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畜牧人才的调查与思索

时间:2022-03-07 02:43:47

某县畜牧人才的调查与思索

民和县畜牧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县共有畜牧技术实用人才454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0.26%,从区域分布、人才类别、内部结构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受地域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影响就民和县具体情况而言,川口、马场垣等交通发达的乡镇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发展较快,农村实用人才总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0%左右;而交通相对闭塞的乡镇则发展相对缓慢,仅占0.1%左右。通过2010-2011年农民科技培训,对全县畜牧7个专业1040名农民进行了技术培训,使农村实用人才比例上升为0.86%。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发展较慢312个行政村1494名(包括进行技术培训的1040名农民和454名畜牧技术实用人才)实用技术人才中,养殖能手有31人,经营能手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有96人。农村实用人才年龄、文化比例失调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在年龄结构方面:50岁以下、初中文化水平以上的有382人,占农民实用人才总数的36.7%;在文化结构方面:高中以上学历的有162人,占农民实用人才总数的15.6%,占50岁以下人才总数的41.4%;在技能结构方面:获国家技能证书的有344人,其中动物防疫员319人、家畜繁殖员6人、奶站挤奶操作工19人。通过民和县农业广播学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等形式,使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得以培养和开发。观念相对落后近几年农村变化很大,但经济还较匮乏,农民之所以富裕不起来,客观上“穷”在自然环境上,主观上“穷”在思想观念上。大多数农民传统观念有所转变,壮劳力主要外出务工以增加家庭收入,平时从事繁重农牧业生产活动的主要是留守的老人,而他们习惯于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也有的农民以承包等形式将耕地流转,脱离农牧业生产,出门挣钱、回家休闲。农民思富心切,组织化程度不高,加之传统劳作生产效率低下、增收缓慢,忽略了科技致富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为此,要以促进农民增收的因素调动积极性,加速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人才数量不足经过多年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民和县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增长较快,但是与周边县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加快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前民和县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紧要任务。拔尖人才缺乏现有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大多是种植、养殖的能手,但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且现有的实用技术人才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加之,民和县培训工作缺乏科学规划,培养滞后,自由发展,有而不尖,难以满足民和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发展不全面一是村级实用人才服务网络不健全,工作条件简陋,推广手段落后;技术推广人员职称待遇得不到解决,年轻专业人才得不到补充。二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教育方式主要靠民和县农业广播学校、农畜技推机构、代际或师承、自学等,在研究和运用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模式方面还远远不够。三是缺乏科学、系统化培训。四是资金投入不足。

主要对策和建议

全面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潜力很大。创新培训服务机制,立足于服务农民、培训农民、发展人才从民和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在现有的农业技术培训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服务网络。努力建设适合民和县农村生产发展水平、多样化、多功能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增强农村实用人才教育提高的载体功能。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和培训经费,形成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强大合力依托民和县农业广播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采取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步伐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农村培养人才服务的思想,大胆实践,勇于开拓,把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全面拓展到农村。切实创新培训模式和思路,搞好管理与服务,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步伐,努力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快速成长,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出贡献。

本文作者:毛德虎王子录工作单位:青海省民和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