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探讨

时间:2022-03-19 04:31:00

浦东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探讨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根据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中办发[2007]24号)文件精神,结合浦东新区的实际,浦东农村实用人才范围与对象的界定是: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做出贡献,起到示范或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者,是广大农民的优秀代表,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是浦东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上海市“十二五’,农村实用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送审稿)以及《上海市‘农村实用人才’参考指标解释》的分类标准,浦东农村实用人才可分为农业实用人才、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农村基层组织人才三类。如何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浦东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现状

浦东新区现有25个镇、396个村、4264个村民小组,农村地区的居民占整个浦东新区户籍人口的近1/3。农村户籍人口34.2万人,农村常住人口148.30万人,其中,本地人口83.39万人,外来人口64.91万人。截至2010年底,浦东共有农村实用人才16548人(根据抽样调查推算)。从农村实用人才的结构分类看,农业实用人才6350人,占总数的38.4%;农村社会工作人才5050人,占总数的30.5%;农村基层组织人才4735人,占总数的28.6%。

(一)农业实用人才的情况

浦东新区现有农业实用人才6350名,其中属于经营型人才约为4200人,占总数的66.1%;生产型人才约1200人,占总数的18.9%,其中以种植能手为主,占比达66.9%;技能带动型人才约250人,占总数的3.9%;技能服务型人才约700人,占总数的1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新区农业实用人才主要以经营型人才和生产型人才为主,这两类人才占总数的85%。通过对3O个涉农企业进行调查(其中21个农业合作社,4家龙头企业和5个畜禽规模场),据统计,这些涉农企业的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8O.4%,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53.18%,拥有技术职称的占0.57%。这些涉农企业的技术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26.7%,50岁以上的占42%。技术人员中具有初、中级技术职称的占20.1%。

(二)村级基层组织管理人员的情况

为了解目前村级组织管理干部的现状,我们对15个镇的27个村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平均每个村“两委’班子成员有4名,条线管理干部有8名。村“两委”班子及村条线干部的兼职情况普遍,其中兼任其它职位的占65%,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35%,村干部受教育程度总体有所提高,其中村“两委”班子成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37.2%,村条线干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45%左右。村条线干部中拥有专业技术等级的只有16%。

二、浦东农村实用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在带领农民共同致富中发挥引领作用

浦东农村和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涌现出了一批组织管理型、专业技能型、市场营销型的农村实用人才,他们代表着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一批用现代管理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起来的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致富的领头雁作用。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对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金桥镇三桥村党支部书记张惠中,白1984年担任村领导以来,把三桥村从一个落后的穷村建成了具有小康生活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把昔日杂草丛生、低矮破旧的村庄,建成了花团锦簇、楼房林立的新家园,农民收入逐年提高,村党支部被评为“上海市五好党支部”。2010年全村经济总量达到36亿元,完成税收2.96亿元,可支配资金超过2500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名列浦东新区第一。

(二)在科技应用方面发挥示范和桥梁作用

浦东农村实用人才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是上i奎‘技术专家”,下连‘一线农民”的桥梁纽带。他们结合生产实践对自身所学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传授给农民,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应用中的“接力棒”作用,使先进的农业科技走出“象牙塔”,走进千家万户、各行各业。老港镇港南村的养猪大户严国祥,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养猪。他两赴美国对养猪企业进行考察、取经,引进了“种猪性能自动测定系统”,并自己创新研制了新型畜禽用自动换气扇、离地高床网架饲养等养猪新技术。把一个简陋的养猪场发展成为拥有5个养殖场、一个饲料厂、年养殖6.5万头猪、产值达到5000万元的大型畜禽企业。他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和信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农民,先后带领200多家农户通过养鸡养猪致富;帮助5O多家贫困农户开拓生产门路、脱贫致富。

(三)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带头作用

在浦东农村实用人才中,有的是市场信息捕获的能手,有的是产品流通销售的高手,掌握着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必备的信息、技术等要素。他们凭着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精神,能提早发现商机、迅速进入市场,成为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农产品流通销售领域,活跃着一支极具能量和智慧的农村实用人才即农村经纪人队伍,他们长期活跃于市场,能及时准确把握市场供求信息、预测市场动向,使农产品销向全国。王红刚是浦东农村一个普通农民,通过十几年的拼搏,将小小的一个青扁豆产业从田问的普通交易、地区批发市场一直发展到了跨省交易的平台。其市场逐步从最初的南汇市场,走入了上海市场,并最终走出上海,辐射到了整个华东地区。通过对产地和市场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成就了他的“红刚”牌青扁豆,同时带动了近1万户农民种植青扁豆,带领浦东的青扁豆种植户们共同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四)在创办和管理企业中发挥领军作用

