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型差异服装设计方法探讨

时间:2022-07-30 04:06:42

体型差异服装设计方法探讨

时尚在渐渐发生变化,已不再是高挑修长的群体专属。现在的媒体以及服装品牌更多地关注大众化的生活方式,推崇设计改变生活、设计服务大众的理念。大码体型的消费者希望通过有品位的着装打扮来摆脱妈妈装和老年装的束缚,她们努力提高自己审美观念、掩盖自身的体型问题,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本文重点从设计师的角度分析款式、色彩、面料和设计师设计原则,合理地搭配各项元素设计适合大码体型的服装。

1从服装设计的廓形和款式出发,以大码体型的人群为代表,从服装的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性的角度,分析全新的搭配指南,带来新的视觉感受

服装本身就是一件雕塑,在服装搭配方面始终遵从比例平衡、和谐设计的法则。首先对比标准人体与大码体型,大多数人的体型特征为H,而大码体型一般为△、○、▽。服装作为人体的第二层皮肤,在考虑服装外观观赏性的同时,大码服装更需要增强服装的舒适性、功能性。机体需要活动和呼吸才能使所有机体器官正常运转,材料需要透气排汗才能满足大码体型人群的需求。所以大码服装要在材质的舒适性、方便运动的功能性和修饰身材的美观性三个方面达到平衡。大码服装在款式设计方面不宜过于宽松,应注重版型设计对放松量的要求。

2色彩对任何服装没有偏爱,色彩并不会随着体型的变化而改变,我们要考虑的是更好地运用色彩来修饰美化体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极盛说:“颜色是通过人的视觉起作用的。不同颜色所发出的光的波长不同,当人眼接触到不同的颜色,大脑神经做出的联想跟反应也不一样。”色彩分为冷色和暖色,穿不同色系的衣服,效果会是完全不一样。选择服装的颜色,大多是内心的投射或反向投射。在设计方法中,单色可以营造垂直感,拉长你的身材。也可以突破单色,尝试适当地加入颜色,形成双色视觉,加入的第二个颜色要恰到好处,显得更精神干练。在遵循基本色调为主的同时,点睛之色用来烘托,达到色彩的完美映衬,单调中不失韵律,活跃中不失沉稳。

3善用质料,增添多样性,面料的各种不同特性影响着设计师的思维与创作,一块普通的面料如果搭配组合适当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分析面料的材质:亮面布料会反射光线,哑光布面则吸收光线。反射光线材质的服装代表前卫、科技、未来感,整体膨胀突出;而质料越是能吸收光线,看起来就保守、安全。厚重材质总造成笨重感,基于实际质料与裁剪上的差异,可能会使骨架看起来大两厘米。设计中可以将轻薄的面料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加工改造后,重新用于服装上,起遮挡修饰作用,这在大码女装中的应用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设计选择。但是,并不是所有轻薄面料清爽的特性都适合大码女装的设计。轻薄的面料塑形差,飘逸垂坠、半透明的材质会凸显体型。在面料的使用中可以加入面料改造设计,二次面料设计可以一改普通面料较为单一的风格,使设计师在现有面料的局限中拥有更多的创意空间,体现了材质再设计具有的发挥想象力、提升综合搭配能力、创造潜能等能力。采用各种制作工艺和手法(褶皱法、镂空法、抽纱法、拼合法、行缝法),可以使平面的面料变得立体,在改良服装性能的同时,也能起到吸引视线和注意力的作用。好的服装材料固然可以锦上添花,没有好的服装材料也可通过设计化腐朽为神奇。

4设计师在大码服装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法则

第一,运用层次法模糊视线,薄如蝉翼能制造出身材的朦胧感,条纹交错出的色彩若即若离。在设计大码女装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以暗色的直条纹展现优雅的品位,细长的白条纹有修长感;可用裙子的皱褶掩饰过粗的腰围。第二,运用线条与镂空,不同结构的分割线条对布料进行切割会实现一种艺术化的美感。设计师应根据体型特征调整分割线布局,例如腰线上升分解腰部设计,将腰线适度提升,拉伸腿部比例,使整体比例协调。第三,局部图案点缀,局部的装饰会拉近视觉焦点,可以运用不同的工艺手法装饰服装的领口、袖口等部位。通过款式、色彩、面料来表现个人的特质,得宜的穿着可以使身材稍显苗条修长,不过这些并不够。个人特质就像品位、生活、态度、仪态、幽默感、修养、精力和风度结合而成的精髓,只有提升这些,才能真正成就个人风格。个人差异正是穿着服装的人表现出的不同风格和乐趣所在,所以重点不是在于体重,而是在于健康。事实上,任何人都有自己与外界隔绝的感觉,这种分隔的感觉称为“身体形象界限”。本来最基本的界限是皮肤,穿着衣服的时候,界限就变成了衣服。服装设计师能够提升服装本体的外观性能,使消费者能够根据自己的体型特点,在服装卖场内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一方面能稳守自己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能表现个人的着装风格。

参考文献:

[1]王翀.服装色彩与应用[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09.

[2]陈燕琳,袁公任.服装色彩与材质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3]中泽愈(日).国际服装设计教程——人体与服装[M].袁观洛,译.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作者:王景 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