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老干部形势汇报会发言

时间:2022-04-13 03:34:00

市长在老干部形势汇报会发言

各位老领导、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市党代会和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之际,在强力推进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奋力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关键时刻,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离退休干部形势报告会,目的有两个:一是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通报今年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围绕“打造核心增长极”的主题,报告一下明年的工作思路;二是衷心感谢长期以来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倾注心血、作出贡献的在座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下面,我分三个方面向大家报告。

一、关于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七城会”举办之年,也是市县乡三级领导班子换届之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解放思想,务实奋进,深入推进“两篇文章”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成功做好“创建办会”,城市面貌实现“一新一亮”。我们紧紧围绕“出形象、上水平、聚人心”的目标,把“创建办会”作为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的首要任务来抓。扎实推进“两大战役、六大工程、十项专项整治”,突出抓好交通秩序和市容环境整治,广泛开展“啄木鸟行动”,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基本实现了“市容市貌为之一新、各方宾客眼前一亮”的要求。先后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城市运动会、赣台会、泛珠大会、低碳大会等一系列盛会,特别是“七城会”的成功举办,向全国人民奉献了一届“精彩难忘、绿色生态、欢乐祥和、节俭高效”的体育文化盛会,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评价,进一步扩大了的影响,提升了的形象。

(二)不断增强产业支撑,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立足做强产业这个关键,创新举措,加快发展,实现了全市经济稳步增长。一方面不断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汽车、航空、光伏光电、软件和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既定目标持续推进,冶金和新材料、纺织服装、家电、机电制造、食品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另一方面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年亿元以上项目125个,其中新开工30个、续建65个、投产30个。其中,航空产业城、南柴K型发动机、海立年产1200万台空调压缩机等项目有序推进,赛维LDK蓝宝石、江铜铜管、梅里亚动物疫苗等项目竣工投产,中国鄱湖云计算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60亿元,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70亿元,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4亿元,增长25.6%。

(三)稳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得到明显增强。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深化改革是经济工作的突破口”的观念,坚持一手抓开放招商,一手抓深化改革,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抓好开放招商,我们创新招商理念,采取产业招商、专题招商、小分队上门一对一招商等方式,深入挖掘项目资源,策划推介重点项目。预计今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2.61亿美元,同比增长12%,完成利用内资585.64亿元,同比增长15%。抓好深化改革,稳妥推进国有农垦企业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人事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系列改革。同时,进一步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县(区)全覆盖。

(四)扎实保障改善民生,全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百姓点菜、政府买单”的原则,坚持“财力四个倾斜”,全年投入200亿元,实施了160项民生工程,加大了民生改善力度。我们大力提倡“对照标准零差距、每次检查零起点、各项工作零差错”的“三零”工作法,完善领导包案、定期接访、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探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第三方参与接访制度,基本实现“年底前全部化解现有赴京非正常上访积案”的目标。进一步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社会矛盾常态化排查机制,将“三调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向劳动争议、医疗纠纷等领域延伸,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五)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特别是今年成功召开了市第十次党代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和明确了思路。今年还是换届年,我们积极推进了市县乡三级班子换届,坚持“实干、实在”的用人导向,做到了换届平稳有序、规范高效、民主和谐,一批干事创业、实绩突出的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特别是探索的“四看一听”做法,得到了省委苏荣书记的表扬,并被中组部作为经验向全国介绍。我们还大力弘扬“真抓实干、深入一线、锐意创新、负责担当、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的六种作风,全市干部队伍素质和精神面貌全面提升。

我们今年这些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市委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其中也饱含了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付出的心血和智慧。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关心、支持并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工作还有许多不足,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增速不够快、支柱企业不够多、园区发展不够强、产业不够集中等。对此,市委、市政府作了专题研究,并要求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宏伟事业。

