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剧语言与音乐风格探讨

时间:2022-11-16 10:08:04

赣剧语言与音乐风格探讨

摘要:赣剧是一种极具民族风格的古老剧种,作为江西地方戏,很大程度是建立在语言以及音乐风格上的发展沉淀上,其表演形式的多种多样、表演艺术的创新多元,深得人们的喜爱与支持。在戏曲历史的长河中,赣剧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赣剧历经了历代艺术家的不断演绎改进,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新时代戏曲特殊的艺术审美内涵。将声腔、音韵的地域特点与独特性发挥出来,表达出极具地方个性的审美规范与民族内涵,逐渐形成系统性的音乐艺术风格。本文将深入探讨赣剧的语言特点以及音乐风格。

关键词:赣剧;语言;音乐风格

赣剧作为我国戏曲史上最为有影响力的剧种之一,起源在宋,发扬于明清,随着我国赣剧艺术的不断沉淀,于建国初期定名,得到了官方的支持与培养[1],使其能够自然、自由地将悠久赣剧文化不断发展下去。江西素来被誉为“戏剧之邦”,赣剧是整个江西省最主要的戏曲剧种,在众多剧种中最具影响力。赣剧兼唱高腔、昆腔、乱弹以及其它各种曲腔,是一个典型的多声腔剧种。赣剧通过丰富的表演形式,发挥其特有的地方风格艺术,来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改革[2]。采用早在明朝时就已经非常著名的戈阳腔,来实现赣剧长久不息的生命活力,达到传承发展的目的[3]。随着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受当代戏剧不断创新、变革的影响,赣剧艺术题材也随其发展浪潮不断推陈出新,由最初的战乱故事到之后的市井风情以及贵族阶级,展示了不同时代的审美与艺术倾向,将人们对社会与生活的情感以及独特的地域风格和语言特性挖掘出来,阐释了江西地区人民坚毅勇健的品质,也将赣剧艺术效果完美的呈现,推动了我国戏曲艺术的进步与发展。

一、赣剧的语言特点

赣剧主要包括饶河戏与信河戏两个重要的支派,因其方言的浓重,在音韵上与其他剧种有着较为特别的差异。赣剧演唱语言因历史背景善用地方官话,主要以戈阳腔的地方腔调为主,与其当地人情风物极为相合,无需丝竹伴奏,仅靠锣鼓助节,艺术风格偏向古朴、粗犷,这种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语言比其他小剧种更为大众所喜爱。赣剧的不同流派在唱腔、音韵以及语言上也有各自的独特之处,饶河戏强调鄱阳方言特色,而信河戏则强调地方饶语的音调特色,两派形成泾渭分明的语言特点[4]。建国以后赣剧开始注重对当地其他戏曲语言的探究,融合了戏曲体验与语言韵味,从而发展了新的官方语言体系。带着浓厚的江西方言韵味,鉴于普通话与方言之内,突出赣剧的地域特性,完成了语言共存与融合[5]。赣剧作为江西著名的地方戏,在舞台上使用的方言也与普通话有了很好的调节,于音乐上更为创新,将赣剧地方语言的独特设计在舞台音乐之中,使得赣剧更易为广大的群众所接受喜爱,传达其赣剧的情感特色,发扬赣剧音韵的地方特性。

二、赣剧的音乐风格

赣剧的音乐风格很大程度上受着赣剧语言的影响,音乐是对赣剧舞台表达的补充,展示音乐的风格特色需要雅致的舞台艺术表演以及优雅的史诗般的唱腔,加之舞美、演员身段、化妆风格等,来表现其赣剧题材的具体演绎,通过剧情的推动以及人物性格的塑造,不断对赣剧的内容内涵进行创新。赣剧主要是以民间艺术传播为艺术形式,因而需得针对民间地域的特点以及观众接受点进行研究,通过长期的实践表演来得到具体的感知。赣剧是江西一带少数民族的主要居住地,其地域语言影响着赣剧的声腔与音乐风格,成为赣剧舞台语言研究的重点问题,将其方言特征按照一定逻辑与音乐的韵调融合[6]。为适应广大观众的需要,赣剧音乐风格根据其语言特点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采用新型官话让赣剧传播更具广泛性,其发展过程更为无障碍地顺畅传播。赣剧最早诞生于明代,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自宋以来一直处于水路交通便利、经济繁荣、民风活跃的区域,往来商贸、水路会馆、庙宇林立,利于赣剧文化艺术的奠基以及交流传播。赣剧传承五百多年而不减丝毫音乐魅力,主要是由于赣剧本身的音乐艺术风格特性,它是由当地的人民所演绎传播,兼收包纳,吸取文学、曲艺、戏剧的精华于其中。加之江西独特的人文风情、空间环境以及时间沉淀给予了赣剧不断传播的基础,以此推动我国赣剧艺术的发展,为赣剧事业注入了新的的生命力,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赣剧音乐风格,进行赣剧的艺术传播,展现出了赣剧音乐的独特魅力。赣剧虽极具地方特性,但在音乐文化融合方面更为包容,兼具着一些小地方的旋律气质,戏曲上突出雅致、系统、规整的特色,更易调动周围观众的热情,将自己的音乐风格特征更好地传播出去。在赣剧表演的时候也要明白,我们只有保存对生活对现实对生命的最为生动深切的感悟与印象,以真、善、美的感情表达作品,才会让听众接受、理解乃至喜爱。赣剧会根据当地的戏曲特点进行再加工、创造、糅合,不断流传发展,将戏种的水平不断提升,成为地方大戏的代表。早先的赣剧的音乐风格极具流派性以及地方性,通过饶河戏与信河戏两个流派演绎出不同的赣剧音乐风格,而在建国后,就已经将两个流派相互融合,将赣剧的地方特色提取,引入新的地方方言以及普通话来形成更易人们接受欣赏的音乐艺术风格特点。

