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管理制度

时间:2022-12-21 02:11:00

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管理制度

实施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是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消费、扩大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财政部等七部委《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财建[2009]104号)和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印发*省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的通知》(浙财企字[2009]81号)有关规定,现特制定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如下:

一、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对象及实施时间。

1.自2009年3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止,我县农民将三轮汽车或低速货车报废并换购轻型载货车(以下简称换购轻型载货车),报废车辆车主与新购车辆车主为同一农民的,可给予财政补贴。享受财政补贴的轻型载货车每户限购一辆。

2.自2009年3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止,我县农民购买1.3升及以下排量微型客车的,可给予补贴。享受补贴的微型客车每户限购一辆。

3.自2009年2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止,我县农民购买摩托车的,比照家电下乡政策给予财政补贴。享受补贴的摩托车每户限购两辆。

补贴产品中三轮汽车指原三轮农用车;低速货车指原四轮农用车;轻型载货车指总质量大于1.8吨但不超过6吨、至少四个车轮且用于载货的机动车辆;微型客车指发动机排量在1.3升及以下、至少四个车轮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不含轿车)。

享受补贴的汽车及摩托车产品目录及生产企业名单请登录"*财税网"(*)"下载中心"查看。

享受补贴的汽车两年内不得过户。

二、补贴产品及企业的确定。

1.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列明的符合上述条件且经过国家强制性认证的轻型载货车、微型客车以及摩托车,均可作为补贴车型;生产上述产品且同意对产品质量、经销网点、售后服务、价格、销售统计和政策宣传等工作进行承诺并签订责任书的企业,可以参与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生产和销售。

2.换购轻型载货车,需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三轮汽车或低速货车报废。车主应当提供必备的要件,将报废的车辆交售给依法设立的汽车回收企业回收拆解,取得报废汽车回收证明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注销证明。

三、补贴办法。

1.农户对将三轮汽车或低速货车报废并换购轻型载货车的,按换购轻型载货车销售价格10%给予补贴,换购轻型载货车单价5万元以上的,实行定额补贴,每辆定额补贴5000元。同时对报废的三轮汽车或低速货车实行定额补贴,报废三轮汽车每辆定额补贴2000元,报废低速货车每辆定额补贴3000元。

2.农户对购买微型客车,按销售价格10%给予补贴。购买的微型客车单价在5万元以上的,实行定额补贴,每辆定额补贴5000元。

3.农户对购买摩托车,按销售价格13%给予补贴。购买摩托车单价5000元以上的,实行定额补贴,每辆定额补贴650元。

四、补贴资金申请、审核与兑付。

我县补贴资金兑付现实行"乡级审核、县级兑付"办法。乡镇(街道)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后,凡符合补贴要求的,需填写《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申报表》(附件1)一式三份,复印申报资料一式二份(乡镇街道留存一份,上报县财政局一份),并按期汇总填写《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汇总表》(附件2)上报县财政局;凡不符合补贴要求的,应在购买人申报时及时告知当事人。购买人提出申请且资料齐全的,负责兑付补贴的县财政局于15个工作日内将补贴资金直接支付到购买人储蓄存折账户。

(一)换购轻型载货车和购买微型客车、摩托车的我县农民应按规定的时间要求,及时持相关资料到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申报财政补贴。

1.换购轻型载货车的农民申请补贴时应提供以下材料:①已报废车辆的报废汽车回收证明;②机动车注销证明;③新购车辆的机动车销售发票;④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行驶证或机动车登记证书;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复印件;⑥购买人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⑦购买人储蓄存折(县邮政银行或县信用联社开设的粮食综合直补一折通)。

2.购买微型客车、摩托车的农民申请补贴时应提供以下材料: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行驶证或机动车登记证书;②机动车销售发票;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复印件;④购买人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⑤购买人储蓄存折(县邮政银行或县信用联社开设的粮食综合直补一折通)。

(二)乡镇(街道)审核补贴时,须核查随车附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复印件和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书,"车辆型号"项第一位数字为"1"或"3"或"5"、"总质量(kg)"项大于1800kg但不超过6000kg的,确认为轻型货车;"车辆型号"项为第一位数字为"6"、"排量和功率(ml/kw)"项中排量不超过1300ml的,确认为微型客车。

五、优化服务,强化监管,切实做好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工作。

各乡镇(街道)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认真审核把关,防止骗取财政补贴资金行为的发生。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不得拖延兑付时间。对违反上述有关规定的行为,一经查实,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规定予以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