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委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时间:2022-07-13 11:00:00

市经委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根据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市经委班子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紧扣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工业经济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深入查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提出具体措施,形成了分析检查报告。主要情况如下: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六大以来,我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八次党代会,市二届一次全会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结合我市实际,不断深入学习实践,切实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和完善××市的工业发展目标和任务,制定远景规划,中期目标、近期任务的指标体系。2003年在全省率先编制了《××市新型工业化规划纲要(2004——2010)》,2008年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出台了《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决定》、《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工业发展百亿工程实施意见》、《××市重点企业发展百亿工程实施意见》、《××市重大工业发展项目工程实施意见》等五个重要文件。使全市上下进一步明确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目标、思路和措施,支撑工业和非公经济加快发展政策层面的条件进一步改善,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氛围日趋浓厚。在工作指导上更加注重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结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节能降耗结合,更加注重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后劲相统一。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形成了服务、高效、法制化工作机制,切实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为基层企业搞好服务,有效发挥了经委的职能作用。

强化“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统一和深化对发展工业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发展有地方特色工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承接了“十五”以来的良好态势,进一步掀起了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高潮。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都实现了历史最好水平。通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清洁能源开发,生物资源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建材业、旅游商品加工五个产业集群。据2006年统计,全市有工业企业3661户。按所有制性质分,国有企业1户,集体企业20户,股份合作制企业23户,有限责任公司37户,私营企业297个,个体经营3026户,其它企业257户。按产业类别分,电力生产和供应企业7户,煤炭开采、洗选企业14户,制造业企业38户。截至200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实现57.14亿元,同比增长26.9%(现价下同),完成全年责任目标的103.8%,与“十五”末全市工业总产值25.65亿元相比,净增31.48亿元,增长122.7%。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20.19亿元,同比增长18.2%,与“十五”末的9.87亿元相比增加了10.32亿元,增长104.5%。2008年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省12.5%的增幅高5.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39.3亿元,同比增长33.7%;增加值完成17.73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责任目标的136.4%,超全省平均增速8.4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省16个州市第三位。56户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45亿元,同比增长40.4%,完成全市年计划目标4.5亿元的121.1%,实现利润总额2.81亿元,同比增长58.79%,完成全年计划目标2亿元的140.6%。利润与“十五”末的1.12亿元相比,净增1.69亿元,增长151.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08年,全市生产原煤621.5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近3倍;焦炭完成9.56万吨,比“十五”末减少54%;水泥完成133.6万吨,比“十五”末增长53.5%;化肥完成7.14万吨,比“十五”末增长55.2%;成品糖完成1.72万吨,比“十五”末增长196.6%;发电量完成28.5亿度,比“十五”末增长294.7%,翻了近4倍。

(一)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三年来,我市工业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200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登上50亿元台阶,达到57.14亿元。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7.73亿元,增速超全省平均增速8.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速保持全省第一,全年增速位列全省第三。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十五”末的23.8:27.9:48.3调整为20.6:34.8:44.6。一产比重下降3.2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升6.9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3.7个百分点,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加大,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不断增强。

(二)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年来,一是引进了华睿、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公司、瑞安投资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企业,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二是煤矿、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发挥作用;三是整个工业经济呈现出“重慢轻快”的格局,轻工业保持快速增长,重工业增幅有所回落。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产值完成8.42亿元,同比增长28%,增幅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值完成30.88亿元,同比增长16.7%。

(三)工业经济继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2008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0.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2%,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8%,拉动gdp增长3.4个百分点,工业占gdp的比重从“十五”末的16.4%提高到20%,增长3.6个百分点。全市国税收入完成6.72亿元,其中工业完成3.75亿元,占55.9%。

(四)非公经济发展进一步活跃。2008年,全市有非公经济组织26500户,有从业人员76025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00.1%,上缴税收8.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65%。与“十五”末相比,新增非公经济组织4735户,新增从业人员23781人,新增上缴税金6.73亿元,非公经济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五)乡镇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2008年全市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97亿元,完成增加值21.55亿元,上缴税金4.24亿元。与“十五”末相比,新增营业收入26.31亿元,新增增加值9.54亿元,新增上缴税金2.26亿元。乡镇企业的工资性支出累计达9.13亿元,比“十五”末的5.43亿元,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乡镇企业的工资性收入加大。企村结对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不断深入,初步形成了“以企带村,以村促企,以工建农、互利共赢”的长效发展机制。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广泛开展。

