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荣八耻征文:明荣耻、重落实、齐动员、创和谐

时间:2022-09-27 11:49:00

八荣八耻征文:明荣耻、重落实、齐动员、创和谐

明荣耻、重落实、齐动员、创和谐

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概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风尚的本质要求。汲取时代的精华才能引领时代的风尚,而“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它从各个方面明是非,知美丑,辨善恶,既有对光荣传统传承和巩固的要求,也有对现代文明创造和发展的要求,既有对中国文明的秉承,也有对世界文明的吸纳,既有对不文明行为的摒弃,更有对文明行为的推崇,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与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

在我们的文化传承中,精髓占主流,但是不能忽视糟粕的存在,因为它已使一部分人麻木于一点可怜的安乐,正直的声音常常叫不出,深远的目光每每被迷雾遮挡、忧患的意识总被人耻笑,我们的社会如同一个被放在哈哈镜前的孩子,对自己扭曲的肉体傻笑着不肯离去,最终连精神都被扭曲。此时,能有这一番虽不声高却雷霆万钧的话语,能有这一种对真理虽不高亢但执着不屈的追求,的确值得为之喝彩!

青少年是袓国的未来,而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精英,是袓国的希望,他们承担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是非观的形成时期,如何引导他们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全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八荣八耻”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它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含义深刻,充满期待,对我们是一种美好的期待和祝愿。不过我觉得我们所言所思应不止于认同,因为美好愿望就像艳丽的花朵,需要有行动的浇灌,才能结出累累硕果,否则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虽然美好却可望不可即。我们应清醒认识到要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反对说一套,做一套,知廉不行,知耻却偏去行,这是不少人的写照。那些在重要场合说一套,在私密场合说另一套,做起来还有一套的人是社会风气的败坏者。因此诚实和言行合一是良好社会风气的根基,同时也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

作为道德行为准则它的内涵是丰富的,是博大精深的,下面就其中的几点浅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以热爱袓国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中华民族从古到今,都把爱国与否作为一条最重要的伦理准则来看待,也就是说爱不爱自已的国家是一个严重的道德问题,对祖国是否忠诚和热爱是衡量一个人的根本标准。袓国是我们生命的寄托、精神的家园,因此爱祖国是对任何一个人最起码的要求,这是一点不容有任何含糊。因此对于台独势力我们要坚决用《反分裂国家法》来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对李登辉、陈水扁、吕秀莲之流我们要群

起而攻之。对于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小泉屡次参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等卑劣行径,我们要坚持原则性,勇于斗争。

当然我们爱国所需要做的远远不止这些对敌人的斗争。例如,当今的留学生,他们在国外便是中国的形象大使,是13亿中国人的形象代言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因此他们要不卑不亢,努力树立起中国人自尊自强的形象,也让外国人见识到泱泱大中华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的高贵气质。提到留学生我又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现在在他们相当一部分人思想中存在着“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思想,清华、北大等名校的留学比例相当大。当然他们的适应能力是相当强的,在那里落叶生根的人又占了相当大的比倒,而置养他育他的祖国母亲不顾。(前一个大比例无可厚非,后一个则值得我们深思!)尽管国家多次采取优惠政策,如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不受单位编制、增人指标、工资总额和出国前户籍所在地的限制等“国民特惠待遇”,但是收效又有多大?祖国母亲在深情地呼唤:“你快回来,我的孩......"

爱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热爱祖国文化。特别是在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凭借其强势经济和话语霸权冲击影响的今天,强调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之根,直接关系着保持民族文化主体性,增强民族意识自识自觉性的重要作用。在学习外来文化优秀部分的同时,努力继承和保持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别人注册之后再他们争所有权,而是需要在过情人节时要记得有“七夕”,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同时还记得有“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是国家机关的活动准则,就是我们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以点和落脚点。在新时期,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我是学行政管理的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学到了这个专业最本质的东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相吻合的。我为我是新时代的大学生而骄傲,也为自已是行政管理的学生而自豪,因为我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方义荣辱观,并把它运用到学习、工作、生活当中。

其实为人民服务并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之一的王顺友,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一个人、一匹马、一条邮路。过去20年,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邮递员王顺友在大凉山的深山峡谷中往返独行20万公里,为当地群众投递信件。因此他不仅感动了中国,同时也成为新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型。

在天津医科大学形态教学楼里,有一个特殊的展室,朴实无华,庄严肃穆,这,就是天津医科大学创立的全国首个医学伦理学教育基地。这里,陈列着特殊的展品——天津医科大学创始人朱宪彝所捐献的部分器官以及一些自愿捐献遗体者亲笔书写的遗嘱。

