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体育教学情感教育

时间:2022-12-18 03:55:12

试析小学体育教学情感教育

【摘要】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情感的塑造,在教学体系中没有很好融入情感教育模式,学生无法构建起体育知识体系,也缺乏足够的体育情感共鸣,作为教师,要不断创新情感教育模式,提升学生情感教育的综合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情感教育;教学创新

体育作为重要的实践性学科,需要融入多元的情感要素,提升学生对体育的感知能力。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实现情感教育目标。

一、小学体育教学在情感教育方面的缺失

从一定角度上来讲,体育教学也是一个老师和学生沟通和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在课堂上的有效沟通和交流,老师对于学生的情感动态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也能够将其情感要素充分的考虑其中,这对于提升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非常重要的[1]。但是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老师的授课过程都是单向的,即老师向学生灌输课堂知识,学生与老师之间没有足够的沟通,长此以往,对于体育情感教学将会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注重体育情感的启发。受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利影响,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过程中,老师都是教育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启发性。因此,在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下,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教学方式的时候,应该注重体育情感教学的启发性[2]。也就是说,老师应该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机会启发和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思考,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体育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立认识能力,为以后的体育知识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二)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和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并且在此过程中需要老师的强化与引导,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时,老师不应该操之过急,应该在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对于学生加以有效引导,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模式的策略

(一)探索体育学科实践式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想提升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体育思维情感,可以采取实践式教学模式,通过导入一定的教学实践,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对体育教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升教学综合水平。在实践项目选取上,体育教师要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兴趣,在教学体系框架内,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践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者合作的方式,提升实践式教学模式的实效性,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体育实践中来,提高学生综合学习效果,如此一来,可以通过加强课堂互动交流的方式,满足当代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二)将体育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在培养小学生体育情感过程中,可以运用生活化教育模式,通过搭建起现实生活与体育知识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打通思路,让学生用生活化视角审视体育知识,遇到体育知识能深入思考,同时也利用自己的生活知识解决体育问题,真正实现教育实践的目的,提升所学知识效果的同时,让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3]。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教师要帮助学生突破情感教学瓶颈,真正进入到知识体系中,从更深层次认识体育知识,教师要注重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积累,注重引导学生。(三)小学体育情感教学要以学生为根本。由于体育基础教育的差别,现代学生个体认知和理解能力不尽相同,体育教师在开展情感教学的时候,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而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与个性,充分践行并落实生本理念,加强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提升学生的教学认知与理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个性化的教学指导与关注,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育教学认同感,让学生以更饱满热情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作为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个体关注与引领,真正让体育情感教学法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教学模式,引入更多的教学元素,让体育教学更具有活力。毋庸置疑,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创新情感教学模式解决相应的教学问题,是教师的重点任务,有待进一步挖掘探索,实现体育教育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代晓红.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7):137.

[2]卢琴.小学体育情感教育的相关探讨[J].情感读本,2017(36):11.

[3]江建伟.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情感读本,2017(21):15.

作者:邹明智 单位: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