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觉逆向思维在平面设计的运用

时间:2022-09-12 03:29:32

错觉逆向思维在平面设计的运用

摘要:作为设计艺术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面设计所涉及的知识与理念相对宽泛,高水平的平面设计不仅能够给人带来良好的视觉享受,还能够让受众在不断品味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内涵与魅力。由此可以看出,设计师只有不断提高设计的创意度,才能够保障平面设计的水平与质量,创意思维在平面设计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作为创意思维的重要代表,错觉逆向思维能够有效地促进平面设计创意水平的提升。该文立足于错觉逆向思维的相关理论,分析该思维在平面设计创意中的切入点。

关键词:错觉逆向思维;平面设计创意;切入点

一、错觉逆向思维

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创意是一种独立性较强的表现手段,设计师只有在日常训练时积极实践并勇于思考,才能够了解创意的具体内涵。创意对于平面设计而言意义重大,设计师只有真正地提高创意水平,了解创意的具体要求,才能够保障平面设计的水平。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思维是人类大脑的具体运作模式。思维必须要以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信息与知识为媒介,通过不断分类、比较、分析、抽象,形成系统化的运作过程。人类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思维方式,主要以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错觉逆向思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思维表现形式。要想有效延续设计思维,设计师需要从合乎逻辑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采取正确的思维方式,更好地完成前期的设计目标。在工业化时代,为了实现设计与受众之间的紧密互动,让受众对平面设计作品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设计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与设计个性,运用错觉逆向思维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

二、错觉逆向思维在平面设计创意中的切入点

要想更好地了解错觉逆向思维在平面设计创意之中的切入点,首先需要对创意思维与思维创意进行有限的界定。其中,创意思维更加侧重于微观角度的分析,通过对平面设计具体内容与形式的分析,思考创意的表现规律。相比之下,思维创意则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了解创意在运作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因此在平面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必须站在辩证、发展的角度分析问题,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设计师除了需要运用合适的逻辑思维方法处理设计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还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运用错觉逆向思维积极地解决各类创意难题。这样才能够保障现代平面设计作品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不断提高设计水平。1.错觉逆向思维之中的典故运用。在平面设计创意的过程之中,设计师可以积极利用一些众所周知的典故进行有效的视觉表现,以此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使其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这种创造性的思维形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呈现出作品的幽默感与个性,还能够对受众进行思想教育。目前,许多平面设计师在创意设计过程中立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典故的运用尤为普遍。因为受众对典故的认知度较高,设计师在运用过程中的操作相对简单,取得的效果也较好。2.错觉逆向思维之中的物象转移。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图像表现的趣味性与煽动性,在平面设计创意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积极加强不同物体之间的紧密联系,将两种完全不同的物体运用于同一个物象之中,运用个人的视觉错觉进行有效表现。如,在设计平面贴画时,设计师可以重新组建图形,巧妙运用各种自然界中的不同物象,通过对同一图形的设计表达不同的视觉效果。平面设计的空间十分有限,为了更好地提高整个空间的表现力,设计师可以直接对整个背景进行同步设计,让背景能够准确表现相应的主题,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与价值。这种虚实转换的形式能够更好地丰富平面空间的寓意,提高整个设计的内涵层次,实现整个画面环节的有效运用。3.错觉逆向思维之中的图形变异。在平面设计创意的过程之中,为了能第一时间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设计师可以对现有的图形进行变异与重新选择。这种图形之间的转化必须以巧妙性与适合性为立足点,否则将会产生负面效果。如,直接对主题形象进行逆向想象,取得较好的效果,真正引发受众的深思。4.错觉逆向思维之中的多维空间运用。图形创意设计的内容与环节较多,为了更好地增强整个画面空间的趣味性,设计师可以积极运用不同的设计元素,采取多层空间延伸的形式,以此加强整个画面的视觉空间效果。如,在平面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直接将图形作为整个多维空间的视觉表现形式,严格按照整个二维平面设计的时序要求,实现二维平面与多维平面空间之间的有效对接,更好地增强整个平面空间的宽阔性与趣味性。

平面设计创意对个人的思维逻辑能力与创意度要求较高,错觉逆向思维不仅能够有效地避免各种负面影响,还能够真正提高平面设计质量。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积极发挥该思维模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欧阳禾子.从变通思维到同构创意图形的探讨.包装工程,2007(2).

[2]郑健.解构与重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5).

[3]秦岁明,丁媛媛.广告视觉传达发展趋势探究.包装工程,2006(1).

[4]阎评.论图形创意及其思维形式.装饰,2003(9).

作者:吴宇胤 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