鼠害控制。推广深沟高厢、开沟排湿技术,减轻湿害影响。力争将“病、虫、草、鼠、湿”的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

(四)做强产业基地,推进产业经营。

各地要努力做强产业基地。要整合项目,打捆使用项目资金,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在小春生产中要加大中低产田造、测土配方施肥、耕地有机质提升的改造和推广力度,提高耕地质量,增强耕地粮食生产能力。要按照省、市关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要求,狠抓各项措施落实,要结合当地实际,建好马铃薯、油菜和茶叶、蔬菜等产业的核心区、示范园区,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强县,提高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为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布好局、开好头、起好步。

要建立优质无公害订单生产基地,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将优质原料转化为优质产品,创造名优品牌,提高商品率,提高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努力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产品转化升值。当前重点是推动“双低”油菜、专用小麦和马铃薯集中产区的产业化经营,实行统一供种,集中成片种植,优价单收、单储、单加工。

三、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服务水平

(一)强化落实政策。要认真落实国家小麦、油菜良种推广补贴政策,按照中央、省、市实施方案要求,加强项目管理,认真组织实施。中央新增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要全部用于粮食、油料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新品种、轻简化集成技术试验示范展示及推广、开展优质高产示范创建等工作。

(二)强化目标管理。严格实行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继续把小春生产主要指标列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省政府和市政府已分别设立了粮食生产“丰收杯”,各地要积极争取获得奖励。

(三)强化资金投入。各地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的决定》和市政府《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投入。

(四)强化农资监管。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会同工商、质检等部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行为,确保农民买上放心农资。

(五)强化技术服务。各地要通过各项措施确保农业技术服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