(六)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按照园区规划和五年行动计划,各园区积极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和企业培育力度,使入园项目、企业得到更好的落实和发展。截至2008年底,玉龙县南口工业园区已有9户企业入园,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亿元;永胜县工业园区已有10户企业入园,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5亿元;华坪县工业园区共有50户企业入园,投资规模2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0亿元。

(七)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三年来,我市切实贯彻执行国家《能源法》,认真制定规划和方案,指导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工作。2006年,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全社会单位gdp能耗上升1.04%,节能降耗形势严峻;通过采取切实措施,2007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21%;2008年,全社会能源消费136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7.61%,单位gdp能耗下降4.1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9.761%。化学需氧量削减1495吨,二氧化硫削减155吨。目前,全市已淘汰水泥立窑产能16万吨,淘汰3600千伏安铁合金电冶高炉生产线一条。连续两年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受到省人民政府表彰奖励。

(八)工业投资保持平稳增长。三年来,我市工业投资连续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1.35亿元,同比增长50.9%,扣除水电外,完成6.86亿元,同比增长11.1%;2007年,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9.6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4.72%。扣除水电外,完成11.9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3.48%,同比增长74.12%;2008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84亿元,同比增长43.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8.39%。扣除水电外,完成14.99亿元,同比增长23.25%,完成全年计划14.6亿元的102.67%。扣除水电外完成的投资额与“十五”末的6.17亿元相比,增长了1.4倍。工业投入的不断加大,有力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九)煤炭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三年来,全市共整合关闭矿井32对,矿井数量由2005年168对减少到136对,到2010年还将整合关停38对矿井,矿井数量减少到98对;生产原煤从“十五”末的314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621.58万吨,2008年发生一般死亡事故10起9人,比2007年14起15人事故起数下降4起,死亡人数下降6人,与“十五”末20起23人相比,事故起数下降10起,死亡人数下降14人。2008年,百万吨死亡率从“十五”末的7.3人下降为1.45人。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二、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我委在近年各项工作中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审视衡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引起重视和加以解决,通过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等形式,我委领导班子将收集来的意见建议,结合实际进行了认真梳理,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整个工业经济规模不大,发展不快,结构不优,效益不佳。近三年来,尽管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总量快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效益也得到明显提升,但与全省相比,差距仍然较大。200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实现利税和利润各项指标分别仅占全省的1%左右。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全力推进特色新型工业化办法不多,措施不力。个别区(县)在结合自身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精神,全面实施“水能富市”战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谋划产业、制定措施、完善政策、狠抓落实上还有差距。

3、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软硬环境条件较差。一是是煤电油运紧张虽得到缓解,但波动较大。二是整体上基础条件较差,交通运输等制约因素突出,大工业的物流仍是个瓶颈。三是融资渠道不畅,企业难贷款,发展资金严重匮乏。四是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完善,企业服务工作滞后。五是各种矛盾纠纷逐渐增多,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较差。

4、加快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投入不足,后劲乏力。工业产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有必要的资本投入作保证。然而长期以来,我市的工业发展主要依靠社会资本投入,再加上争取国家和省有限的一点贴息扶持,市县两级均一直没有必要的引导和扶持资金,加之缺乏其它融资渠道,致使工业投入严重不足,后劲乏力。

5、加快特色新型工业化相关政策落实困难。具体表现在:一是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原则有余,灵活不足,缺乏必要的开拓创新的情况;二是一些具体政策的执行没有完全到位,例如市委丽发〔2008〕16号《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市级从2008年起,每年按上年工业实现税收的2%,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重大工业项目,技术改造和创新,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节能降耗,工业循环经济等的贷款贴息资金补助和奖励,但在实际预算中并未完全得到落实。

6、部门管理尚需加强。近年来通过党政机关效能建设、作风建设和四项制度的落实,健全工作制度,工作作风和服务水平有了明显转变。但服务意识、办事效率与基层群众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学习氛围不够浓厚,接待来××调研学习的多,主动走出去向其他地区学习取经的少。在一些工作上,存在着以文对文、以会对会的现象。在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二)原因分析

1、理论和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经济工作涉及当前工业经济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经济领域已发生巨大变化,只有将加强学习摆在重要位置才能使领导班子的观点、思想和知识结构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具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2、思想观念上科学发展存在局限性。在思想认识方面,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领会还不够系统和深刻。尽管我们坚持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渠道,坚持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改造主观世界,但是在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科学内涵、根本要求的领会、理解上还不够系统和深刻。特别是在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与我市的工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观的普遍真理与指导工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与破解工业发展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等方面还有差距,有时思路还不十分清晰、措施还不够有力,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距离。

