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门窗符号的艺术价值

时间:2022-04-21 09:02:48

窑洞门窗符号的艺术价值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外迁严重,大量窑洞被摒弃,窑洞建筑开始衰变,窑洞门窗装饰工艺开始失传,我国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迫在眉睫,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去挖掘更深的内涵,在将陕北窑洞门窗装饰纹样的创新思路不断拓宽的道路上,将老祖先留传下来的窑洞装饰艺术永久留传下去。

关键字:陕北窑洞;装饰纹样;创新保护

一、陕北窑洞装饰纹样形成的背景

1、陕北地区自然概况

陕北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地带,属于陕西省北部,主要由延安和榆林两大地区组成,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区域;陕北地区主要处于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大部分地区是由50—150米的黄土覆盖,这里生存的人们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性情十分豪迈质朴;因此,黄土地养育着这一方人也孕育着与众不同的民间艺术。

2、陕北窑洞居住类型

陕北窑洞始于原始的穴居时代,由于陕北地区地理环境较差,干旱少雨,风沙较大,不利于植被生长,因此依靠黄土的可塑性较强直立性构造较好等特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出最适宜、最经济的居住方式。陕北地区最常见的窑洞院落形式有靠山窑和石窑,这样的窑洞一般为三孔到五孔,或者七孔八孔成一排,有规律的排列成多排,有的组成窑洞四合院。人们讲究在窑脸上用不同的窗棂作为装饰,贴上白色的窗纸,每逢过年时间各家会在窗棂上贴上红和绿色油纸剪成的窗花,并且在每孔窑面的中间挂上红灯笼,远处看去散发着浓重的乡土气息。

二、陕北窑洞门窗装饰纹样的特点

1、陕北窑洞门窗的形态

在人们充分利用窑洞冬暖夏凉等优点的同时,为了使得窑洞更加美观,便在门窗上做装饰以增加窑洞的美感,长久以来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营造出个个构思别致的文化符号,这便形成窑洞最为讲究、最为美观的部分。窑洞门窗中间有根横梁,叫做平戗,平戗上部分统称为圆窗,下部分统称为门窗,圆窗弧形边梁叫做圆戗;平戗下部分中间是门,这就是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在窑洞建筑中的体现。在圆戗最上面中间位置留出一个小孔叫天眼,不贴麻纸,专为透气用,其余的窗格子全部由木条窗棂构成,内部用白色的麻纸贴齐,民间讲究消灾纳福、趋吉避凶,单数为阳,复数为阴,窗格子也要符合这一习俗,因此一般常见的窗棂有三根,寓意“桃园三结义”,五根寓意“五子登科”,七根寓意“夫妻团圆”,九根寓意“龙生九子”,通过将奇数(吉数)与相应的实物联系起来发挥了无数的想象也创造出无数美不胜收的艺术符号,从而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陕北窑洞门窗装饰纹样的题材选取

陕北窑洞门窗的装饰纹样种类繁多,从题材选取来看,这些装饰图案的内容大部分属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并且在民间吉祥图案和吉祥事物的基础上进行演变、简化或者抽象化,最终形成了适合门窗工艺的纹样艺术,其主要可分为四大类,象形类、抽象类、文字类和宗教类。象形类是陕北窑洞门窗装饰中运用最多的一类,可分为植物、动物、花卉,例如常见的“石榴”,寓意多子多福、子孙兴旺,“牡丹花”象征富贵,“蝙蝠”寓意福禄,“鸳鸯”表达爱慕、夫妻团圆之意,狮子或者猛兽是权力和尊严的象征;抽象类题材主要采用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变化,例如交叉文、方格纹、角星纹等,这些抽象的几何纹大面积组织在一起,可形成一定的规律性美感;文字类题材主要以寿字格、口田格、工字格居多,象征长寿多福,例如丁字格,在古代丁是指男子,寓意人丁兴旺多子多福之意,因此这些将人们梦寐以求的美好事物改造成各种文字图形,幻化成的装饰纹样就形成了一种富有吉祥色彩的艺术符号;在这些丰富的装饰题材中还有一类是宗教类装饰纹样,主要有道教的八宝和佛家八宝,如梅花格、金刚杵,这些题材体现人们对宗教保佑平安的信仰。

三、陕北窑洞居民的审美价值

陕北窑洞从建筑形体来讲,由女儿墙、窑檐、门、窗等部分构成,通过造型、色彩、材质等方式表达了既有功能性又有特定风格的建筑形体。窑洞建筑的装饰纹样几乎全部集中在窑脸的门窗上,装饰形态变化多端,窑脸不仅是窑洞的脸面,更能展示屋主的身份地位以及具有希望子孙后代繁荣昌盛、吉祥如意等寓意;窑洞上圆下方,满足方圆结合,均衡统一,视觉比例左右适度,在艺术表达形式上还体现了陕北人喜欢对称装饰,门窗装饰纹样中有许多象形类和文字类的纹样都是以对称图形的形式出现。门与窗的相互衬托,无处不在的尺度美感体现出陕北窑洞的大气与别具一格。窑洞这种原生态的居住方式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也是中国人凭借智慧创造的生土建筑,无论从建筑形态上或者是装饰纹样上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名族特色。

四、陕北窑洞门窗装饰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展望

经过漫长发展与现代技术改造,陕北窑洞装饰纹样的图形被设计成一系列标志语言,在不同载体中广泛使用,便形成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符号,例如窗格纹样衍变的图形元素在家居装饰中应用,可形成中国古典式家居;在园林小品设计中出现,可体现中国古典式园林的精致与美观;在书籍装帧、品牌包装等宣传册中出现,可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的特色产品。随着现代社会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外迁严重,大量窑洞被摒弃,窑洞建筑开始衰变,窑洞门窗装饰工艺开始失传,我国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迫在眉睫,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去挖掘更深的内涵,在发展新技术的同时不忘旧的工艺技术,在将陕北窑洞门窗装饰纹样的创新思路不断拓宽的道路上,将老祖先留传下来的装饰艺术永久留传下去。

作者:李晓帆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昊,《陕北窑洞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2]赵农,《中国艺术设计史》,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3]潘琳,《陕北窑洞民居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苏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08年.

[4]侯继尧王军.《中国窑洞》,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