在领办创办村镇企业中的厂长、经理以及中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是促进农村非农经济发展的实用人才。他们中有的是经济师,有的是会计师,有的是工程技术员,懂经营、会管理,在农村非农经济发展中担当重任,起到挑大梁的作用,是促进浦东农村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开拓者和组织者。上海界龙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界龙村党委书记费钧德,3O多年来,带领界龙村人将一个小印刷厂,发展成为拥有28家子公司、3000多名员工、总资产和营业额均超过20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的集团企业。带动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全村村民翻建了新房,享受医疗、退休、养老等社会福利。

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数量不够多

浦东新区各类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有一技之长的优秀实用人才不多,领军型实用人才更为缺乏。从统计数据看,浦东农村实用人才为16548名,占农村地区人口比重仅为1.2%。浦东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和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这一比例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需求。

(二)质量不够高

浦东农村实用人才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4015人,占总数的24.3%,农业实用人才和社会服务人才中具有技能等级或技术职称的占总数的3.5%。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文化程度较低,高学历的人才绝大多数流向城区。农村实用人才掌握的技术、技能主要靠生产实践积累,经过专门知识技能培训的比较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很难适应农村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

(三)结构不够优

主要表现在从业结构、年龄结构和区域分布的不合理。一是从从业结构看,农村实用人才多集中在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较低的传统产业上,而一些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急需的人才紧缺,如掌握农产品深精加工技术的人才、龙头企业带头人、农业经纪人、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等十分缺乏。二是从年龄结构看,农村实用人才年龄普遍偏大,在农业实用人才和农村社会工作人才中35岁及以下年轻人才仅占总数的7.9%,比重相对偏低,女性人才稀缺。三是从区域分布上看,人才分布不够均衡,浦东北片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人才较多,越偏远的地区人才越少。

(四)后备不够足

目前,农村青年,尤其是有专长和才干的一般不愿留在农村。长期以来,农村青年的目标大都是进城上大学或是到城区打工,即使有少数留在农村家中的,也不愿从事涉农产业,不愿参与农村实用技能的培训学习,致使当前农村实用人才年龄偏大,接受过系统的国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实用人才日趋减少。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妇女及老弱病残者,导致农村实用人才后备力量不足。

四、农村实用人才紧缺的原因分析

(一)组织领导机制不够健全

浦东新区各级政府、各部门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定的认识,近年来在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存在着交叉管理、缺乏统筹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条块分割、各自为阵、协调困难的情况,没有形成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整体合力,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这种状况不利于人才队伍的成长壮大,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

(二)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仍未消除

浦东新区在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方面进行了不少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导致许多农村优秀的青年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城区就学或工作,使得农村人才紧缺。同时,由于农业生产仍然未能实现全面机械化作业,农业劳动的艰辛程度仍然大于其它职业,另外,农业生产受到规模化经营、自然环境条件、市场因素等多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劳动效率偏低,农业生产无法吸引农村人才。

(三)鼓励扶持政策不够完善

目前,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缺乏科学、规范、系统的规划,政策措施不够到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培养培训、选拔使用、评价激励、待遇保障等政策措施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缺乏良好的政策环境、舆论氛围和服务手段。农村实用人才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选拔、使用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尚处于自发状态,影响了成长速度和质量。农村实用人才在职称评定和技术等级认定等方面困难较大,缺少组织申报载体及相关的服务和指导。政策措施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健康发展。

(四)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机构较分散

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方面,新区农委、科委、人保局等委办局所属的培训机构和各类民办教育机构都在参与农村人才的教育与培训,但缺少沟通协调且各自的定位不明确,各类培训机构各自为战,分散了原本就有限的经费和资源,使新区的重点农村综合教育培训基地的发展受到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规模和质量。五、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领导体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力度。建议成立浦东新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新区分管“三农”工作的副区长任组长,农委、组织部、人保局、科委、财政局、教育局、民政局等部门领导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审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落实扶持政策,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领导、协调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农委),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由浦东新区农民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浦东农校)承担,负责具体落实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计划和日常的组织协调、沟通服务工作,负责制定实用人才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协调使用培训资源。整合各方面力量,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统一组织和领导。

