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商业能源低碳化研讨

时间:2022-05-09 11:03:35

秦皇岛商业能源低碳化研讨

秦皇岛市商业能源消耗碳排放计算结果分析

秦皇岛市商业行业能源消费CO2排放量由2001年的75947t增加到2010年的498982t,平均年增23.27%,同期秦皇岛市商业行业产值由36亿元增加到102亿元。商业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超市和卖场的数量明显增加,国际零售商也逐渐进驻,改变了全部是本地零售商的局面。随着竞争的加剧、消费者要求的提高、商业经营条件的逐步改善,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配送中心布局不合理造成运输过程中大量的资源浪费,加剧了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强度是单位产值或单位GDP碳排放的度量。碳排放强度可以反映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气候变化贡献的大小,碳排放强度下降率可反映能源利用和相应碳排放的经济效益提高程度。影响碳排放强度的因素主要是能源利用效率、经济增长方式、能源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等。秦皇岛属中小城市,节能减排技术水平落后,以物流业为例,中国交通运输工具的综合能源利用水平大约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40%[1],还存在很大的调整空间。从表2可看出秦皇岛近10年的商业碳排放强度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2010年的碳排放强度是2007年的2.15倍,说明尽管商业低碳化是大势所趋,但是具体层面还面临很多障碍和阻力。碳排放强度和一次能源结构也有密切关系。产生同样的能量,煤炭类释放的CO2最多,石油类次之,天然气类最少。秦皇岛港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港口,由于获得的便利性,煤炭便成为了秦皇岛市的主要能源类型。这些年秦皇岛市电力基本是煤电,热力也全部由煤炭生产。秦皇岛市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例在85%左右徘徊,而同期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例中国平均不到70%。据统计,秦皇岛市属于旅游型中小城市,游客购买力约占零售业产值的30%~40%。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首先会直接影响商业企业的经营和盈利水平,环保、低碳等因素并不能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价格因素仍占据主导地位。目前阶段商业企业推行低碳发展模式会增加商业企业的成本压力,最终反映在商品价格上,是中小型商业企业推行低碳发展模式的首要障碍,而秦皇岛市商业行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其次,商业企业要实行低碳化经营,就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但由于节能改造的投入往往较大,一般来说中等程度零售业收回低碳化改造成本需要2~3年,餐饮饭店业需要5~6年,大部分秦皇岛商业企业规模偏小,利润率本就不高,致使其在低碳化进程方面说的多,做的少,进展缓慢,大部分商家处于观望状态。再次,低碳发展模式的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使推行低碳发展模式的商业企业成本回收期延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低碳商业的发展[2]。

秦皇岛市商业低碳化对策建议

秦皇岛市商业低碳发展模式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限制因素,低碳商业远没有形成规模,低碳商业发展任重而道远。随着秦皇岛旅游立市战略的确立,未来旅游业发展会极大地促进商业的发展,但要实现商业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不现实,只能通过降低碳排放强度来实现相对减排,降低碳排放强度势必会成为未来商业企业发展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因此,秦皇岛市商业行业要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引导相结合,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确定商业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发挥政府在规划、政策方面的导向作用,为商业企业低碳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商业企业是发展低碳商业的主体。商业产业自身的节能降耗问题是实现低碳化发展的首要因素。商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低碳化能推动企业产品所在供应链的绿色化和低碳化,从而引导消费者消费方式的绿色化和低碳化,进而推动整个商业体系的低碳化[3]。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已经达到22%~25%的水平,北方地区的采暖能耗超过了当地社会总能耗的40%,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约为同纬度国家的2~3倍。在今后若干年秦皇岛市商业会继续强劲发展,很多商业企业面临着扩张,此时要做好企业经营网点规划,做好主要营销场地、仓储、生产加工用房等商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运用空心保温砖、隔热板、隔热涂料、保温玻璃等建筑材料,提高商业用房的保温效率;在商业用房推广利用自然能源,可建设天窗或其他自然采光构造,合理设计商用房的通风和排风装置,利用自然风调节室内温度,减少照明和空调的用电消耗。对于老的商用建筑,要作好低碳化改造。老建筑建筑节能改造潜力巨大,日本和德国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低碳建筑的建设与改造尽管需要增加5%~10%的投资,但可减少40%的碳排放。制定和规范贯穿商业企业生产经营所有环节的计划和标准,将低碳模式融入其中并且制度化、标准化。诸如空调使用规范、照明使用规范、冷热水使用规范、冷柜使用规范等。整合现有商业资源,实现资源高效利用。通过优化货物配送体系提高货运车辆使用效率,制定科学的商品流转运输线路,降低物流中碳的排放,并应用热电联产、光伏技术以及地源热泵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地面辐射采暖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和新技术。推行绿色包装,减少包装材料的消耗,注重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处理和再加工。突出企业和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商业企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鼓励和加大对自身节能、生产过程节能、原材料和包装节能商品的宣传和营销力度。结合秦皇岛旅游立市战略,提升产品的文化含量,增加商业产值,从而降低碳排放强度。商业企业对生产领域的碳减排并不能直接控制,只能依靠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和渠道控制力,鼓励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碳排放。所以商业运作中的采购低碳化可以减少环境问题产生,对于商业产品环保型的设计、包装及安全的性能,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符合国际国内认证的予以优先考虑。因此采购低碳化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商业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环境绩效。而商业企业采购低碳化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就是供应商的选择,这也是采购企业提高环境绩效的基础[4]。坚持商业网点布局总体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注重大型商业网点与中小型商业网点、新建设施与调整改造设施、集中布局与分散布局相协调。对超市按照“控制总量、规划增量、调整存量、优化质量”的思路进行布局,对现有传统百货店进行升级、改造,加强对内对外合作,细化经营定位,调整经营结构。积极引导各级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和社区餐饮网点的布局和建设,进一步鼓励餐饮网点的集中布局。培育新兴物流链,构建市域配送网络,统筹城乡物流配送链,提高商品配送效率和覆盖面,切实解决中小商业企业采购的问题,以“园区—中心—配送网点”模式,依托骨干企业,重点规划建设秦皇岛临港物流园区、山海关临港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以秦皇岛港转型为突破口,积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专业物流。通过产业政策,鼓励商业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程度,改善经营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落后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客观存在和先进技术的缺失,势必会增加低碳商业发展的投入成本。通过低碳技术创新实现商业低碳化发展的微观基础,是商业实现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基本途径之一。建立和完善对低碳技术的激励性制度,促进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与市场的培育,积极推进商业节能技术服务产业化发展[5],给予流通领域更多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对商业发展过程中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行为予以激励。在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借助适当的行政手段削弱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对低碳发展模式在商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进行引导干预,促进低碳商业快速发展。要把低碳减排作为约束条件列入商业建设项目审批的主要内容,力求在设计中更多地采用低碳化技术,尤其是大中型超市和物流系统建设。商会和行业协会可根据商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低碳商业的发展需要,制定行业标准或规范,并通过自身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来确保相关的标准或规范得到有效实施。目前中小型商业企业是秦皇岛市商业的主力军,低碳商业发展程度离不开他们的改造升级,而资金或者改造成本是其瓶颈,加大市级财政资金引导力度,设立低碳商业发展资金,通过贷款贴息、财政补助等方式,对企业进行设备更新、节能降耗、技术创新等行为给予支持或补偿,激励企业推进低碳经济和低碳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向公众宣传、普及低碳生活理念,增强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和刺激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

本文作者:王连龙工作单位: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