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画品文变今情的美学思想

时间:2022-04-27 15:41:38

续画品文变今情的美学思想

摘要:姚最在《续画品》中提出:“虽质沿古意,而文变今情。”这句话是对绘画中“文”与“质”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和阐述。姚最认为,对于绘画创作来说,内涵(质)是传承前代的,而表现形式(文)则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的。姚最提出的“文变今情”从侧面体现出他对绘画创新发展的重视。这一思想对于后人研究当下绘画艺术及其发展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的意义。

关键词:姚最;续画品;文变今情;创新发展

在《续画品》中,除了“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心师造化”等被大众熟知,还有不少精辟且见解深刻的论述。其中,“虽质沿古意,而文变今情”对理解《续画品》的核心美学思想有很大帮助。姚最生活于南北朝末期,他根据前人经验归纳总结,再结合当时时代的发展趋势,用审时度势的眼光分析和评价各画家的作品,形成了“质沿古意,文变今情”的美学思想。文章结合当时的社会局面和文艺中的“文质关系”,一方面研究其思想对于当下社会的意义,另一方面重点剖析姚最“文变今情”思想的来源、体现及其对现代绘画的启发。

一、南北朝时期的哲学思想对姚最的影响

《续画品》的作者姚最“生于梁,仕于周,殁于隋,始终未入陈”[1]。笔者根据陈传席、陈祎玮的相关考证,最终认定“姚最生于大同二年,仕西魏、北周、隋三朝,殁于隋仁寿三年”[2]24。“《续画品》一书成书年代的可靠时间当为550—552年间,即梁元帝于江陵称帝前,姚最此书也当撰于江陵(荆州)。”[2]28因此,可以得出姚最终年67岁。整体来看,姚最编写《续画品》的这段时期,南北朝共存,社会分裂且充满矛盾,不同政权的统治者都以正统自居。此时,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气与魏晋时期有着显著的不同,社会中并不是玄学至上,很多文人士大夫不再选择隐逸山林、消极避世。长期动乱让人们渴望回到统一且和谐的社会状态,文人士大夫并没有放弃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人生,儒家思想意识一直支撑着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周书》卷四十七《艺术列传》有姚最的小传,云:“次子最,字士会,幼而聪敏,及长,博通经史,尤好著述,年十九,随僧垣入关……俄授齐王宪府水曹参军,掌记室事……时年六十七,论者义之。”[3]由此可见,博通经史的姚最是一个聪敏且忠义的人。儒家思想在姚最心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乱世中,姚最选择积极入世,青年时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做官;后又主动挺身为蜀王顶罪。可以看出,有着深厚儒家学养的姚最辛苦奔波于尘世之中,从《续画品》序中就可以看出:“倕断其指,巧不可为。杖策坐忘,既惭经国。据梧丧偶,宁足命家。”[4]112姚最并不认可道家远离尘世的思想,而儒家思想对姚最影响颇深,这样一个积极有为且有着正统价值观的人,在《续画品》开头便写道:“夫丹青妙极,未易言尽,虽质沿古意,而文变今情。”[4]111这里的“质”指的是绘画的内容,而“文”指的绘画的艺术形式。“文变尽情”充分地体现出姚最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