(二)落实工作责任

要制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将其纳入浦东新区“三农”工作总体规划之中。为确保农村实用人才规划和各项具体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建议建立职责分明的责任机制,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成效作为镇村两级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重点考核农村实用人才规划、培训、投入等基础工作,使各级领导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以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使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要加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建立区、镇两级财政分担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资金落实到位。

(三)重视选拔培养

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不断拓宽农村实用人才选拔范围,根据农业实用人才、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农村基层组织人才三大类,结合生产实绩、经济效益、技术水平、业务能力等要素,由相关职能部门制定选拔标准,使选拔条件具体、操作性强,尽量把活跃在农村各行各业的能人都纳入选拔视野。对照选拔条件和标准,由新区农委牵头,按照个人申报、村(社)推荐、公示、镇审核相结合的办法,严格把好政治素质、业务技术素质和组织审核“三关”,选拔好农村实用人才。

(四)完善激励政策

1、职称激励

要把实用人才的选拔同其职称评定相结合,为有一定技术专长并发挥作用的“土专家”、“田秀才”落实相应的待遇。在申报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方面,要对农村实用人才实行政策倾斜,对身份、学历、论文、外语等方面可放宽条件,着重看实际贡献和工作业绩。对取得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的实用人才要给予相应的待遇。对于取得农村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人才,给予一定的岗位津贴,退休后可以享受一定的补贴,以鼓励在职从业人员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2、政治激励

要把政治素质好、懂经营、会管理的实用人才纳入党员发展对象和村干部后备干部队伍视野,及时吸收到党团组织及村领导岗位上,不断增加实用人才在党员、村干部中的比例。

3、经济激励

对农村实用人才在科技开发、承包或服务中,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要给予重奖,并保护其知识产权与合法收入;探索分配激励制度,推行凭劳动、知识、技能、资金等参与利益分配;支持实用人才兴办个体、民营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成果运用到生产中去,直接创造效益。

4、保障激励

要对农村实用人才在职称、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方面的待遇给予适当照顾,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全面落实村基层干‘一定三有”(即定权责立规范和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区镇两级财政补贴村干部报酬的幅度。

5、表彰激励

建立定期表彰制度。对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授予荣誉称号,政府财政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充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五)强化培训机制

1、整合培训资源

加强浦东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浦东农校长期以来承担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和各类农民教育,承担农村集体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建议浦东农校恢复农村党校校名(或农委党校),并增挂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心的校牌,以利于全面履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主要职责。2、优化培训内容要因地、因人、因时确定培训内容。因地,即根据浦东南北地域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紧紧围绕当地发展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举办培训,实现培训为当地经济服务;因人,即根据不同的从业对象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对口培训,注重实用;因时,即根据不同的季节、时令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使培训不与现实主要生产脱节,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3、改进培训方式

开展订单式培训,把农民素质教育、转岗就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种植、水产、畜牧、管理、销售、创业等方面的专业性培训;通过聘请专家、教授深入镇、村,采取课堂讲授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实用人才进行培训;大力推广电化教育,发挥农村远程教育资源优势,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传授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

4、抓好学历教育

要针对农村实用人才学历普遍偏低的问题,制定优惠政策,实行政府财政补贴,鼓励中青年农村实用人才参加新农村建设学院的学历教育,加速提升学历水平。

(六)注重干部培训

大力加强村级基层干部的培训。在继续做好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培训的同时,要加强对村“两委”班子副职及村条线干部的培训。重点培训党的农村政策、农村经济建设、科学文化知识、法律法规、农业实用技术等,要通过组织学习和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使他们能结合本地实际,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运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与此同时,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掌握致富本领,提高执政为民、依法办事、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能力,真正发挥基层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头雁’和“排头兵’作用。

(七)加大引进力度

要通过完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城区人才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创业,为农民服务。对农村一线从事支农、支医、支教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技术职称,优先享受补贴。鼓励、引导和选拨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涉农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工作,切实落实好国家相关政策待遇,使他们愿意留下来,干事有舞台,生活有保障。统筹实施好大学生村官计划,不断补充农村基层管理干部队伍和专业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