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图书出版传播模式

时间:2022-05-22 03:27:11

“一带一路”图书出版传播模式

【摘要】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创新图书出版的对外传播形式,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加强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在对“一带一路”图书出版对外传播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丝路书香出版工程”部分项目,探索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图书出版传播模式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图书出版;对外传播;“丝路书香出版工程”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应运而生,这是当代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图书出版作为中国出版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一带一路”沿途国家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创新“一带一路”图书出版对外传播模式,对推动“一带一路”沿途民心相通和文化认同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现在,对“一带一路”图书出版对外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版界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当前“一带一路”图书出版对外传播现状

“一带一路”倡议于2013年10月提出以来,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瞩目。目前,关于“一带一路”图书出版的概念尚无明确界定,有专家指出,“一带一路”主题图书既包括针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专门研究的学术专著,也包括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风土人情的普及读物。随着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发展,“一带一路”主题图书的出版成为我国出版界的重点工作之一,“抓住有利条件、积极制定全局性的出版战略和运行计划”成为出版界的重要任务。目前,在“一带一路”图书出版相关的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方面,出版界面临重要挑战,亟须创新和变革。1.打造具有针对性的传播内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品种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图书在图书出版界的积极策划下连续出版。中国版本图书馆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出版单位共申报出版“一带一路”主题图书520余种,首次半年即超过500种,共有161家出版单位参与“一带一路”主题图书的策划出版,这表明参与“一带一路”主题出版的机构数量创下近年新高,并反映了“一带一路”主题出版的广泛性与高参与度。然而,由于“一带一路”沿途国家众多,文化习俗多样,并涉及复杂多样的宗教文化和民俗习惯,层次多样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范式,这给“一带一路”图书出版对外传播带来极大挑战。学者徐稳提出,当前“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播缺乏直面现实状况的意识和勇气,仅仅从主观传播意向出发,导致主观倾向性过强,没有意识到文化传播的目的是通过探析传播受众的心理认同和接受,以更好地实现传播受众的愿望。因此,笔者认为,在“一带一路”图书出版中,应该充分调研传播受众的文化习俗、宗教习惯、价值理念、爱好兴趣等需求,避免传播内容的重复单一性,突出对外传播的多元性和合理性,挖掘“一带一路”图书出版的潜力。2.加强内容和主题传播,拓宽传播途径“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0多个国家,各国家民族众多,政治环境、人文风情差异巨大。因此,在加强“一带一路”主题宏观研究的同时,我国出版界积极加强对“一带一路”沿途国家与区域多种内容和主题的传播,如已出版的《新海丝路上的印度尼西亚与中国》《中亚国家发展报告》《俄罗斯及中亚西亚主要国家油气战略研究》等,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途国家与区域的经贸对接提供了资料支撑。还有最近出版的“筑梦‘一带一路’”系列多语种图书,与以往的“一带一路”主题图书相比,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了很大变化。从内容上看,这系列图书表达更加言简意赅,能有效展示“一带一路”发展状况和文化内涵;从形式上看,这系列图书包括16本小册子,方便传播,增强了“微传播”时代的动态阅读体验。相关调查显示,“一带一路”沿途广大受众认为,通过这种阅读形式的产品,能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当今是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受众和媒体的关系互动化、信息内容泛众化,以及信息传播范围扩大化,给当前“一带一路”图书出版带来重大挑战。如何创新传播途径,打破以往单一传播途径造成的文化视野的束缚,使“一带一路”沿途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形成紧密联系,是摆在出版界面前的重要难题。3.创新传播方式,保证受众体验“一带一路”沿途国家众多、文化多样,蕴含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包括中华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基督教文明、印度文明和希腊文明等。“一带一路”图书出版界关注现实情况,在图书内容上力求融合交流,在图书形式上力求互联互通,并采用了多语言翻译、影像传播、音乐沟通等多元形式。从翻译角度来看,各国翻译出版的中国图书,除英、法、俄、西、阿5种联合国工作语言之外,还有如孟加拉语、巴什基尔语、波斯尼亚语、巴斯克语等46种非通用语种,基本上囊括大部分“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语种,充分考虑了“一带一路”受众的阅读需求。但必须指出的是,我国当前的“一带一路”图书出版传播方式仍比较刻板,输入过多,交流过少;同质过多,差异过少;自我过多,他者过少。这种文化传播模式只是单方面的输出性宣传,没有充分重视传播受众的特殊需求、差异和兴趣,传播方式过于单一刻板,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无法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二、“一带一路”图书出版对外传播创新探索