二、关于2012年的主要工作思路

前不久,市委组织市四套班子成员以及市直有关部门召开了一次务虚会,之后市委召开了十届二次全会。通过这两次会议,我们对当前经济形势做了一些分析,从而对明年经济形势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尽管明年将比今年的形势更为复杂多变,但对于而言,总体是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动力强于压力。从国际来看,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据权威机构分析,预计明年世界经济增长在2.6%-2.8%之间,其中美国增长在1.3%-1.4%之间,欧洲经济增长在0%-0.5%之间,日本经济增长在2%左右。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及欧美主要经济体增长明显趋缓等原因,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我们出口增速出现明显回落,另一方面也将加快使我们成为跨国企业未来两年全球投资的“首选地”,成为外商投资的“避风港”。从国内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已经明确,明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主基调是“稳中求进”: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从宏观调控政策看,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且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将更加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有扶有控,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从自身来看,我们一直有一种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一方面,挑战不断加大,省内追兵越来越近、中部对手越来越强的“两大竞争压力”日益加剧。在省内,多数主要指标增速低于全省平均增速,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占比几乎按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下滑。在中部,排在我们后面的仅仅只有一个太原,并且领先优势并不明显,如果再不发力,很有可能被太原追上。这里有几组统计数据,从企业数量来看:武汉、郑州、长沙、合肥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均已突破2000家,而我市仅有920家,就连九江规模以上的企业都达到904户,仅比我们少16家。从企业实力来看:目前,我市仅有两家过百亿企业,分别是江铃销售收入271亿元,方大特钢121亿元,而武汉仅一个二汽就近4000亿元产值,几乎相当于20个江铃,武钢1907亿元,长沙三一集团500亿元、510亿元,还有省内的江铜、新钢等都比我们强很多。从在建重大项目来看,今年1—9月,全省在建亿元以上工业重大项目1351项,我市只有117项,在全省排到了第5位;而合肥今年“121”重大工业项目中单体项目投资过10亿元的有38个,超过20亿元的有21个;武汉今年实施重大产业项目112项,仅一个万达中央文化区项目总投资就超过500亿元。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2010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39亿元,只有武汉的51.7%、长沙的60.7%、合肥的63.2%、郑州的70.3%。从工业投资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473亿元,比合肥少353亿元;今年1-9月,我市工业投资总量分别只有合肥的55.5%、长沙的76.3%,增速低于合肥18.8个百分点、长沙13.9个百分点。但另一方面,机遇无处不在。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的“稳增长”、沿海地区产业的“大转移”等因素给我们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省里层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省里支持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契机,给我们带来了“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自身层面,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特别是市县乡三级换届刚结束不久,全市上下一心一意抓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激情更加强烈、氛围更加浓厚。

基于我们对自身的挑战和形势的科学研判,市委明确了明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按照省委提出的“六个走在全省前列”要求,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解放思想,务实奋进,深入推进“两篇文章”建设,强力推进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努力把打造成为核心增长极,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作出应有贡献。

围绕这样一个总体思路,具体应该怎么干?关键是把握好三个方面。(一)突出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就是打造“核心增长极”。为什么确定这个主题?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支持省会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这是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重大战略定位,是对多年来发展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待和鞭策,这是明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工作的主题。那么什么是核心增长极?核心增长极的本质,一是高度聚集,成为经济核心;二是强力辐射,能够带动周边。要形成核心增长极,就需要我们各项工作、各行各业在全省的无数个第一来支撑,这就是我们对各项工作的要求标准。(二)制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明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即GDP增长确保13%左右,力争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确保26%左右,力争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确保17%左右,力争19%;财政总收入增长确保16%左右,力争18%。为什么制定这样一个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从自身发展趋势,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来考虑;二是从省委、省政府对提出的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要求考虑;三是从各兄弟设区市及中部省会城市的竞争态势方面考虑。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来看,我市经济发展年均增速在13%;明年国家增速预计9%左右,省里明年提出的目标是10%以上,但各主要经济指标是按支撑11.5%的增速来确定的,我们只有快于省里平均速度,才能真正体现“核心增长极”目标要求。另外,中部省会城市除合肥初步安排在16%外,其他城市均初步定在13%左右,其中武汉12%,长沙13%,郑州13%。省内兄弟城市大多安排在13%左右,我们的这个发展目标是这样来确定的。(三)坚持一条路径。这条路径就是强力推进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路径。要打造核心增长极,首要任务是不断做大总量、扩大规模,增强城市的聚集力、辐射力。而要完成好这一任务,关键是要牢牢把握投入是关键、建设是基础、发展是根本的要求,强力推进的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

