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技术
刊名:中兴通讯技术ZTECommunications
主办: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周期:双月
出版地:安徽省合肥市
语种:
中文开本:大16开
ISSN1009-6868
CN34-1228/TN
曾用刊名:中兴新通讯
创刊年:1995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中兴通讯技术》杂志主要栏目:
1.专题:核心栏目,占刊物内容50%左右。每年8月由编委会确定下一年度6个专题名称及专题策划人。
2.研究论文:主要栏目之一,刊登学术性文章。文章需要作者有独立的观点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每期刊登2~4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占刊物内容20%左右。
3.运营应用:主要栏目之一,刊登应用类文章。文章需要作者分析实际运营应用案例或针对某类运营应用发表独到的建议、观点,需要具有一定应用价值。每期1~2篇文章,占刊物内容10%左右。
4.开发园地:主要栏目之一。刊登设备开发类文章。文章可以介绍开发的各种先进设备,也可以介绍各种网络实施方案。每期1~2篇文章,占刊物内容10%左右。
5.系列讲座:主要栏目之一。定位于高级科普。以连载形式,围绕某一通信理论或技术,进行系统、全面、通俗的介绍,普及新知识,可读性强,以实用内容吸引读者。每期1篇文章,占刊物内容10%左右。
6.专家视点:机动栏目。以文章的独特视点、与行业发展潮流的紧密程度并给人以启发与思考为组稿方向。融汇各种学术、市场观点,百家争鸣。鼓励作者提出鲜明的观点,就某一当前尚无定论、带有争议的关于政策、技术、业务等方面内容发表见解。
7.综合信息:刊登中兴通讯快讯及通信行业要闻等,增强刊物的可读性。
8.封2、封3:刊登中兴通讯重大新闻,要求图文并茂,以图为主。
《中兴通讯技术》杂志信息:
《中兴通讯技术》杂志为学术性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的通信类专业刊物,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1995年创刊。杂志为双月刊,逢双月10日出刊。杂志为大16开本,用纸讲究,装帧精良,封面、封底都作哑光塑封处理,内文彩色印刷,每期发行量为15000份。
杂志力求“新、专、融、实”的办刊特色,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目前,《中兴通讯技术》的发行面覆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合网络通信、中国广电、中国卫通等各大运营商,军队、煤炭、石油、电力等专网部门以及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电信制造商、新闻媒体、行业主管机构等领域。
杂志通过介绍、探讨通信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传播电信知识,交流推广新业务、新经验,报道通信行业各类信息以加强通信界的学术与技术交流,展现国内外通信领域发展动态,促进通信领域科研、生产、教学、市场之间的有效联合,发掘和培养技术人才,为振兴民族通信产业做出贡献。
《中兴通讯技术》杂志以中兴通讯强大的经济、技术与产业化平台为支撑,以中兴通讯的品牌形象与业界知名专家把握的最新通信技术为牵引,以中兴通讯遍布国际120多个国家和国内60余个营销服务网络为延伸,将杂志直达目标客户群。杂志这种企业化运作模式有力地密切了读者、作者及客户间关系,是任何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
《中兴通讯技术》杂志稿件要求:
1.稿件总字数(包括文、图)控制在6000字以下。
2.尽可能标注出研究课题的资助基金或资助项目名称。
3.提供中英文题名、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
4.对文、图、表中的英文缩略词或英文单词作中文注解。
5.列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数量不限,但要求其著录项目完整。
6.提供作者简介。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历、毕业于何校、现从事的工作、专业特长、科研成果、已发表的论文数量等,可列举几篇代表性论著。
7.作者姓名中含有多音字时,应标注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
8.采用E-mail方式投稿。
9.提供联系方式,如:通信地址、电话、传真等。
《中兴通讯技术》常见论文发表范例:
多用户协同通信与感知技术---罗涛郝建军乐光新
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LTEPUSCH信道解调译码并行处理设计---张自然李俊李长啸
埃塞俄比亚电信全国网解决方案---马智勇TewodrosHailemeskel李小进
HRPD系统中基站协作式迭代并行小区间干扰消除技术---张宇眉辛雨张欣
基于网络编码的分布式天线系统性能分析---覃团发罗会平
网络编码在P2P网络中的应用---黄佳庆王帅陈清文
网络编码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李颖王静
协作通信网络中的合作编码技术---陈庆春
应用网络编码的分组交换调度算法---李挥林良敏黄佳庆
与经典信道相关的网络编码---骆源庄卓俊
COHERENT网络中的纠错码---胡伟夏树涛
防窃听的安全网络编码---卓新建马松雅
网络编码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杨义先郭钦
呼之欲来的移动宽带数据时代---张智江
多用户协同通信与感知技术2---罗涛郝建军乐光新
电信业务能力开放技术标准---杨勇贾霞董振江
智能终端对NGN架构产生的影响---莫黎
MIMO系统中的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初宝喜王道远
多信道频谱感知与频谱接入的优化与折衷---张朝阳
基于认知的频谱切换技术---苗丹陈星
基于认知的自适应控制机制---朱江王军李少谦
认知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管理---刘勤
认知无线电网络的MAC层关键技术---曾志民郭彩丽
无线频谱测量方法与分析---田方冯志勇陈星
认知无线电中的协作频谱检测技术---王海军粟欣王京
认知引擎技术---汪李峰魏胜群
基于认知的重配置无线网络技术---冯志勇孙美玉张奇勋
需要检测文章的朋友请点击 >> 需要发表文章的朋友请点击>>
公务员之家网站公告: 公务员之家官方声明: 公务员之家推荐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