二、“文变今情”的美学思想

1.“文变今情”的思想来源“文变今情”中的“文”可以理解为绘画的艺术形式。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姚最,其思想也被当时盛行的“文质观”影响。最早提出“文”与“质”的人是孔子,《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5]“文质彬彬”意指一个人要具有外在的礼乐规范和内在的仁义道德,然后才能成为君子。在美学理论中,“文”与“质”和绘画最早的关联在于孔子提出的“绘事后素”的美学命题。“绘事”指绘画之事,“素”即画面空白之处的底色。孔子强调“绘事”是在“素”之后,同样在“文”与“质”的关系中,“质”是内容,“文”的存在是以“质”为前提的。孔子借作画的步骤强调“礼”在“仁”后的道理,“绘事后素”实质上与“文质彬彬”表达了同样的本质内涵。可以看出,孔子最初以“文”与“质”讨论道德修养,在社会朝代不断更替、时代风气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文质观”体现在越来越多的理论中。“文”与“质”的关系从最初的孔子所提的道德修养到文学风格,再到魏晋六朝时期的绘画,涵盖了越来越多的内涵。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提出了“时运交移,质文代变”[6]的美学观点,即由于时代的改变,崇尚质朴或文华的风格也会随之改变。刘勰的“质文代变”意指随着时代风气的转变,文学作品中时而会呈现出华美的特征,时而又具有质朴的特点,而这种美学风貌的转变实质上就是一种时代风格的体现[7]。南北朝时期,绘画和文学“重文轻质”。姚最提出“虽质沿古意,而文变今情”,是想表达绘画风格从质朴(沿古意)到文华也因时代不同而发生改变。2.“文变今情”思想在其论述中的具体体现姚最在《续画品》的序中写道:“夫调墨染翰,志存精谨。课兹有限,应彼无方。”[4]112姚最认为,作画时调墨染色是务必精细严谨的,虽然这样的学习方式十分有限,但应用起来(形式)却是无限的。时代在发展,绘画也在不断发展,画家身处的社会背景、生活方式、所学技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想突破旧的表现形式,就必须有新的技巧。姚最不仅强调绘画创作时态度的严谨性,而且指出绘画技法变化的重要性。《续画品》品评谢赫时写道:“丽服靓装,随时变改,直眉曲鬓,与世事新,别体细微,多自赫始。”[4]114姚最称,从谢赫开始画人物时,画家能够随时改变所画人物的艳丽服饰和装束,并且人物细微的卷毛、鬓发与世俗事物的变化也不断更新。从姚最对谢赫能够画当时新事物的称赞和评价来看,他十分赞成谢赫这样的绘画方式。在评价焦宝愿时,他认为:“衣文树色,时表新异,点黛施朱,重轻不失。”[4]117焦宝愿在画人物服饰的纹理与树的颜色时,经常有奇特创新的表现,对于点黛施朱的轻重拿捏十分恰当。姚最评价这两个人,称赞了他们在画人物时使用的技法能够结合当下的新事物,使画面新奇。可以看出,姚最认为绘画艺术的形式(表象)不仅要体现当下,而且要能够跟随当下新事物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评价解蒨时,姚最称赞他“通变巧捷”。“通”就是继承传统,“变”就是创新[8]。解蒨“全法蘧章,笔力不逮,通变巧捷,寺壁最长”[4]118。这说明解蒨作画并不能称得上好,因为他作画完全遵循绘画的章法,笔力也有些不及。可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能创造性地变通画法,因而能很好地创作寺壁之画。可以看出,姚最十分重视绘画形式、画法的创新发展。姚最评价刘璞“胤祖之子,少习门风”,但“至老笔法,不渝前制”。刘璞年少时学习他父亲的画风,但是他无法超越他父亲,到老时笔法都未能改变前制。这说明他被前人的画风限制了,没能走出一条异于前人、属于自己的新道路。姚最《续画品》中影响较大的美学观点是“心师造化”和“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心师造化”明确了“心”作为绘画创作的核心地位,而“造化”意味着宇宙的万物和变化,且“课兹有限,应彼无方”,生动表达出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胸怀”包含“万象”,通过“毫翰”这个媒介表现出来。其实,“文变今情”与序文的核心美学观点有着密切的联系。绘画的表现形式在于应时而变,“心”与“万象”也在变化,本质的变化要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而绘画形式的变化必然会有创新出现。“文变今情”紧紧围绕序文的主题进行阐述,后续展开的对于绘画本质的论述和对各个画家的评价,充分且倾向明确。不论是从内涵表达还是从结构逻辑看,第一句开门见山的阐述都十分透辟且深刻。

三、“文变今情”美学思想对当今绘画艺术的启发

朝代更替、社会动乱,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思想突破了前人的桎梏。社会的不断发展使绘画形式不断变换,绘画风格更趋于多样,绘画内容和形式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清朝画家石涛曾说:“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9]笔墨是中国画的表达形式,笔墨的表现形式也要跟随时代,像诗文风气一样随时代的变更而改变。20世纪20年代,林风眠就提出“创造时代艺术”的主张。在新时代的变革之中,新的艺术探索需要艺术家的努力。画家朱德群在画油彩时,以单色油彩的渲染变化创造出“黑、白、浓、淡、干、湿”六彩,这就兼具了水彩的轻盈流动与焦墨枯笔的深沉(图1)。姚最提出“课兹有限,应彼无方”的观点。步入新的时代,各种各样的绘画技法有更多的变化,可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的特点,欲达到变古通今的革新目的,便不可囿于成法。因此,绘画创作不能仅仅依靠固有的表现形式,而是要以新的技法体现其本质内涵,不断传承、创新、发展。当今画家也要紧随时代的发展潮流,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从西方文化中汲取灵感,运用新的技术,创作出适合当下受众的作品。姚最作为前人,强调绘画创作的关键在于既要沿袭古意,又要根据时展巧妙变化形式。他主张绘画形式要顺应时展的理念,对于当下的绘画艺术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0:775-776.

[2]陈祎玮.《续画品》校证及相关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8.

[3](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四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71:844-845.

[4]黄宾虹,邓实.美术丛书·三集第六辑[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5](春秋)孔丘.论语·雍也//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61.

[6](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392.

[7]张颢璇.中国传统绘画文质论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0:27.

[8]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修订版)[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297.

[9](清)石涛.石涛画跋//王伯敏,任道斌.画学集成(明—清)[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320.

作者:谢倩玉 孙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