第一,强力推进大投入。只有大投入才有大产出,才能支撑大建设、大发展。现在还处于大投入时期,投入主要集中在产业、城建和民生三大块。从整体投入来看,我们之所以与中部几个发展较快的省会城市拉开差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投入不足,我们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只有武汉的47%、长沙的55%、合肥的60%、郑州的67%,而且他们都突破了3000亿元。从我市建设发展需求来看,明年经济要保持13%-15%的增速,投入就必须达到28%的增速才能相匹配,也就是说,明年固定资产投资至少要达到2500亿元。我们有限的财政资金,肯定远远不能满足建设资金需求,必须想新招、谋新路、破新题。那么资金从哪里来呢?主要有这么几个途径:一是招商引资,抓住这条发展的“生命线”。二是市场融资,进一步通过加大与银行合作、加快上市企业股改、做强市级融资平台以及各种融资形式加大市场融资。三是向上争资,我们目前已经明确了明年提请省里以及国家部委支持的108项重点项目和事项,下一步还要继续跟进,确保政策资金落实到位。四是激活民资,加强配套政策措施的引导,发展个私民营经济,吸引民间资本。

第二,强力推进大建设。作为欠发达省会城市,城市建设的任务还很重,我们正处于快建设、大建设的关键时期,到处是工地、到处是“脚手架”是这个时期的基本特征。这一阶段,正确处理好建设与发展、建设与稳定的关系,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始终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城开发、旧城改造、中小城镇体系建设、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五大重点。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快速路网、朝阳大桥、水利设施、环湖公路、环湖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我们对城市交通作了一些研究,主要是路网结构不尽合理,没有一个快速路网体系,所以我们要投资400亿元,建设“十纵十横”的快速路网结构。二是加快新城开发。新城开发主要集中在红谷滩新区,要举全市之力聚焦红谷滩新区发展,将红谷滩新区建设成为代表未来水平和实力的标志性区域。特别要紧紧抓住省级行政中心搬迁带来的二次开发的机遇,推动红谷滩新区加快发展。三是加快旧城改造。加大城中村、棚户区和低洼危旧房改造力度,实施农房拆迁和城镇房安置并轨试点,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四是加快中小城镇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县城城关镇和示范镇建设,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各具特色的重镇、强镇。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推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长效化。

第三,强力推进大发展。大投入、大建设,最终是为了实现大发展,这主要包括经济的大发展和社会的大发展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推动经济大发展。当前,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做大总量,扩张规模。我们要把招商引资、做大产业、加快增长作为明年经济发展的突出任务,在“双轮驱动”和“两业并举”产业发展思路的指导下,重点抓好项目拉动、园区驱动、县区推动这“三动”。项目拉动,明年我市将实施60个重大重点项目,包括工业、服务业、城建、社会事业、民生等6大类,计划投资334亿元;园区驱动,进一步加强政策约束和资金引导,促使工业园区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产业集聚;县区推动,着力做大做强县域特色经济,促使更多的县区打造出1-2个在中部有实力、在全国有影响的主导产业。另一方面是推动社会大发展。民生建设要紧紧围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这个目标,始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和“百姓点菜、政府买单”这个原则,着重在保障群众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等各方面的切身利益上下功夫、见成效,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还要进一步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打造核心增长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

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重视老干部,就是重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资源。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牢记,老干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功之臣和宝贵财富。第一,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各个部门要把老干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特别是分管的同志要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履行职责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督促过问到位“四个到位”,使广大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第二,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党支部建设。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党支部建设,积极探索创新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设置方式、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做到组织覆盖、班子健全、制度完善,使每位离退休干部党员都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特别是要进一步巩固离退休干部“五好”党支部和“四好党员”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取得的实效,把握创先争优的重点,丰富创先争优的形式,引导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要以解决实际困难为重点,全面落实离退休干部的各种生活待遇。广大老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劳累了一辈子,我市的离休干部平均年龄83岁多,最高年龄的有105岁,我们要从生活上更加关心老干部,让老同志们健康长寿,幸福安康。要进一步完善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建设,要落实好离休干部生活待遇政策,要积极探索推进老干部的社区“四就近”服务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单位、社区、家庭相结合的老干部高龄养老服务体系等。同时,我们老干局每年都要给老干部办点实事,关键是要结合老干部的特点,符合老干部的要求,将这些实事办到实处。

再过几天就是元旦了,还有一个月不到就是春节了,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座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你们的家人、家属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合家欢乐、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