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戏的艺术风格与传承发展

时间:2022-02-28 10:19:53

宜黄戏的艺术风格与传承发展

宜黄戏旧称宜黄班、宜黄调、宜黄腔,主要流行于江西的宜黄、南丰、广昌、南城等地,远及赣东北、赣南、闽西一带,还曾一度传唱到北京地区,与梆子、秦腔两大戏曲齐名。宜黄戏以明朝海盐腔、西秦腔演变成的宜黄腔为主要唱腔,清末吸收其他乱弹的声腔和剧目形成一个多种声腔综合的剧种,并被认定为京剧、赣剧、汉剧、徽剧等剧种“二黄腔”的前身。几百年来,宜黄戏就以其鲜明的表演风格、简单朴实的声腔、人人爱听能懂的语言及不断更新的剧目活跃在全国各地的舞台,其兴衰传承的过程可被当作研究我国戏曲演变轨迹的标本。

一、宜黄戏的历史渊源

宜黄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明代中叶,在汤显祖唯一的戏曲理论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有不少关于宜黄班的记载,称“食其技者殆千余人”。从明朝戏班的规模看来,每班大约30人,依此推算,当时演唱宜黄戏的戏班应不少于30个,可谓是规模宏大。另外,汤显祖剧作《临川四梦》最初就是由宜黄班演出的,并因此有“宜伶”“宜黄子弟”之说。早期的宜黄班先唱弋阳腔,“弋阳之调绝”,相继兴起的便是徽州、青阳两腔。不久,引进了海盐腔,随后占据了江西剧坛,盛极一时。最初的宜黄腔便是由海盐腔演变来的。明末清初,宜黄腔又在南方流传的甘肃“西秦腔二犯”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初期的主要表现方式为“平板吹腔”,采用笛子伴奏的方式,与此同时,兼具“唢呐二犯”,三种板式是最常见的表现方式。发展至清乾隆初年,不再使用唢呐的伴奏方式,主奏乐器改为胡琴,在此基础上,将“二犯”和“吹腔”两种曲调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二犯”由以往的三种板式转化为四种,吹腔的表现形式也开始出现了诸多变化,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胡琴腔”。老艺人将这种戏剧表现形式称为“宜黄调”,但是,由于二黄腔的曲调与其有相似之处,因此有另外一个别名为“老二黄”。发展至清末,其他种类的剧目和声腔,如浙调、拨子、吹腔、南北词、西皮等,也被吸收进来,宜黄戏剧种具有了更高的综合性,发展成为了将多种声腔组合到一起的一种剧种。到了民国时期,宜黄戏逐渐没落,已经没有专业的宜黄腔表演班社。新中国成立后,宜黄县将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加以整理,重新搬上舞台,与此同时,在政府的带动下,组建了专业的宜黄戏表演单位,即我们熟知的“宜黄戏剧团”。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重视程度的提升,2006年5月20日,宜黄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宜黄戏的艺术风格

