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在中学德育中的价值

时间:2022-10-15 10:57:06

“心理弹性”在中学德育中的价值

摘要:“心理弹性”是人们情绪上的稳定器。它帮助人们在面对巨大的变故和挫折时不至于崩溃,在获得表扬后也不会过长时间的兴奋。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各方面的了解还不成熟。主要介绍“心理弹性”的意义及如何在德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弹性。

关键词:心理弹性;德育;价值

中学生所处的阶段既伴随着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也伴随着心理上的巨大改变,可能会面临许多的困难。这一时期,教师要在加强德育的同时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保持一个平稳的心理水平。

一、心理弹性在中学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心理弹性被称之为心理韧性,是积极心理学的热点问题。心理弹性显示出个体在压力事件中良好适应的过程,是压力、逆境等与保护性因素同时作用的动态过程,拥有良好韧性的个体,可以充分处理生活上的压力。在中学学习中,中学生需要这种心理弹性来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挫折和挑战。在学生面临挫折后,心理弹性中的许多因素会发挥保护作用,减少挫折带来的消极感受,使学生振作起来面对接下来的挑战。心理弹性的提出为我们解决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带来一个新的视角。

二、在德育中充分发挥心理弹性的作用

1.提高教师对“心理弹性”这一概念的认识

教师是德育的主要实施者。心理弹性既是先天自有的,又是需要后天培养的,老师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1)从自身出发时,提高对心理弹性的认识教师也是人,教师在教学生涯和生活中一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认识到拥有弹性心理的重要性。通过自身的实践,便可在改善学生的心理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和评价生活中所谓的“挫折”。当一件事情失败后,要转变一下思维方式,提示自己,自己已经尽力了。例如,班上某个学生的品行不良而受到学校的处分。教师不必因此而过分内疚自责,正如教育心理学者张春兴所言,有些学生问题的“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并不仅仅与教育有关,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教师只要尽到了责任,就可以问心无愧。(2)引进专业性的人才普通的教师对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不特别精通,若是对他们进行培养,只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即使对这些老师进行培训后,这些老师在面对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时也会无从下手,因此要引进具有心理学知识的专业人才。如,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添心理学方面的课程,让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给出建议。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强,有时并不愿意在课堂上将困扰自己的问题提出来,针对这样的问题,学校可以在校内设置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的色调最好是暖色调,而不是冰冷的白色,让学生在讲述困难时放松下来,达到良好的心灵抚慰效果。

2.重视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闪光之处

我国现有的初中教材中选取的许多课文,都对学生弹性心理的形成具有指导意义。如初中语文课本中《愚公移山》的故事,这个故事生动地告诉学生做事情时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做事途中总会遇到困难、遇到挫折,但是在遇到困难后仍要积极地努力。在讲述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的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使学生对文章中隐含的坚持不懈、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并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从学生自身出发,培养弹性心理

培养弹性的心理,学生是主体。要从学生自身出发,通过各项措施培养学生的心理弹性。首先要保持学生的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整体健康的基础,也是学生在逆境中得以恢复的基础。保持学生的身体健康与父母是密不可分的。在做好重大疾病和伤害预防的同时,规律性的体育锻炼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一系列的体育锻炼,会促进学生与他人的交往。如在体育活动和赛场上,人们通常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拥抱、拍肩膀、击掌、握手、欣赏的眼神来表达友好,通过在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性项目的锻炼中,改善心情,释放压力,更好地面对遇到的困难。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的形成与父母是离不开的。在学生遇到挫折后,父母要经常性地鼓励孩子,关注孩子,必要时和孩子共同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改善的措施,通过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放松心情。加强双方的交流,改变以前的对话方式,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沟通。在家庭中可以每周或是一段时间,家长和孩子坐下来进行交流,孩子诉说遇到的问题,父母倾听。同时,父母要加强与学校老师之间的联系,当老师察觉到学生反常时,及时联系家长,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总之,在现今的中学教学中,对心理弹性的认识还不全面。心理弹性与德育是密切联系的,在进行日常教育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弹性心理,提高他们的心理抵抗力。

作者:高悦 刘中民 单位:吉林省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戴晓萍.浅析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情感读本,2014(11).

[2]余强基.当代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与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