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艺术风格分析

时间:2022-03-25 04:06:15

《狼牙山五壮士》艺术风格分析

被誉为弹拨器乐之王的民族乐器———琵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琵琶是表现力最为丰富的乐器之一,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琵琶音色干净清脆,余音环绕。唐朝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这样优美的诗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完美诠释了琵琶音韵的灵动之感。琵琶曲之所以能悦耳、动听,有丰富的表现力,是因为作曲家根据琵琶特有的音质与丰富多样的演奏技法结合生活写实,用优美的旋律展现给听众。根据琵琶的发展史,近些年来琵琶曲可分为:文曲、武曲与近现代艺术作品。在近现代创作的艺术作品中,有吴祖强老师根据真实的故事创作的《草原小姐妹》;有以地方少数民族为代表作的《山之舞》;有以表现古代诗歌为主题的《诉-唐诗琵琶行有感》;以历史题材为创作背景的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这是一首极具有震撼力的作品。《狼牙山五壮士》是一首描写抗日战争题材的琵琶武曲,是近现代创作的极具历史性的作品之一。[1]该作品的表现手法和乐曲结构都带有鲜明的特性,其气势恢宏,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且在内容上遵循的是写实、叙事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在音乐会中是一首常演不衰的经典作品。

一、乐曲《狼牙山五壮士》的创作背景

(一)作品来源。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变而成的。故事描绘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在河北省易县境内的狼牙山上有五位八路军战士,胡福才、葛振林、马宝玉、宋学义、胡德林,在与日军的战斗中,为了掩护部队和人民群众撤退,与敌人周旋在狼牙山三面绝壁的棋盘陀悬崖上,在弹尽粮绝,生死攸关的情况下,宁死不屈舍身跳崖的壮烈故事。《狼牙山五壮士》所体现的主题是歌颂八路军战士浴血奋战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于英雄的敬仰和追思之情。这首乐曲层次分明,内容详尽,高潮迭起。通过了解可以发现,这首作品是以现代艺术特色构架全曲,乐曲中既融入了传统武曲的精髓,又加入了西方的音乐元素,这种中西合璧的表达方式,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中西方文化的大融合。因此,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二)作者简介。琵琶曲《狼牙山五壮士》是作曲家吕绍恩先生在1960年创作的一首作品,是根据五位抗日英雄的光荣事迹改编的。吕绍恩先生是中央民族大学作曲专业的首位教授。精通作曲、民族器乐及西洋乐器,在中国音乐界内,可谓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全才。吕绍恩先生自幼学习钢琴;高中时,开始学胡和小提琴;后又师从于寿斌老师开始学习和声,从而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1957年以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主修作曲专业,选修器乐琵琶。[2]1960年,吕绍恩在中央音乐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他亲临河北随县,聆听了当地百姓充满激情的叙述,怀着激动的心情创作出了举世闻名的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这首作品已经成为古今中外琵琶十大名曲之一。之后,又创作完成了“史诗三部曲”:《中国史诗》《亚欧史诗》《新疆史诗》等三十多部具有代表性的曲目。