宜黄戏因其在唱腔音乐、表演、舞美等方面的鲜明地方色彩赢得了广大观众和戏迷的喜爱。首先,宜黄戏的唱腔音乐简练朴实,通俗易懂。宜黄腔的音乐结构是板腔,即一种基调变化,板眼的形式也跟着变化共同产生一种不同结构的唱腔,这种唱腔可以适应不同的戏曲剧情、人物。其基调只有一种,但是板眼却有四种,即原板、慢板、快板、散板。依据不同的戏曲环境需要,做一些不同的变化来适应。这些板腔可以互相结合,也可以互相删减。从板式衔接来看,倒板衔接原板、原板衔接散板、正板衔接散板等组合,皆是为了表现出不同的曲调。从唱腔节奏来看,由散到慢,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都是为了突出唱词的字正腔圆,起到渲染、串联之作用。宜黄戏的旦角善于使用小嗓演唱,而小生则善于运用真假嗓混合演唱,其他的角色适合用大嗓来演唱。宜黄戏早期为方言所演化,有“江湖十八韵”的说法,后期演化为中州韵,但是仍有很多的方言夹杂其中,最终以中州韵为基调,运用“宜黄官话”即普通话字音,宜黄地区方言为调值,丑行仍然使用地方方言,但是整体的唱腔规律得以延续。毋庸置疑,宜黄戏的唱腔结构,板眼的安排,旋律的装饰,唱腔的节奏变化,对于戏曲中的人物思想感情,人物关系的表达,戏曲整体的环境都起着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宜黄戏的表演方式粗犷大方,灵活多样,同时具有较高的严谨性,将唱念做打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在胡琴伴奏下具有十分浓郁的地方色彩。通常情况下,开演和开场都以傩舞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跳加官”“跳和合”“抬菩萨”等,武将起霸“手撑天”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根据人物表演的需要,将鹰、龙、虎等动物手势融入其中。除此之外,“打闹台”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表演习惯。在戏曲演出过程中,表演方式也颇具特色,如在名剧《四国齐》的表演过程中用灯彩、点马就是十分常见的表现形式,通过身扎马灯代替了执马鞭的表现方式,在锣鼓乐声的伴奏下,表演者翩翩起舞,做出蹬马的动作。表演过程中不仅突出了粗犷的特点,同时非常夸张,整个场面气势恢宏。演出结束后,“扫台”是一个传统的环节,通常情况下,“扫台”要避开观众,但所有观众离场后,所有参与本次演出的演员均要停下手头事务,聚集到舞台中央,共同完成“扫台”仪式。通常情况下,“武扫”和“文扫”是最常见的两种表现形式,如果演出过程十分顺利,则采用“文扫”,而如果演出过程中包含了流年不利方面的剧情或是任务死亡方面的剧情,则采用“武扫”,以达到祈求平安的目的。再次,宜黄戏无论是在脸谱方面,还是在舞美方面,都具有色彩鲜明、简单粗糙的特点。在戏曲表演行当普遍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穿破,不穿错”,就是演员在台上表演的过程中,所使用的道具、戴的头盔、穿的衣服都需要根据自己所表演的角色来确定,不能随意呈现,避免出现所表现的人物不伦不类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宜黄戏班社以及剧团在整理衣物的过程中都会分为两个衣箱,分类存放需要使用到的衣物。舞台形象塑造方面,脸谱的表现极尽夸张,这也是中国戏曲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戏曲表演中,脸谱的主要作用是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其主要的表现载体就是人物的脸部妆容,这种表现形式普遍具有夸张化的特点,属于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和我国戏曲艺术相比,在脸谱方面,宜黄戏的表现形式相对粗糙简单,主要通过对比强烈的颜色来体现人物的特点,黑、红、白是最常用的颜色。

三、宜黄戏的传承发展

宜黄戏作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曾经红极一时,影响深远。但在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过程中受到阻碍,且面临失传的危险。解放之前,宜黄戏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甚至到了无法生存的境地,只剩下一位表演乐师和4位老艺人。改革开放以后,宜黄戏才重新获得了发展机会,不仅成立了宜黄戏剧研究室,同时组建了专业的演出团体,遗憾的是,宜黄剧团在各种原因作用下于1989年解体,随着老艺人逐渐离世,人员分散,宜黄戏的发展再一次陷入了困境。尤其是小生、打鼓佬、司锣等行当普遍出现了无人继承的窘境,宜黄戏的演出很难保持完整。近年来,政府对宜黄戏的发展采取了抢救性的保护措施,保护内容主要包括宜黄戏老艺人、宜黄戏相关资料等,通过全面普查,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建档、整理、归类、保存。随着投入的加大,宜黄戏的保护也初见成效,宜黄县实验小学还主动响应政府号召,开设宜黄戏表演班,为其传承以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古老的宜黄戏注入了全新的血液。笔者以此为基础,针对地方戏曲的改革以及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对运营模式进行改革,使传统戏曲从业者能够主动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来。加大对于宜黄戏传承人的培养力度,为宜黄戏的传承扫清障碍,具体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培训班培养少年宜黄戏传承人,联合本地青少年宫以及实验小学开展宜黄戏表演培训班,扩大学员的选择范围,加大传承人的培养力度。但是,要想使这项决议能够真正得以落实,还需要对地方戏曲传统的运营模式进行创新,使宜黄戏运营模式能够更好地反映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吸取艺术的实际发展需要,两者之间要真正实现有机统一,如此,地方戏曲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得以提升。二是从市场化改革的角度优化戏曲产业发展,发展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以下几方面的原则,在保证出版权不变的前提下,特别许可相关单位播放宜黄戏,在此基础上,允许相关单位出版和制作宜黄戏影像材料,通过这一决议的落实,国有戏曲企业的市场效益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导向的转变能够使宜黄戏更好地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两者之间的关系难题也能得到有效解决。通过以上工作的落实,一方面能够实现地方戏曲产业与国有戏曲产业的有机融合,推进两者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一方面能够使民营戏曲产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使戏曲的文化产能得到充分释放,使戏曲市场更加丰富。三是要想使传统戏曲的创作活力能够得以最大限度释放,做好文化开度改革是前提。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戏曲表演方法和文化底蕴,不同形式的文化之间既是相互共生的关系,又是竞争的关系,因此,宜黄戏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创新,主动吸收地区外优秀的戏曲文化,为宜黄戏的创新做好充足的准备。网络环境下,相关单位更需要抓住机遇,推动共生的同时,为宜黄戏的传承与发展创造条件,使其地域特色能够得以充分体现,真正实现共同发展。

作者:吴姝岚 单位:上饶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