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状况和思想状况

时间:2022-05-29 11:38:00

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状况和思想状况

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状况和思想状况

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

提高村级事务管理水平

农村基层干部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骨干力量,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今年底,我县村两委班子任期将届满,在换届前,了解和掌握村两委主要干部的思想状况,对做好村级换届工作,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稳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一问题,县委组织部通过调查,综合分析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状况和思想状况,既有许多新特点,也存在许多新问题,有些问题需亟待解决。现将调查及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富宁县共有15个乡镇,141个村委会,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有村党支部、村(居)委会干部435人,其中:党员干部368人,占总数的84.6%;妇女干部14人,占总数的3.2%;少数民族干部345人,占总数的79.3%;大专文化1人,中专文化6人,占1.4%;高中文化74人,占40.5%;初中文化240人,占55.1%;高小文化14人,占3.2%;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57岁。

二、村两委班子较过去有了加强

2000年底,我县按照省州的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对全县145个村(居)委会进行了“村改委”的改革,通过改革,村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同时,在村改过程中,建立健全了村两委各套组织及其各项规章制度,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村两委形成了一整套比较规范、完善的选举、决策、参与、监督、反馈体系,使村务管理和村级领导班子建设走上了公开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轨道。一是村改后“两委”注重学习提高,宗旨意识、政治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明显增强。村改后,村两委干部意识到自己是村民选出来的当家人,工作中,不断学习村民自治章程、基层党建知识、学习经济管理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绝大多数村两委干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处理村务工作中,能自觉从大局出发,维护集体利益,维护村民利益,充分发扬民主,增强工作责任感,在农村、农民、农业“三农”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是班子进一步团结,“两委”关系协调进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全县145个村(居)委会的400余名干部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理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确立村党支部在农村工作中领导核心地位和战斗堡垒作用,村两委干部关系融洽,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工作有声有色,为发展农村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村级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拓宽,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当前,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以及我州正在实施扶贫三项工程大会战的进一步深入,我县正处在发展的非常时期,有机遇也有困难,广大村干部在困难面前,保持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较好地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认真理清经济发展思路,制定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积极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加大农村山、水、田、林、路、电、沼气、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农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四是村“两委”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明显改进。全县大多数村干部工作作风扎实,特别能吃苦,与农民打成一片,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办百姓之所需。身体力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积极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很多村干部针对农民求稳怕失败的心理,不断优化工作方法,坚持说服教育与示范、引导相结合,率先垂范,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如归朝镇孟村村委会支书黄忠辉同志在帮扶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带领孟村村小组全体群众投工投劳,大搞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现在基本户户有沼气,水泥路四通八达,改善了村容村貌。通过几年努力,全村的水稻制种面积和养猪、养兔规模不断扩大,群众收入也不断提高。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大力种植林果,使全村林果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增强了该村经济发展的后劲。五是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村改后,通过建章立制,不断推进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村民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六是村民自治的自觉性有了明显提高。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村民的自治意识不断提高,在村级事务管理中,学会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和维护自己的权益。七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有了长促发展。村改后,村干部积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发展地方经济,狠抓两个文明建设,使两个文明建协调发展,村干部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村两委班子的思想状况

当前,我县村干部大多数思想比较稳定,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思想上,仍存在想再当、难再当、不想当、不愿当等思想状况。主要表现在:

(一)村干部待遇低,任务重,工作积极性有所减弱,队伍不够稳定。一是待遇低,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收入无来源,村干部靠上级补助过日子。“有钱办事”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生产生活环境较差,“能人”不愿干,有后顾之忧,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当村干部。条件差,有的村委会没有办公地点,就连简单的办公用具和办公用品都没有,让人瞧不起,使村里的干部说话无人信,难以树立应有的威信,也难以留住村干部。二是工作压力大。村干部是最基层的干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千头万绪,农业、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等等党的政策方针贯彻落实都要靠村干部,工作多,任务重,加上所管辖的村小组多,居住分散,条件差,工作难度大,大多数村干部觉得村官难当。由于村干部待遇低、工作任务重,责任与待遇差距大,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岗位缺乏吸引力,人心不稳、人心思走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村干部因此搁担子长期出门在外,使一些工作不能及时完成,即影响了工作,又降低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