(三)在推动工作方面,缺乏应有力度。××工业经济落后,制约因素很多,基础设施、人才、信息等,其中思想观念的制约尤为突出。班子虽然注重并致力于推动××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并坚持把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转化为促进工业和非公经济的科学思路和破解难题的有效举措,但还存在对科学发展认识的局限性,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的效果不够大,思路不够广,方法不够多。对困难和制约因素看得多,对机遇、有利因素看得少,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开拓性不强,力度不够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水能富市战略。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进”的方针,围绕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和生态产业基地的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清洁能源产业和生物资源加工产业为重点,矿产资源、建材、旅游商品开发为主体,其他工业产业为补充的特色产业体系。坚持好中求快,实施工业和重点产业发展“百亿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工程和五年行动计划,以大投入、大项目、大资本、大企业、大环境带动大发展,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工业品牌建设,提高企业现代管理水平。着力建设工业园区和工业强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新型工业化核心区,强化政策保障,深化企业改革,改善投资环境,解决要素配置,努力实现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方向和措施:突出实践特色。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结合我委职能和工作实际,按确定的活动载体抓好“一个落实,两个确保,三个促进,四个着力”。

抓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相关精神和文件的贯彻落实。全市加快推进特色新型工业化大会出台的《中共××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决定》等4个实施意见,根据“水能富市”战略的要求,通过长期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进一步明确了我市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产业体系和政策措施,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南。近一年来,全市上下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取得相当成绩,也还存在全力推进特色新型工业化办法不多,措施不力;整个工业经济规模不大,发展不快,结构不优,效益不佳;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软硬环境条件较差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在进一步抓好特色新型工业化大会会议精神和文件的贯彻落实中解决。

确保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2009年的工业经济工作目标任务为全部工业总产值实现65亿元以上,增长14%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0.5亿元,增长15.5%。主营业务收入实现39亿元,增长7.3%。利税总额实现6.1亿元,增长11.8%;利润实现2.76亿元。确保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稳步增长,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发展后劲:2009年工业投资(除水电外)完成16.4亿元,增长20%左右。

促进××工业经济科学发展上台阶:到2012年和2017年实现工业总量快速提升,重点企业发展壮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集群培育进程加快,节能减排确保达标;促进部门工作上水平。加快职能转变,提高工作效能,重视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廉洁自律防线。把全市经委系统建设成为务实、创新、高效、廉洁的服务部门,为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全面推行科学、民主、依法行政,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和政府信息公开,着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搞好服务。强化政策落实,优化发展环境。

着力抓好大产业的培育。按全市加快推进特色新型工业化大会确定的特色产业体系,不断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既是我市化解当前危机的“应急”措施,更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着力抓好安全生产。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绝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来换取经济的发展。我们大力发展经济,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决不能放松安全工作。着力抓好大项目建设。紧紧抓住国家、省加大投入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牢牢把握好投资方向,加快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着力抓好部门自身建设。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组织、纪律建设,努力提高我委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深入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方式,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切实转变机关作风。造就一支高素质、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干部队伍。

四、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着力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着力加强理论武装,对科学发展观做到真信、真学、真用。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改革创新之风。着力率先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干部爱岗敬业、勤奋奉献。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健全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决策水平,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中央各项政策落实”做出应有贡献,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再铸辉煌。

(二)提高认识、开拓视野。深入理解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识到经济环境千变万化,我们必须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断探索和把握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和要素,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千方百计规避风险,做大做强××工业和非公经济。

(三)增强责任意识、强化全局观念。要“有为才有位”,必须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对事业、对上级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履行岗位职责,扎扎实实地作好本职工作,多思考××工业和非公经济的发展,少考虑个人的得失;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以高昂的斗志,知难而进,开拓创新,干事创业。始终做到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带头维护上级党委的权威,带头落实好上级组织的决定,做任何事情都从是否对横向工作有牵制,对纵向工作有制约,对全局工作有影响来认真加以考虑,注重把握全局,科学决策;讲团结、讲协作,减少摩擦,增大凝聚力,发挥班子整体功能;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自觉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

(四)确保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统领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科学地加快发展。发展中,要坚持“五个统筹”,以全面的发展观,统筹工农和城乡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良性互动。要正确把握好构建和谐社会同走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关系,切实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特色新型工业化路子。以协调的发展观,促进经济与生态、社会各项实业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科学构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