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人才》杂志创刊以来,已成为科技人才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致力于推动我国科技人才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刊载高质量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内容,促进科技人才领域的知识传播和技术进步。杂志秉持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需求的原则,强调指导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既关注国内政策动态,也重视国际科技人才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分析。探讨科技人才的成长路径、激励机制及评价体系等。报道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才的需求。
此外,中国科技人才还设有“国际追踪”栏目,介绍全球范围内科技人才政策的最新动态,包括各国政府在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并进行深入剖析。这为制定符合国情的科技人才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杂志的读者群广泛,包括各级政府、高校院所、高科技企业的科技管理人员、科技人员,以及从事科技人才、科技管理、科技政策等领域研究的学者等。它不仅是科研工作者发表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也为政府决策者、企事业单位管理者了解科技发展趋势、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中文摘要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5个要素,内容尽可能详细,即应写出论文的重要研究背景,主要研究目的,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过程及主要结果和结论,重点描述研究中的创新内容。
2.论文中有统计表和插图者,应先见文字后见图和表。文章中图、表务求少而精,且需要有图序、图题、表序、表题,不能用“附表”表示。能用文字表述的尽量不用图、表,文字、表、图三者表述切忌重复。
3.论文标题一般不用缩略语,即使不得不使用,也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
4.对文章主要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等作出介绍,其前以“[作者简介]”作为标识,排在篇首页地脚,基金项目之下。
5.引征应能体现所援用文献、资料等的信息特点,能(1)与其他文献、资料等相区别;(2)能说明该文献、资料等的相关来源,方便读者查找。
6.本刊欢迎各类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投稿,省级以上立项的课题(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与编号。
7.参考文献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8.本刊崇尚学术创新,坚决抵制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并将在初审时和稿件刊登前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一旦发现有学术不端现象,将立即退稿。
9.引征注释以页下脚注形式连续编排,翻译文章中,译者需要对专有名词进行解释说明,并以【*译注】的方式在脚注中表明;如译者对原文内容进行实质性补充论述或举出相反例证的,应以【*译按】的方式在脚注中表明。
10.正文中表示标题级别的序号形式,一般从大到小依次为:“一”“(一)”“1”“(1)”“①”等。可以根据标题的实有级别,跳过某些形式的序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
邮编:100045
主编:陈宝明
我们不是中国科技人才杂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杂志订阅与期刊服务,不是任何杂志官网。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邮编:100045。
中国科技人才杂志是一本部级期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科学技术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主办的一本科技类期刊。国内刊号:10-1256/G3,国际刊号:2095-8951。该期刊详细信息可以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查询。
您好,我们拥有多年丰富的期刊服务经验,可以协助您进行期刊投稿,优化投稿流程,避免频繁碰壁,缩短发表周期,节省您的宝贵时间,让您的学术成果快速发表。
能否发表主要取决于您稿件本身的内容,期刊编辑会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发表范围、投稿资料、研究原创性等内容做出主观决定。因此,任何正规的学术服务机构均无法保证发表,但我们会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您理解和遵循发表要求,助您提升发表几率。若我们未达到服务承诺,我们将退还款项。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邮编:1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