(二)部分村干部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由于村改中配备的村两委班子不限年龄、不限学历、不限党性,有能力的人当不上村干部,而能力一般的人又被选为村干部,从而导致个别地方两委班子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合力不强,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素质差。在未当干部前,总以为当村干部有吃有捞,谁知当上村干部后,才知道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于是,认为当村干部无利可图,辞职不干。二是文化素质差。多数村干部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特别是没有念过初中的村干部根本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由于文化水平低,对上级的政策理解不了,法律法规也把握不好,甚至一些简单的统计表册也做不了。三是工作能力差。部分村干部有的尽管有点文化,但思想保守,根本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更没有为大众服务的意识,工作起来无所适从,无处下手。发展经济的路子、点子少,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工作成效一般。

(三)村干部难当易得罪人。一方面农村稳定、计划生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推广都是硬任务,另一方面用村干部的话说是“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尤其对一些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和法治观念淡薄的群众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个别村由于家族、宗派、群体关系复杂,给村干部工作带来干扰,增加了工作难度。另外,村干部土生土长,与群众低头不见抬头见,在调处邻里纠纷时,两头不好得罪,话难说,口难开。在处理滥砍滥伐、计划生育、违章违纪工作中难免得罪一些人,造成邻里关系紧张,家属怨声载道。

(四)村干部任期短,怕落选。通过村民选举产生的村委会班子任期只有三年,上任第一年需要熟悉情况,第二年开始干,第三年等待观望的情况难免存在。有的村干部怕认真干工作得罪人,到换届选举时落选,所以,平时工作求稳怕乱,不敢大胆创新。加之村级换届后落选的人员什么待遇也没有,象一个农民到外面打工一样,最后一无所获,造成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不敢大胆工作,不安心工作。

除存在以上几点问题外,当前村干部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少数村级领导班子不团结,工作协调差,凝聚力不强;二是少部分干部畏难情绪大,意志消沉,缺乏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有的思想不稳定,有的不愿理事,使党委、政府的决定或措施难以得到落实;三是部分村在新老班子交替中,老班子的财务不清,债权不明,造成了新班子工作被动。

四、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结合当前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要建立一支素质良好,真抓实干,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农村干部队伍,具体要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一)要切实加强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思想稳定、乐于工作

加强教育,提高素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提高干部素质是新时期的要求。村干部由于客观的原因,整体素质不够平衡,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学习,与“三个代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探索一条培养村干部、提高村干部素质之路。一是要重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教育,在提高村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狠下功夫,使农村党员干部成为新时期的先锋模范。二是要积极动员鼓励村干部参加农广校、党校函授学习,以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增加知识面,扩大视野,增长才干,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下大力气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教育群众,理解村干部的难处,尊重他们,支持他们的工作。各乡(镇)党委要把关心、理解、支持基层工作,稳定村干部的思想,调动村干部积极性,作为关系到农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关系到基层政权建设的大事来抓。

(二)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困难,做到政治上激励,待遇上保证,生活上关心

要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是千方百计提高村两委干部的经济待遇,把村干部的报酬由现在的350元左右提高到500元左右,并保证其落选退职后还有一定的生活费;二是在村干部工作受到挫折时,乡(镇)领导要主动上门找其谈话,使其放下包袱,为其鼓劲;在生产生活中碰到困难问题时,给予物资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关心。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为村干部撑腰鼓劲,支持村干部的工作。各级各部门不要一味地向基层交任务,压担子,更不要动不动批评指责,而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主动为他们搞好服务,排忧解难。对村干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帮助分析起因和动机,该由组织负责任的不推卸,该由村干部负责的不护短。对村干部正确行使职权而遭到个别人打击报复的行为,应及时查处。对已不在村干部岗位上的同志,也应积极维护他们的权益,避免受人冷落甚至歧视。

