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建设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

时间:2022-05-14 05:01:00

小议建设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又充分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深层次上的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回应时代的挑战,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时代要求

一、溯本求源: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是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同时,人类社会也是从片面发展到全面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整体上趋于和谐一致的社会。

1844年,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在这部被马克思称作“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的著作中,恩格斯把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看成是“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不平等发展、畸形发展和不自由发展,揭示了未来社会的本质。他们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个自由人“联合体”,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的显著特征和根本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文明进步的尺度。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其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19世纪70年代以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再次阐述了和谐社会的思想,并进一步强调指出:“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深入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观点可以概括为:一是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文明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但是资本主义文明是在种种不和谐的矛盾中产生和运行的,只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才能达到真正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三是未来和谐社会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适应,其矛盾通过自身的调整来解决。四是“自由人联合体”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到了这种境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各种能力和潜能充分发挥,人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展。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作为全面的社会发展学说,关注的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诸种因素的综合而协调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继承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

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深层次上的结合。“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主要的观念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观念渗透在人们的意识、追求、行为等各个方面,社会生活的各层面无不体现着和谐观念。“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毫无疑问离不开中国传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载体是中国字、中国话、中国文化。它所表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精神,经过消化、吸收、创新而形成的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才是鲜活的而非僵化的理论。、邓小平、、都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实事求是”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土化过程中运用中国文化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作为传统哲学范畴的中庸,其完整的意义包括中、和两个方面。“中”表示采取争取的方法,“和”反映达到理想的目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执中执和”,就是通过正确方法,实现美好理想,达到事物发展的最佳境界。因此,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的各种要素相互协调,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运行有序,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具有良好的生长和发展环境的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孔子提出“和为贵”,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肯定“和”的作用。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取得一致力量就会增长。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只要内部和谐,上下齐心协力,就能无往而不胜。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中有各种和谐社会理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从古至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受到了这种理想社会思想的影响。比如,大家经常听到的“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已经成为挂在中国老百姓嘴边的格言和生活准则。热爱和平、祈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和谐,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自我和谐等思想是今天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价值资源,需要我们认真借鉴和吸收,以丰富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并为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提供文化支撑。

三、回应挑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我国经济总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89年以后,由于我国的币值稳定,按美元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呈稳定增长之势,继1995年实现GDP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目标之后,1997年又实现了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到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多万亿元,经济总量世界排名也跃升至全世界第三位、发展中国家第一位,生产力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虽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较快,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潜在的矛盾和问题还很突出。我国现在人均国内总产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正面临关键的“临界点”。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人均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这个重要时期,属于后工业化向现代化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现期。所谓“黄金发展期”,是指积累了升级性发展所需的货币资本、基础设施、技术设备、人才队伍和管理经验,发展势头强劲而不可逆转。所谓“矛盾凸现期”,是指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升级,对民主政治的权力诉求强烈,居民的收入结构和各种经济关系发生剧变,居民收入、城乡和地区差距扩大,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导向的改革以及随之而来的快速经济增长虽然已经解决了很多社会问题,但同时也进入了一个非常复杂、不确定因素甚多,甚至不太稳定的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用四个“深刻”指明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发生变化,原有的较为统一的社会价值、规范产生了冲突,社会结构的各个部分、各个领域、社会体系的各个层次的变动都出现了不协调性,出现了一系列社会失调现象,形成很多影响社会安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安全。这些社会问题包括:经济发展不均衡;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失衡;文化方面仍然很不和谐;政治建设仍有很多方面不够完善。

针对上述矛盾,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其基本出发点,就是实事求是地承认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同时着眼于新的国内外形势,逐步解决目前存在的和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不断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提高社会的和谐程度与水平。它是在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我们党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勇气和决心,表明了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高度自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建国方略的提出,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符合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又是我们党对国内外执政党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