三、赣剧的审美内涵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赣剧艺术沉淀改革的同时,其审美内涵也在随着时代而改变,产生了新的审美标准与文化内涵,赣剧在极力地发展自身不断推陈出新,谱写新时代戏曲篇章。传统的赣剧无法适应新时代观众对于精神文化以及风格形态的表现方式,因而戏剧的审美标准需要创新的思路来适应,以保证赣剧在戏曲史上的地位[7]。赣剧无论是从声乐唱腔还是器乐曲牌结构而言,在历史的进程中自身已具备极强的系统性,并非江西一般的民歌或其它剧种可以媲美的。赣剧能够传承五百多年同其当时的地域条件、人文环境、艺术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然陆空交通如此发达、现代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赣剧的审美内涵也在不断发生转变。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赣剧应如何应对现代化的时代进程,实现赣剧审美内涵的创新,起到赣剧传承的作用。赣剧语言的特点,充分体现出诗歌的特点,即有强烈的感情;有鲜明的形象;有和谐的韵律;有优美的意境。赣剧旋律起伏抑扬、快慢有致,重过程,追求结构的完整性,有头有尾有变化,一贯到底,因而直感性强。在赣剧的内涵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改革创新,不断补充赣剧的审美追求与创新元素,与现代观众的审美观念进行衔接,展现对于赣剧形式以及艺术风格的变革之态,打破时间空间对于赣剧审美与内涵的限制,满足观众的实际需求进行现代化的普通话言语改变[8]。将音乐与审美以及文化内涵不断向着现代化戏曲审美相靠近。坚持保有赣剧的民族化与个性化的文化内涵,表达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将赣剧的地域语言和流派风格的问题进行改进,抚平演员表演的地方差异。对赣剧的两派审美风格进行二度融合创造,进而达到赣剧的与时俱进,在审美以及文化内涵上与现代化标准相符合。

四、结语

赣剧与其他戏曲不同在于其独特的江西地域语言以及音乐风格,使得赣剧的地方文化及民俗特征得以突出,满足真正意义上的戏曲之风,成为中国传统戏曲中一个独特而曼妙的存在。赣剧以其丰富的剧目、齐全的行当以及贴近百姓生活的题材,以其博纳各方的开放胸怀以及顽强不屈的生命活力将赣剧发扬光大,其或婉转或悲戚或激越的独具地方风味的唱腔,融合佛家、道家的文化底蕴,满足舞台演绎的需要,深得人民群众喜爱与支持。将人们对社会与生活的情感以及独特的地域风格和语言特性挖掘出来,阐释了江西地区人民坚毅勇健的品质。凭借其民族地方特色以及浓厚的人文环境氛围而在历史的长河中顽强的发展创新,不断丰富其声腔曲目,提高观众的戏曲审美能力。融合着赣剧几百年来的悠久历史文化以及审美内涵,需要不断促进赣剧发展创新,在良性循环中保障赣剧传承,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殷洁.赣剧中传统器乐曲牌的音乐特点及其当代创作探讨[J].知音励志,2017,(11).

[2]姜新月.赣剧两路高腔的音乐特色分析[J].魅力中国,2016,(25).

[3]谌佳.赣剧《游园惊梦》剧目研究[J].音乐时空,2016,(05):34-35.

[4]宋长亮,万义欣.接受美学视角下赣剧音乐交响化研究———以《红珠记》为例[J].北方音乐,2017,(19):76-77.

[5]陈柔瑾.新时期赣剧中传统器乐曲牌的多元化发展研究[J].知音励志,2017,(11).

[6]董桓.古乐新探———赣剧弹腔乐队伴奏艺术调查[J].戏剧之家,2016,(20):73.

[7]杨斯奕.清代、民国时期赣剧研究[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6年.

[8]曹蒙瑶.浅谈赣剧《但愿人长久》唱腔音乐[J].戏剧之家,2017,(13):59-60.

作者:熊国华 单位:江西省赣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