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幼女行为的刑法对策

时间:2022-03-25 09:24:19

性侵幼女行为的刑法对策

从我国的刑法中的相关规定可知,性侵幼女是指以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为犯罪对象,实施性侵行为。其中,性侵行为包括奸淫和猥亵。关于幼女的年龄认定上,我国刑法将幼女定性为未满十四周岁的女性。然而对性侵幼女中的性犯罪行为的认定,目前我国刑法对此尚未明确。在刑法的关于行为定罪的相关理论中,行为,只有当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侵犯相当大的法益,并足以严重危害社会的时候,该行为便会定为犯罪行为。那么,关于性侵幼女行为,就可推定为:当行为人实施了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侵犯幼女法益,具有刑事违法性,并与性有关的行为,便是性犯罪行为。性侵害犯罪行为中,对性侵害的具体认定,学术界对此认识不一。有学者认为:性侵害是指以奸淫、猥亵、强迫、引诱等非法方法侵害他人身体,以满足自身性需求,或者利用性行为以达到获取某种利益的目的,对社会秩序造成负面影响的行为。也有学者认为:在性欲方面违反法律规定,有伤风化,紊乱治安,目的是为了性享乐的行为。对于上述的两种概念,笔者比较认同第一种观点。而对于第二种观点,笔者认为其对于性侵行为定性范围过窄,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非以满足性享乐为目的而性侵幼女,而是因为其存在变态心理,甚至还存在着非法目的,为他人提供性侵条件,例如利用性侵幼女作为贿赂对象。结合幼女主体认定,笔者认为,性侵幼女指的是行为人通过实施暴力、诱骗、物质引诱等方式对幼女进行性剥削,以达到其满足性享乐目的或者非以满足性享乐目的的行为。

一、性侵幼女的现状

(一)性侵幼女案件中主体的特点。昔日,性侵幼女的犯罪嫌疑人大多数是单身的普通陌生人,其文化水平较低,道德法律意识淡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性侵幼女的犯罪嫌疑人已不仅仅只是普通的陌生人。现阶段的犯罪主体往往都是有高层次文化素质,有法律意识的人。体现在以下几类人员:(1)在职务或工作上负有对幼女教育,培养责任的人员,例如教师,校长。(2)在法律上负有对幼女有监护义务的监护人。(3)与幼女较为熟悉的人,例如邻居。(4)拥有权势,金钱的人以及以性侵幼女作为特殊的贿赂方式的人员。这些人员相比之前,其存在的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对于前三类人员,他们都是与幼女较为熟悉的人员,其作案的隐蔽性较强,而且幼女对性方面知识缺乏,因此有些幼女还不知道自己被性侵。对于第四类犯罪嫌疑人,利用权势、钱势威逼利诱,在案发后更是利用其势力对受害人及其家属恐吓,威逼,导致受害人不敢出声。

(二)对于性侵幼女的案件处理难度较大性侵幼女案件的案件形式、类型多样,而且这类案件隐蔽性极强,所以对这类案件的证据收集与审查尤为困难与复杂。体现在:(1)幼女主体多为熟悉的人,或者某些以权势威逼的人,其作案手段,方式极为隐蔽,加上幼女对性方面知识缺乏必要的认识,因此,幼女也不知道其已受到侵害,不能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导致司法机关不能第一时间提取相关证据。(2)在性侵幼女案件中,要证明其性侵幼女,首先要求证明行为人是否明知对方是幼女,这是对定罪的重要要求。然而,在对性侵幼女的案件中,其证据特点表现为客观证据少,主观证据多,从而使司法侦查机关难以审查判断。因此,侦查机关要证明行为人是否明知对方是幼女如果在没有其他直接证据的支持下,要证明行为人明知对方是幼女,是较为困难的。

(三)性侵幼女案件呈上升趋势。2015年3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儿童安全基金中,女童保护项目的《2014年儿童防性侵教育及性侵儿童案件统计报告》就女童保护项目统计指出:自2013年1月1日起统计相关曝光数据,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被媒体曝光的案件125起,平均2.92天曝光一起。2013年5月23日至2014年5月22日被媒体曝光的性侵儿童案件增至192起,加速到平均1.90天就曝光一起。另外女童保护项目还统计出,726名受害者中,0———14岁的女童709名,男童17名。被公开报道年龄的受害者中,0———6岁的有107人,7———10岁的有294人,11———14岁的有308人。从这些数据可看出,性侵幼女案件大幅度上升,而这些数据仅仅是建立在已被曝光的基础上,难以想象未公开或未曝光的案件数量会有多少。这些未公开或未曝光的案件,或者是因为幼女们年少无知,又或者是因为其受到犯罪嫌疑人的威胁而未及时告诉家人而报案,甚至有的是因为幼女家庭基于羞耻心或者是对犯罪嫌疑人的恐惧而选择私了而不及时报案,使犯罪嫌疑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因此,对于如何加强对幼女的刑法保护、预防犯罪和惩罚犯罪分子的司法救助制度的建立刻不容缓。