(三)加强领导,狠抓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客观上要求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也应不断转轨变型,与之相适应。因此,要不断加强对村干部邓小平理论和市场经济知识、政策法规的培训教育,进行党的宗旨、理想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要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努力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德才兼备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必须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各基层党委在充实调整村干部队伍基础上,要舍得下功夫,花本钱,从新形势下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理论水平,丰富他们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业务管理水平入手,把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列入年度干部培训计划,采取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办法和“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搞好村干部的岗位培训、学历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法律以及驾驭全局工作能力创造条件,使村干部普遍存在的文化程度偏低、专业知识缺乏等现象得到改善。在实施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计划中,一是要做到岗位培训与学历培训相结合。根据《富宁县2003年-2007年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规划》(富组联发[2003]3号)文件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县乡党校为阵地,组织村干部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农业基础知识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开发和实用新技术》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课程。要通过培训,使广大基层干部普遍了解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改革发展的意识和岗位适应能力。二是要做到在职培训与离岗培训相结合。采取分层次教育培训的办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的培训工作由乡镇党委负责,每年至少培训两次以上,要围绕新形势下如何当好村干部,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相关业务进行培训,使村干部听得进、坐得往、用得上。对年纪轻、有培养前途的村干部,选送到上级党校或其他培训机构学习培训。三是要做到实践锻炼与理论培训相结合。在进行岗位培训时,除灌输理论外,还要组织村干部外出考察,相互交流经验,开拓视野和工作思路,要做到学以致用。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使村干部勇挑重担,开拓进取,甘为人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提高威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逐年吸收部分有理论知识、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村干部到乡(镇)党委、政府和各所站工作或任职,使村干部工作有干劲,有奔头。

(四)完善选人用人机制,选好配强村级干部队伍

选准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是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要注重选配“开拓型”干部。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村干部所担负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所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把手”的基本标准要达到:政治坚定有理想,发展经济有本领,处事公道有威信,碰到困难有办法,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在建设一个坚决贯彻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出色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致力于发展集体经济,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领导班子的同时,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勇于开拓、锐意改革、有经济头脑、有致富本领、有奉献精神、年富力强和受群众拥护作为选配村干部的标准,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村干部队伍。逐步改变过去选配中普遍存在的偏重于老实稳重、凭老经验办事的守摊子型干部倾向。

二是要注重选配“公认型”干部。衡量一名村干部是否称职,关键看自身是不是过硬,群众是不是公认,各乡(镇)在选配村干部过程中要按照党章和国家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来选好配强村级干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以后,村民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选好选准“当家人”的热情十分高涨,村干部是否经得起群众的检验致关重要,要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公开报名、个人自荐、竞争演讲、群众和组织推荐以及通过考察、考核、评议相结合的办法选配村干部。

三是要注重培养“潜力型”干部。为逐步改善村干部队伍的结构,在选好配强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同时,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出发,不失时机地抓好后续力量的积蓄和培养,切实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年轻有为的优秀分子列入后备干部名单,建立后备干部档案。推行村级后备干部助理制,促成他们成长。首先,更新用人观念,选配时做到不拘一格,打破以往一些同志存在的求全责备和受身份、地域等限制,拓展选人用人的渠道,实行多向选择,侧重于从优秀致富能人、科技能手、个体工商户、技术示范户、回乡知识青年、复退军人中选拔。按“优者上,劣者下”的原则,结合村级组织的换届和所开展的集中教育整顿活动,调整村级领导班子,促进村干部队伍不断优化合理。对那些班子成员年龄老化、思想僵化和村级经济长期徘徊不前,又无合适人才的村,则采取下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或跨村任职的方法,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改变一些村“无人管事”的现象。

(五)扶持发展一批村级企业,创大集体经济

当前,我县村级集体经济“空壳”现象极为严重,由于集体经济薄弱,造成村干部待遇低,能人不愿干,不会干的人想干的情况比较普遍。同时,缺乏集体积累,村级建设投入后劲不足,是造成现任干部不会干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帮助村干部想办法,出点子,结合各村实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多方筹措、引进资金发展一些市场前景看好的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从而不断提高村干部的待遇,解善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村干部中能人“进得来、留得住”。一是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各村因地制宜,探索经济发展的路子。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优势,如山林资源、草山资源、土地资源,采取集体和个人共同投资,集体经营和个人承包等多种经营方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二是走现代农业路子。顺应农业市场化流通,产业化经营的趋势,通过培植特色种养殖基地、建立农业示范园区,兴办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办贸农工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龙头企业”。三是走资本经营路子。通过盘活各种经营性集体资产、兴办村级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创办不同领域的产业项目使村级资产有效运行,达到保值增值目的。四是走服务创收路子。通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村民提供服务,为个私企业提供各项配套,逐步形成村级个私企业群,使村集体取得明显经济效益,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六)建立监督约束机制,规范村干部的行为

