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常见错别字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考

时间:2022-05-14 03:23:35

消灭常见错别字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考

摘要:规范汉字书写,传承优秀文化。面对当今高职生的汉字书写危机,以及他们热衷借助信息技术接受知识的特点,制定出基于信息技术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将线上学习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开展纠正错别字的教学活动,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消灭常见错别字”;信息化教学

当今时代,信息化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热潮,而作为传统学科的大学语文课程如何融合创新地利用信息化手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是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本文就以2018年贵州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学设计赛项一等奖——“消灭常见错别字”教学设计为例,阐述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优化大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教学分析

我校“实用高职语文”课程是一门面向学院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以语文能力培养为核心,并呈现语文教育的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和职业性特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其中职业性是高职语文与其他各层各类语文课程的区别性特征。高职语文是为高职学生适应就业需要、适应岗位和职业转换需要,是提高各个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人文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的素质教育课程。本课程旨在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今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趋势,培养学生的听写、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较高的独特文化视角,为学好高等教育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基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服务学生的专业学习,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该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我院语文教学团队自编教材《实用高职语文》,即将出版发行。[1]本次课是“消灭常见错别字”,通过了解错别字,知道错别字产生的原因,掌握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或技巧,参与课堂“捉拿错别字猎手榜”和“汉字听写大赛”活动,提高学生汉字书写水平,传承中华汉字文化。根据课程标准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笔者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错别字的内涵,知道错别字产生的原因;掌握消灭错别字的方法或技巧,能够根据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或技巧,对日常常见的错别字进行有效的分析,并给出正确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课堂学习,掌握有关错别字的常识;开展“捉拿错别字猎手榜”和“汉字听写大赛”活动,提高学生认字和写规范字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感受汉字文化魅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汉字文化。教学重点是线上学习掌握消灭错别字的方法或技巧;线下能够根据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或技巧对日常常见的错别字进行有效分析,并给出正确写法。鉴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根据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或技巧,对日常常见的错别字进行有效分析,并给出正确写法,成为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策略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从学情和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汉语基础知识网络学习平台,将汉字书写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创设一个融多种信息化手段和多元教法学法于一体的“互联网+教育”时代下的现代化课堂环境,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因此拟定本课的教学策略为:基于信息技术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将线上学习与实际教学相结合。[2]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本课采用的是基于信息技术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因此教学分为线上学习和线下翻转课堂,故课前准备阶段搜集各种关于汉字和错别字的资料,编写关于错别字的教学资源也分为线上和线下,[3]具体如下:1.线上学习(1)编写微课脚本,具体做了“什么是错别字”“为何会有错别字”“避免写错别字的‘法宝’”三个脚本,按照脚本自制微课,最后把微课、课件、讲稿到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2)根据微课内容,编写相应的测试题。(3)借助超星尔雅庞大的在线图书资源,搜集和错别字有关的书籍,作为学生的课后拓展阅读资料。(4)课堂“汉字听写比赛”资料——《医学用语常见错别字正(误)》,在qq讨论群要求学生务必认真学习。2.线下学习(1)准备课堂所需的课件和工具,课件形式不限,尽可创新。(2)准备“最佳知识王”电子版和纸质版荣誉证书,奖励表现突出的学生。(3)准备游戏活动“捉拿错别字猎人榜”所需的任务书以及答案解析。(4)准备课后作业抄写词语材料。(二)新课教学。整个教学分为两个模块: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有效达成教学目标。1.线上学习线上学习的总体思路是慕课自主学习,包括梳理错别字常识和拓展资源学习。(1)慕课自主学习(总体思路)。