为“一带一路”建设开启了新征程,也为“一带一路”图书出版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指出,我们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跨越发展进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努力打造中国文化名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当代中国的文化创造进一步融入世界文明进步的潮流中”,这对“一带一路”图书出版传播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版界也在创新传播方式上做出了积极尝试,比如在创新文化传播模式中独具特色的“丝路书香出版工程”。这是2014年12月5日正式获得批准立项的中国新闻出版业唯一进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到2020年,重点项目主要包括5大类8项,涵盖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丝路国家图书互译项目、汉语教材推广项目、境外参展项目、出版物数据库推广项目等,基本上构成了较为完整系统的产业链,是与时俱进的动态系统发展工程。以下将围绕“丝路书香出版工程”谈谈出版界如何进行图书出版对外传播模式的创新和探索。1.关注传播受众需求,创新主体间性对外传播模式当前互联网的兴盛和新媒体的发展,使“一带一路”图书出版传播模式更加灵活,我国出版界和“丝路书香出版工程”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自建传播平台,积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数字媒体传播,打造主体间性传播模式。主体间性传播是指打破以往“主体—客体”模式的单向线性文化输出方式,更多地关注不同受众的主体需求,创新基于多个文化主体的相互交流、相互吸引、共融互动的传播模式。比如,“丝路书香工程”资助了由中国知网提出的“中英文丝路文化数据库多国合作项目”,积极搭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知识文化多国共享平台,打造特色文化与艺术作品数据库、丝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信息及其研究成果数据库、丝路国家国情数据库等,还通过开发数字文化地图,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相应的服务。可见,“丝路书香出版工程”充分运用新媒体优势,搭建技术媒体平台,通过传播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文化的传播,通过共同的文化记忆实现“丝路精神”的传播和弘扬。2.丰富传播途径,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期待。“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积极丰富多种传播途径,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一带一路”沿途传播受众的需求,并运用他们熟悉的语言和概念体系,阐释丝路精神和中华文化内涵。《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公布的“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公示名单显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分别公布了3批重点翻译资助项目,全国共有100多家出版机构985个项目入选“丝路书香出版工程”重点翻译资助补贴,翻译语言包括俄文、印尼文、阿文、土耳其文、波兰文、马来文等30多种丝路沿线语言,基本覆盖了“一带一路”大多数国家。“丝路书香出版工程”除了开展翻译出版资助项目,还积极在“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和地区建立海外分支机构。2016年,“丝路书香出版工程”资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以色列建立分社机构,由此,首家中国出版社落户以色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充分融合当地语言资源,运用英文、阿拉伯文和希伯来文翻译自己社的优秀图书,积极关注当地人的文化需求。随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以色列的邻国——约旦建立分社机构,接力出版社在埃及建立分社机构,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黎巴嫩建立分社机构,这些都是我国出版机构充分借助“丝路书香出版工程”力量的成”倡议的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到2020年,重点项目主要果。这些分支机构以“丝路书香出版工程”为契机,积极与当地出版机构合作,充分发挥当地人员、语言和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为增强“一带一路”沿途国家人民的相互交流合作、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丝路精神做出了重要贡献。3.融合多方资源,打造对外传播系统体系“丝路书香出版工程”以弘扬丝路精神为宗旨,通过利用自身的高平台、多资源优势,聚集“一带一路”沿途政府、科技及人文等资源,在平等交往、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和合作,打造“一带一路”图书出版对外传播的体系。在“丝路书香出版工程”和国家扶持启动资金的积极推动下,that's阿文中国数字内容运营平台通过与埃及出版商协会、阿拉伯出版商协会等8家战略合作伙伴合作,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阿语数字内容运营平台,为促进“一带一路”中阿合作和交流提供重要的数字阅读和信息服务。“丝路书香出版工程”这种融合多元的传播方式,对加强“一带一路”图书出版的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新“一带一路”图书出版对外传播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图书出版是加强“一带一路”沿途文化交流、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一带一路”沿途文明互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历史责任和传播使命。因此,创新“一带一路”图书出版传播模式,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积极传播融合互动、博大包容、与时俱进的和合理念,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利于提高“一带一路”倡议知名度,推动“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长远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一带一路”图书出版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丝路历史和了解“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状况的主要渠道,在提高“一带一路”倡议的知名度、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发展,“一带一路”倡议陆续受到新加坡、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巴基斯坦、老挝、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人民的积极欢迎,还得到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人民的赞赏与回应,俄罗斯与蒙古国甚至以“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方式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这展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界应创新“一带一路”图书出版传播模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共赢、共享的和谐理念,调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积极性,为“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第二,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充分调动“一带一路”沿线传播受众的积极性,打造“一带一路”图书出版传播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图书出版作为“一带一路”沿途文明互鉴的重要窗口,要充分关注传播受众的需求和价值观念,有针对性运用语言、影像等形式展现传播受众所能接受的内容,创新传播方式,既要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发出中国声音,又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调动“一带一路”沿途传播受众的积极性。出版界要以人为本,通过“一带一路”这个重要沟通桥梁,搭建融合包容的发展平台和和合框架,深化“一带一路”沿途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强传播受众主体的责任担当意识,共同打造“一带一路”责任共同体。第三,有利于弘扬和合理念和丝路精神,协调“一带一路”建设中涉及的多方面利益和关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保障和精神动力。“一带一路”图书出版为“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和地区加强文化交流、学术沟通、知识积累和成果提供了重要的智力平台。出版界通过创新传播理念,深入挖掘中华文化内在的和合理念,在承认不同事物的矛盾、差异和冲突中,将各个不同因素和不同事物融合在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和合体”之中,通过求同存异、协调沟通,最终达到和谐境界。这种和合传播理念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纵深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0多个国家,这些沿线国家民族众多,宗教信仰多元化特征显著,文化风俗多种多样,并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体制、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及思维模式都具有极大的差异,需要出版界正确处理沿线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民之间、社会与自然之间、文化与发展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因此,“一带一路”图书出版不能是单方面的输入,应打造和谐系统的“和合”传播体系,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EB/OL].(2017-10-18)[2018-03-01].http://cpc.people.com.cn/19th/n1/2017/1018/c414305-29594530.html.

[2]王丽.“互联网+”时代“一带一路”文化传播模式探析[J].理论月刊,2017(10).

[3]陈丝纶.创新传统传播形式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浅论微传播时代的“一带一路”外宣图书出版[J].对外传播,2017(8).

[4]何明星.“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中国图书翻译出版的现状与应对[J].出版广角,2015(12).

[5]2016年“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公示名单[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08-01.

[6]左志红.人大社勇闯“一带一路”[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01-22.

[7]孙海悦、刘蓓蓓.that’s阿文版中国数字内容运营平台启动[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5-08-28.

作者:王丽 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