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译学》杂志是一本专注于翻译研究与实践的学术期刊,它致力于构建一个高水平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旨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语言转换理论探讨及翻译实践经验的分享。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翻译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大量实践案例分析。杂志对经典与现代作品的翻译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宝贵的知识资源。同时,杂志还关注翻译行业的动态,介绍国内外重要的翻译项目和成果,反映翻译界的最新发展趋势,是从事翻译工作的专业人士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
杂志的栏目设置多元化,包括中国典籍翻译、翻译理论、文学翻译、翻译批评、翻译教育和翻译技术等。这些栏目不仅关注理论研究,也重视实践应用,全面覆盖翻译研究的各个方面。例如,在中国典籍翻译栏目中,杂志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现代翻译问题,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而在翻译技术栏目中,杂志则介绍最新的翻译软件和技术手段,帮助翻译工作者提升效率。以其深刻的内容、严谨的态度和广泛的影响力,在推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翻译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杂志通过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促进了翻译学科的发展,并帮助翻译工作者提升专业技能。同时,杂志也为广大翻译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空间,激发他们对翻译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1.稿务请遵循学术规范,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文字、标点等规范,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文字处理。
2.稿件首页内容包括题名,每位作者的姓名、学历、技术职称及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传真和Email,并标明正文字数、表数及图数。
3.请提供作者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详细通讯地址(包括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在校学生提供所在学校、院系、年级等信息。
4.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于右上角标出。
5.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列于当页脚注,用①②……标注。(注意:注释不是引文的参考文献,引文引用文献应放在文后参考文献中)
6.摘要撰写避免套话。不应出现作者所从事研究领域里的常识性内容,不应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也不要对论文的内容做解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7.正文章节标题占一行,用黑体,小标题独占一行,前空两格,且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从1开始) 表示,形式为1.1 1.1.1 1.2……2.2.1 2.2……
8.统计处理结果用P<0.05、P<0.01表示,于表(图)下注明。若有手绘图,请用绘图墨水在绘图纸上绘制,设计要美观,线条应光滑,尺寸为长14 cm,宽250px。
9.如果是基金项目,请注明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和编号,基金项目需要附批准文件或任务书复印件。
10.本刊对于所有稿件,无论选用与否,将奉上审稿意见。对于没有采用的文章,欢迎作者在认真修改后再投,本刊将在同等质量下保证优先刊发。截稿后1个月内未收到录用信息,作者可另投他刊。
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邮编:310007
主编:许钧
我们不是中华译学杂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杂志订阅与期刊服务,不是任何杂志官网。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邮编:310007。
中华译学杂志是一本省级期刊,是由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主管,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主办的一本教育类期刊。国内刊号:--,国际刊号:--。该期刊详细信息可以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查询。
您好,我们拥有多年丰富的期刊服务经验,可以协助您进行期刊投稿,优化投稿流程,避免频繁碰壁,缩短发表周期,节省您的宝贵时间,让您的学术成果快速发表。
能否发表主要取决于您稿件本身的内容,期刊编辑会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发表范围、投稿资料、研究原创性等内容做出主观决定。因此,任何正规的学术服务机构均无法保证发表,但我们会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您理解和遵循发表要求,助您提升发表几率。若我们未达到服务承诺,我们将退还款项。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邮编:3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