医科大学自愿捐献遗体的记录上记载着209个平凡而又闪光的名字,他们生前是军人、干部、教师、翻译家、农民、工人,翻开他们亲笔撰写的遗嘱,泛黄的纸页略显出岁月更迭的痕迹,然而时光抹不去的依然是那些灵魂圣洁的光芒。他们中有的几经周折,在20世纪八十年代敢于破除旧风俗、旧习惯,成为天津市遗体捐献第一人;有的曾是市政协第三至七届的委员,和平区人大第一至六届的代表,为事业操劳奋斗了一生,又献上自己最后一份力;一生简朴的教师,在将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之时,又将终生积蓄捐出来创办教育基金;有的冲破重重阻力,做了一个开风气之先的农民。这其中年龄最大的93岁,年龄最小的29岁,他们的身份有所不同,但遗嘱都无一例外地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哪怕是最朴素的话语,也会因着高尚无私的行为而变得熠熠夺目,掷地有声。“我志愿将自己的遗体无条件奉献给医学事业,……兹因我是贫苦出身,我的一切都是敬爱的党给我的,而且我也是党的一分子,但是我没有给党和人民多做一点贡献就退休了,只有最后一份微薄的力量,奉献给敬爱的党和人民。”“遗体的安排受朱宪彝教授的影响,早就决心献给国家了。……我参军时才十七岁,还是孩子,不懂得多少革命道理,是党教育我长大成人的。我本应做更多的工作以报答国家,但因为历史的原因,使我平庸地度过了后半生。现在唯一的补偿办法只有将遗体献给祖国。我当兵走时家里只留下一位年过花甲的妈妈。参军一去十多年不能在妈妈身边行孝,欠妈妈的太多了,……我想只有将从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奉还给祖国母亲,也算是给妈妈一点儿补偿。”

这些珍贵而特别的遗嘱饱含着逝者对奉献真谛最透彻的理解,对医学事业最无私的支持。天津医大在接受遗体捐献的同时,将这些真实感人的遗嘱收集起来,珍藏保存,又原模原样,没有任何改动和修饰,把它变成了无声的教材,做成展牌,集中在一个展室里。学生们站在这里,就会被一种高尚的力量所吸引,所震撼。著名内分泌学家朱宪彝一生克己奉公,逝世前,他留下遗嘱,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他创建的学校:献出全部存款(后学校在这些存款的基础上建立了“朱宪彝医学奖”);献出全部珍藏图书,仅他的读书资料卡片就有10万多张;献出一座私人住宅楼,供学校使用;献出自己的遗体,用于解剖课教学。可以说,朱宪彝教授将自己的一生,将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医学教育事业。看到这里,每一个医学生都肃然起敬,为之感动不已,纷纷写下了观后感:“朱宪彝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所取得的医学成就,令人敬佩由衷,他不仅生前为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贡献了一生,死后还将个人遗产捐献给天津医学院,甚至将遗体也献给了医学教育事业。敬佩之余,不禁由衷感叹——这才是个人价值的真正体现。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如何活得更有意义是每个人所面对的问题……无私为社会奉献的崇高道德境界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观。朱宪彝教授正是具有这样的价值观的医学家。没有极高的道德修养,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我认为,这才是个人价值的最大体现。”

还有的学生写到:“眼前那一页页遗体捐献者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用心和血写成的遗嘱,仿佛已不再是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而是一扇扇心灵之窗,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些曾经是工人、教授或医生的遗体捐献者那一颗颗闪亮的心!他们都曾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在生前默默地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在生命垂危之时,仍不忘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用行动向后来人诠释生命的真谛。作为21世纪的医务工作者,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努力攻克更多的顽症,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辜负这些遗体捐献者,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作为医生的价值。”

参观医学伦理学教学基地被学生评价为最直接、最贴切也最感人的教育,在这里学生得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感受到了人格的力量。这个不足30平米的展室自2002年4月正式开放以来,已接待了3000多名前来参观的学生,学生写下的观后感累计已达50万字。每逢新生入校或是毕业生走上社会,都要来这里上特殊的一课,滤去浮躁和功利,让心灵自然地接受崇高,向往美好,追求理想。

从校内到校外,从基础到临床,天津医科大学已经建立了5个职业道德教育基地(见附件说明),这些基地风格迥异,宗旨相同却又各有侧重,体现了教育的递进性和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