教师自制好的微课、课件、讲稿、讨论题、拓展性教学资源到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线下教学做好准备。(2)梳理错别字常识(具体学习内容)。为帮助学生对错别字知识有较为系统的把握,为分析错别字、正确书写汉字奠定必要的基础,学生要学习如下的错别字知识:错别字的概念、产生的原因以及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概念:错别字,顾名思义就是错字和别字。错字,是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别字,又叫“白字”,指把甲字写成乙字。产生的原因:错别字的产生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产生错别字的主观原因是自己不重视,认为写字是小事,一点一画不必斤斤计较,不会写也不查字典,粗枝大叶,草率从事。客观原因是汉字数量多、结构复杂、很多字形体相似。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所以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是注意字形、注意字音、注意字义。(3)拓展资源学习(个性化学习内容)。教师利用超星尔雅的在线图书资源,搜集和错别字有关的学习资源供学生拓展阅读。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借助pad、手机等便携式移动终端设备学习,以此加深对知识的内化吸收。2.线下学习在活动教学法的指导下,三个活动来呈现教学过程。通过“漫画、故事、真实案例”导入新课,接着分别进行“最佳知识王”知识竞赛、捉拿错别字猎手榜、汉字听写大赛三个教学活动,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和作业布置。(1)导入新课:走进错别字,认识错别字的危害。教师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看几幅漫画,听一个《“食指”与“十指”》的故事,讲述一个真实案例《错别字简历》,然后引导学生讨论错别字的危害,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激发学习兴趣。(2)“最佳知识王”知识竞赛。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知识竞赛,设置固定时间,限时回答三种题型,系统评分,根据分数高低评出优胜者,颁发“最佳知识王”荣誉证书。这个游戏环节一方面能摸底学生自学情况,一方面又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及师生间互动,有效激发学生建立起对本课内容的兴趣。(3)捉拿错别字猎手榜。本环节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进行,首先教师发放“捉拿错别字猎手榜”任务书,限时10分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完成猎杀错别字活动,接着随意抽取小组成员代表本组展示“猎杀”成果,师生交流互动完成评改任务,并且针对高错误率和难点,老师重点讲解。课后,“捉拿错别字猎手榜”任务书及答案解析,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辅助教学资料,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4)汉字听写大赛。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医学用语常用错别字正(误)”听写卡,利用qq群通知学生自主学习,课上主持“汉字听写比赛”,并安排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自主探究学习,课上完成听写和批改他人作业的任务。这一环节采用的是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目的是通过听写专门搜集的医学用语常用错别字,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和语文结合的核心素养。(5)课堂总结。学习内容概括:①错别字的概念、产生原因和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②错别字漫画、故事《“食指”与“十指”》、真实案例《错别字简历》。③讨论错别字的危害。④知识竞赛、捉拿错别字猎手榜、汉字听写比赛。点评学生表现:“互联网+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抵触课堂转变为享受课堂,普遍积极性增强,学习效率提升。表扬突出者:表扬“最佳知识王”获得者,表扬“捉拿错别字猎人榜”活动环节优胜小组。(6)布置作业。课后登陆网络学习平台参与话题讨论;搜集资料,抄写一份来源于《人民日报》上的常见错别字,规范清晰地书写汉字,完成后拍图,上传网站平台,进行自评、他评,给出分数及评语;根据个人需求,阅读课后拓展资料。

四、成效特色

(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错别字网络学习平台,打造立体化课堂教学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亲身实践,在轻松氛围中掌握知识,调动参与积极性。(二)信息化教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自主开发微课、课件和讲稿等资源,实现知识可视化,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获得教学信息,对知识体系构建的兴趣明显增强。(三)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课堂效果明显。本课将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课堂效果很好,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参与度提高,作业完成率上升。(四)努力实现“传承和弘扬中华汉字文化”的教育。精心选择教学案例,便于学生理解汉字本来意义,努力实现弘扬汉字文化的教育,同时把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教学。

总之,本次信息化教学设计贯彻的理念是: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借助信息技术和信息平台推动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究转化,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服务学生的职业需求,[4]以此促进高职语文课程的改革,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更好地助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芳.《<红楼梦>的职场启示》信息化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15(2):15-16.

[2]陈然,杨成.SPOC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5):43-48.

[3]贺斌,曹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22-29.

[4]王莹.MOOC时代高职大学语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4):66-68.

作者:葛丽 单位: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