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气候对旅游产业的作用

时间:2022-12-02 04:03:16

刍议气候对旅游产业的作用

一、转变资源,注重“乡土”景观

西南地区属于典型少数民族文化聚拢区,分布苗、傣、壮、白、哈尼、藏、彝、布依、侗、回等30多个少数民族,他们的语言、信仰、服饰等不尽相同,各富特色,亲临其民族聚住区尤如脱离现实都市世界。他们利用多样的民族特色、淳朴的民风、独有的建筑样式勾勒出生动的旅游场景。其以“天人合一”的自然美景为取向,以游客与地理环境、地区文化之间和谐为宗旨,形成西南旅游的核心力量。纵使其他地区如何仿造西南地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外在形式,却无法复制其根深蒂固的强劲的历史渗透力。如少数民族最多的云南,其景观神奇魅力令人向往,而更胜一筹的却是异彩纷呈的民族人文生态景观,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藏族的浴佛节、苗族的“花山节”、壮族的对山歌等每年一度的盛大风俗节日,游客可以驻足欣赏,也可参与其中。这一切地道的“乡土风情”对于拓展中外游客无疑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其存在的价值甚至超过地区景观潜力。除此之外,以西双版纳风情为主的旅游线、以喀斯特地质奇观及中越边境少数民族风情为主的生态旅游景区,突出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特色,构筑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旅游精品体系。这些动态的“乡土”景观足以避免单纯依赖难以重新造就的自然景观,并直接缓解景观容量的过荷载压力,促进本地旅游业的多样化、可持续性、保护性。

值得深思的是,西南地区强调本地的民族特色,却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同化而变异,转变其真实面貌,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难以得到持续。在多数开发较早地区,那种与生活零距离的风味已被纵横交错的交通、此起彼伏的楼宇、成片连区的工业园压挤成一园一山一池,殊不知越是民族性的东西越具有吸引力、适应性,无过多的环境负效应。西南地区原本浓郁的部落风情、地方特色已被商业化慢慢消解,而逐渐消失的古朴残缺痕迹正是游客所探寻的,尤其是对国外游客更具吸引力。在现实旅游景区可以看出,外籍游客对中国纯自然的名山大川热情日减,对栈道驿站、寺庙古墓也已习以为常,他们更乐意去西南旅游,去对话西南的村落百姓,去体悟西南的民俗文化。以此经济发展模式反思如今西南旅游产业:如果西南地区避免过多的自然景观开发,转而依靠积淀的、有时限、难以复制的人文元素发展本地旅游产业,给子孙后代保留一点原始自然面貌和健康的环境,何乐而不为?

二、注重战略,塑造生态旅游

在目前社会经济条件下,旅游资源投资效益较高,特别是自然旅游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关联度越来越大。西南部分地区充裕的原始旅游资源经过长期的开发,其生态环境人为介入相当严重,渐渐凸显出大量不相适宜的“嫁接痕迹”,旅游业作为当地“无烟工业”经济产业受到严重的挑战,其经济效益不免遭到质疑。这一现象也深层折射出西南地区发展景观产业经济模式的短板,即对自然资源的粗放型开发,单纯地把受众的“世外理想”附加在已经存在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和历史遗产上,造成西南景观产业的臃肿。在知识共享的网络信息时代中,西南地区作为中国内陆区域有必要依靠文化继承与创新,增强景观产业竞争力,借助西部开发加强地区、国家、国际组织之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提升对本地景观产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西南地区要想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不诱发“北京气候”的萌芽,营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就必须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充分意识到生态旅游在今后西南景观产业整体升级中的重要性。

三、小结

毫无疑问,如果西南地区始终以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主导思想,构造单一的商业风景旅游地,叠加资源所处的脆弱的生态环境,“北京气候”的雏形必将形成,均衡的产业经济目的也就不可能实现。在增强地区经济实力的进程中,西南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不仅仅是通过引资来注入地区新的动力,更关键的是努力继承和保持自己的特色活力,努力创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旅游产业形式。

作者:赵文进单位:江西财大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