在充分调动村干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要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实施对村干部任期目标的考核,村年度工作目标由乡镇党委认可并签订责任状,使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既有动力,又有压力。考核与奖惩相挂钩,主要采取民主管理、群众监督、各方参与的“立体式”方法,不断完善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逐步加快村干部的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化建设步伐,在监督约束中使村干部用好权、负好责、带好头。一是要建立健全制度,实行民主决策。要继续坚持“”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党员联系户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和支部生活会制度、党员议事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要从健全民主选举制度、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建立民主管理机制、疏通民主监督渠道的总体要求入手,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凡涉及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以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如基础建设、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土地承包、宅基地使用、财产和财务收支、村干部的报酬等都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召开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等村级组织联席会议等方式实行民主决策,防止和克服个人说了算以及各行其是现象的发生。二是要实行民主评议。利用届中和每年的年终总结,对村级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进行民主评议。村级主要领导作为被评议的对象,实事求是地对工作完成情况和个人任职以来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总结,接受党员、群众的评判。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实施村干部述职评议,有利于帮助村干部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干部群众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也有利于加强对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三是要实行报告工作日制度。村干部根据经济发展、村务和其他需要向群众交底的事项,年内定期或不定期有所侧重地向党员大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村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由村党支部书记负责报告,主要村务情况由村主任报告。对群众提出的疑问和质询,及时作出解释和答复,以取信于民。四是要实行村务财务公开,对涉及全村群众利益的事情特别是财务收支情况都向村民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

(七)正确处理村级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村党支部与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之间的关系。村党支部与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及村级其他组织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村党支部要把党的方针政策及自身作出的有关决策及时向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通报,并通过宣传教育,将党支部的决策转化为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和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要加强对村委会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帮助村委会干部提高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及时发现和纠正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同时,要支持和保障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依法独立开展工作,凡属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职责范围内的事项,由他们自主行使,对于破坏干扰村委会和村民自治的行为,要理直气壮地予以斗争和制止。对村委会作出的正确决策,要求党员带头落实,作出样子。另一方面,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要自觉置于村党支部的领导之下,积极主动地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在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群众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时,应由党支部讨论决定后,再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然后付诸实施。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要定期向党支部汇报工作,特别是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应及时向党支部报告,争取村党支部的支持。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的关系。要分清职责,紧密合作。村党支部的工作和村委会的工作在有些方面是交叉、渗透的。因此有必要根据工作需要和各自的素质,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围绕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目标,确定各自分管的内容,使责任明确,各负其责,避免推诿扯皮或相互争权。同时,要做到既分工明确,又密切合作,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益。首先,要学会相互交流,沟通思想。村党支部书记要及时向村委会主任传递上级的指示、工作信息,积极支持村委会主任独立开展工作,依法行使职权;村委会主任应经常向党支部书记沟通思想,通报工作情况,提出工作设想;在作出重大决策前,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应互相通气,统一认识。其次,要襟怀坦白,理解支持。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要自觉做到不争权力大小、只比贡献多少,以事业为重,大局为重,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计较个人得失和恩怨,一切为了共同把村里的各项工作搞好。第三,发现矛盾要及时化解。在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关系处理不当发生矛盾时,乡镇党委要及时发现,分清是非,做好工作,化解矛盾,不要等问题成了堆,再去处理解决。

总之,村级班子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组织成部分,关系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稳定,中央和省、州提出农村党支部要实现“五个好”的目标,其中,有一个好班子是“五好”的核心和关键,只有把村级班子建设好了,才能实现“一好”带“四好”,全面创建“五好”。因此,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要把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在村级换届前,认真搞好村级班子的摸底调查,了解情况,为做好村级换届打好基础。同时,要加强对村级工作的领导,关心和支持村干部的工作,让村干部安心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确保村级换届前农村的稳定和农村工作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