二、乐曲《狼牙山五壮士》的艺术特点

(一)乐曲的结构特点。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在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其中包括七个段落:引子—快板—慢板—尾声。引子部分为1-30小节;快板划分为三个段落:31-80小节为明朗的快板,81-109小节是节奏机械而准确的快板,110-206小节是果断有力的快板,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慢板部分分为两个小段:207-214小节为哀悼、肃穆地慢板;215-234小节为怀念地稍慢中板;最后一部分为尾声部分,是235-253小节,全曲结束。全曲采用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引子部分中的前四小节在低音区由扫拂满轮开始营造出悲凉的气氛,引子部分的最后四小节照应开头,首尾一致,更加突出凄凉而壮烈的主题,由此引出乐曲的主题。第一部分小快板采用D大调式创作而成,充满着明亮的情绪表达了八路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英勇斗志和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第二部分依然是快板的节奏,机械而准确节奏形式,运用三连音、符点八分音符以及E调的调性,大量运用变化音和不和谐的三和弦、七和弦,把日本兵大肆扫荡毫无顾忌的卑劣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部分速度更加明快,用扫弦的演奏技法使得音乐果断有力,大量运用前八后十六加重音的节奏型,表达了八路军与敌人周旋,进行正面的交锋,到达狼牙山顶峰跳崖的壮烈举动。这一部分运用及进的音型、三连音、变化音、八分符点音符将乐曲推向高潮。第四部分为慢板,调性转为F,在低音区运用摇指技法进行演奏,轻轻地吟唱,显示出乐曲更加庄重严肃,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五位壮士哀悼缅怀之情。第五段为中板,调性由F转为D调,运用大量的轮指以及双轮、挑轮的演奏技法对五位战士的怀念追思之情。尾声部分运用了高音区大段的扫拂技巧以及音型和声的变化,塑造了五位壮士英勇的形象,使他们的英勇事迹更加宏伟、更加深入人心。(二)乐曲的调性特点。作者吕绍恩先生创作这首作品的时候,以民族五声调式作为铺垫,加入了西洋大小调使得乐曲在视听效果上更加饱满圆润,这种民族调式与西洋调式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贯穿全曲,这在琵琶武曲的创作上可谓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在整首作品的七个部分当中,由F调—D调—E调—G调—F调—D调共六次转调,这使得乐曲的流线性更强,清晰地划分了作品的旋律,这种精妙的转调安排,使故事情节衔接更加紧凑。[3]作品引子部分由F调低音区开始演奏,展现凄凉忧伤的场景。这为整首曲子奠定了哀伤的基调,由此拉开序幕引出正曲。快板部分有三次转调,第一次转调是D调的小快板,D调在琵琶曲中是常用的调性,这一段展现的是战士们勇往直前、奋勇杀敌的战斗气势,对战斗的胜利充满了信心。第二次转调采用E调的调性,其中“降b”这个音所构成的三和弦和七和弦均是不和谐音程,这一段大量采用这种不和谐的音程,形象地勾勒出日本鬼子的阴险、狡诈。第三次转调转为G大调,在G大调的高音区演奏,表现了战士们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场景,使听者激情澎湃,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一部分是全曲最精彩的部分,刻画了五壮士与敌人做殊死的拼搏,掩护部队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之后,因不愿做敌人的俘虏而英勇跳崖的大无畏精神。最后一部分回归到F调与D调上,在F调低音区的演奏,使听众默默地流下了眼泪,这是人民群众对五壮士的敬仰以及缅怀之情。

三、乐曲中的演奏技巧及情感表现

(一)扫轮的运用。“扫轮”是琵琶曲中最为常用的组合式指法。“扫”的演奏技法为扫前手心朝向面板,扫中转腕,扫完后手心略向下,其特点是易发力且快捷。“轮指”是琵琶右手指法中最为重要的指法,由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指,依次向外连续弹奏,其形成一种连贯的线条,音色颗粒饱满且清脆悦耳。“扫”和“轮”的结合形成新的演奏技法———扫轮。“扫”与“轮”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善于表现激动、震撼、宏大的场面,琵琶中的“扫轮”常用于武曲之中,例如:《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及《狼牙山五壮士》。在本首作品中,“扫轮”技法具体表现在:引子开头两个小节和结尾两个小节;第一部分中的49-52小节及尾声部分。在引子中的前两个小节,以一组扫轮作为乐曲的开头,高亢的气势,宏伟的战斗场面,马上把听众带入到一种战争即将爆发,紧张的场面中去,也为后面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大无畏精神做了铺垫。在作品的第一部分最后一句中有七个小节运用到了扫轮这种演奏技法。这一部分运用了扫轮使作品的感染力更加增光添彩,烘托了作品的主题。(二)摇指的运用。“摇指”的技巧在琵琶曲中也是常用的指法之一,它是以右手食指或中指通过手指在琴弦上轻轻地进行左右摇动,用手指带动手腕来进行演奏的,此演奏技法通常在琵琶中的“二”“三”弦上进行演奏。手指左右摇摆的频率越快,演奏出来的音响效果流线性就越强,演奏者就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曲作者的意图。摇指的演奏技巧常用于抒发演绎者的内心情怀,其音色忧郁婉转、撼动人心。在这首作品中,“摇指”的技法运用于了作品的第四部分,第四部分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小节,但这一部分也是全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之一。短短的八个小节足以表达人民群众对民族战斗英雄英勇跳崖的哀悼和肃穆之情。在低音区运用“摇指”的演奏技法结合“pp”的力度及缓慢的速度,更是摇出了人民群众对五位壮士哀悼的心声。

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变迁,在历史的长河里,多少种乐器在时间的打磨中,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被人们所遗忘。然而———琵琶这件乐器,与时光争宠,与岁月争辉,即使历经了千年的颠沛流离,依然经久不衰明艳照人,千年的佳作保存完整流传至今,琵琶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全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的发展,琵琶曲的创作风格以及作品类型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近些年来,中西方调式相融合创作手法也逐渐深入人心,被更多的听众所认可。琵琶曲《狼牙山五壮士》就是这样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该乐曲的旋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动人的故事,英雄的壮举,深深地感染了听众。其独特的演奏技法,新颖的中西结合的创作方式,更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和深入探究。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去全面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这也是为大力弘扬我国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优秀的资源。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和历史遗产,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作者:肖安然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