二、对我国刑法保护幼女的建议

(一)证据收集上,利用测谎仪器进行测试,并对比主要情节的陈述

性侵幼女案件中,案件形式、类型多样,隐蔽性极强,而且这类案件客观证据较少,导致侦查机关倾向于主观证据。但是,主观证据往往是最难判断的。因此,对于收集与审查主观证据方面,笔者建议利用测谎仪器对犯罪嫌疑人、受害人进行侦查陈述,并对比他们对主要情节的陈述是否相同。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虽然未对测谎仪器的使用进行相关的法律规定,但测谎仪器的测试技术在刑事侦查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无法忽视的。侦查机关在对被告人,受害人进行查问时,不应该轻易地相信某一方。对此,在侦查讯问期间可利用测谎仪器对被告人、被害人进行查问。使用测谎仪器对当事人的陈述进行测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判断行为人是否明知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当然,笔者的意思不是让测谎仪器所得出来的结果作为证据,而是让测谎仪器作为一种审查判断证据的辅助工具。除此之外,司法机关可根据经过测谎仪器所取得的结果,对主要情节的陈述进行比对。关于在证据中对主要情节的陈述,有学者认为:在比对主要情节中,寻找共同点,如果出现一方的陈述自相矛盾或者一方的主要陈述其他客观证据材料相矛盾的,那么就对这一方做出不利的解释。笔者认为这是可取的,客观证据材料具有客观真实性,是稳定不变的,如果一方当事人的陈述与客观证据所呈现的事实有差距,那么就可推定这一方当事人的陈述存在虚假的情形。

(二)增加立法条文,加大处罚力度

1、对于负有监护、教育职责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负有特定国家政府身份的犯罪嫌疑人实施性侵幼女的,从重处罚。之所以建议增加这条立法条文,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不乏这类人员对幼女进行性侵。对于负有监护、教育职责的人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该类人员会经常与幼女接触,从而更为容易地侵害幼女,一旦实施性侵幼女的行为,根据性侵的隐蔽性,其将会对幼女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危害社会。而对于负有权势的人员,现实生活中也反映了其利用职权威逼利诱幼女,强行与幼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并且在案发后,由于其拥有权势,便会对受害幼女及其家属进行恐吓,使受害人不敢声张、报案。因此,笔者认为这两类人员的犯罪行为比普通人实行性侵的严重性更大,应该加重处罚。

2、增加性贿赂作为贿赂内容,以幼女作为贿赂对象的,从重处罚。反腐,一直都是我国所重视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贿赂的内容也已经存在多种。例如,性贿赂。我国现行的刑法中,仅规定贿赂的内容是财产,没有将性贿赂加入贪污受贿中。从而导致性贿赂现象如此普遍,猖獗。幼女,更是成为性贿赂中的牺牲品。《南风窗》曾对性侵幼女事件评论道:“强者对幼女的性侵,是其获取权力、金钱等稀缺资源等的稀缺资源后的逻辑延伸”。利用幼女作为贿赂内容已经普遍存在,因此,为了保护幼女预防犯罪和惩罚犯罪,笔者建议增加性贿赂作为贿赂内容,对于以幼女作为性贿赂内容的,从重处罚。

(三)实行性犯罪登记制度,建立信息数据库

除了加大对犯罪嫌疑人的处罚,还要预防犯罪嫌疑人再犯罪,防止具有心理变态的人再犯。有学者认为:可参照外国对于性犯罪的处罚和预防制度,建立性犯罪嫌疑人登记制度,建立信息数据库。笔者认为这是可取的,性犯罪嫌疑人登记制度,要求司法机关对实施性侵幼女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登记记录,建立信息数据库。通过建立信息数据库,防范行为人再犯的可能。对于信息数据库的查询方式是否应该公开,或是否面对社会公众,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实行对犯罪嫌疑人的登记制度,建立信息数据库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性侵幼女的犯罪,如果数据库完全公开,面向广大群众,谁都有权利查询,这种情况无疑对犯罪嫌疑人造成了强大的压力,面对广大群众的指责,会阻碍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这有可能会导致犯罪嫌疑人再次走上犯罪道路,甚至以更加残酷的手段方式来报复社会。可见,实行信息数据库对社会公众完全公开化是不可取的,这不仅侵犯了犯罪嫌疑人应该有的隐私权,甚至还有违刑法预防犯罪的目的。那么,谁有权利去查询信息数据库?笔者认为,除了有关的司法机关,还应该对那些相比之下更容易对幼女实行性侵行为的具有监护,教育责任的机构赋予查询的权利,例如孤儿院,学校。因为这些机构经常接触幼女,会更容易发生侵害事件。为了防止侵害事件的发生,这些机构要严格把关,在招聘录用员工时候,可利用信息数据库对来应聘的人员进行检查,筛选。对于那些曾有性犯罪记录的人员,无论犯罪行为轻重,一概不准许录用,以防止犯罪人有再犯的目的,不给犯罪人任何犯罪机会。另外,对于外来人员进入这些机构也要严格把关。例如,应该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利用信息数据库对其进行查询,如发现其外来人员曾有性犯罪记录,可根据罪行的严重性来考虑要不要让其进入。进入该机构的,应陪同进入,以便于对其进行监督,防止其再犯,从而达到保护幼女的目的。

作者:杨银婷 竹怀军 单位:韶关学院

参考文献:

[1]宫晓非.性侵害幼女犯罪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周光琦.性与犯罪[M].正中书局,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