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角度生态环境问题探析

时间:2022-02-21 11:58:31

荒野角度生态环境问题探析

摘要:荒野一词取自于《沙乡年鉴》中“荒野是用来打造文明这一产品的原材料”,在我看来,荒野不仅仅指这种原材料,更是一种保护“原材料”的精神,即有限度地向自然界索取,甚至向自然界归还它所失去的东西,亦可称之为荒野精神,在现当代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背景下,从荒野角度看待生态环境问题,值得引起人们反思。

关键词:《沙乡年鉴》;荒野;生态环境;反思

《沙乡年鉴》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类关系的著作,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该书开始于1953年,利奥波德在威斯康辛河岸边购买了一个荒废的农场,因为过度开发,该农场的生态系统已经严重破坏,小说记载了利奥波德一家人开始以这个农场为实验室,从事着复杂精微的生态保育,逐渐恢复了这个地区的生态健康的过程。小说第一部分《沙乡年鉴》记录了利奥波德在沙乡农场中的体验以及农场在1到12月间的变化,作者用朴实却又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沙乡一年的景色,从一月的臭鼬到十二月的山雀,无不表现出在自然条件下,动植物肆意活动的蓬勃生机,其中,二月的橡木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意外的闪电劈开了一颗80年的老橡木,带来了上好的木材、雪中送炭般的温暖,也带来了这八十年间橡木所目睹的一切和我们的沉思,“锯子穿过老橡树的年轮,一锯接一锯,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最后终于看懂的老橡树的风霜。”整整八十年,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经济政策背景下,却是同样的人与自然的斗争,人们为了自己的享乐,却忘记了本应遵循的大自然的法则,这样的短见,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我仿佛看懂了老橡树的风霜,同时又看到的老橡树的叹息,它是人类历史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当它在炉火中变为灰烬,它将再次回归自然,然后在某一个时刻,以不同的形式回到人类身边,不过经历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小说第二部分名为《地景的特质》,作者讲述了他在美国大陆各地的游历经历,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美洲大陆各地的地景特质,以及在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人与自然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的结局,带动人们进一步持续思索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以期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有的爱与尊重。比如来自威斯康星洲沼泽的挽歌,世外桃源般的沼泽与鹤,因新农场主对于土地、植物、鸟类没有足够的接纳与尊重,过度地运用现代技术开垦这片土地,从而导致了土地的干涸与萎缩,最终酿成火灾,终至消亡。此类故事不胜枚举,也为人类敲醒了警钟,若不能接纳、尊重并试图和谐相处,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彼此的灾难。

小说第三部分《乡野》主要描述了乡野、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植物、鹿径、大雁的音乐。由狩猎道德推进到拓荒时期的两种理念:“轻装上阵”和“一颗子弹,一头公鹿”,可是,这种理念被售卖户外运动商品的人无视,他们用各种轻便精良的用具把美国户外运动爱好者武装起来,用卡车和拖车载满各种运动装备,却只是为了贪图最后的战利品,这完全违背了狩猎原则和拓荒精神,又何谈其中的文化价值呢?机械化破坏了拓荒的精神与价值,也无法为后者提供文化替代品。相比如此,我更提倡《跟着贝尔去冒险》这种野外求生的方式,真正做到的顺应自然、敬畏自然,而不是一味地索取,有的时候,亡羊补牢也可能为时过晚。

最后,小说的最后一部分总结了由作者利奥波德自己提出的土地伦理。由伦理的演变和土地金字塔进而引出对土地作为能量循环的简要介绍。在利奥波德看来所有伦理规则都有一个前提,即个人属于群体,群体中的成员相互依存。土地伦理规则将群体的概念扩展至土壤、水系、动物和植物,人与土地组成的群体中,依照土地伦理规则,人类的角色从土地征服者变成它的普通成员和公民。人作为个体之一对其他成员及群体本身应该投入应有的尊重。进而作者引出荒野的概念——“荒野是用来打造文明这一产品的原材料。”这个概念过于抽象,在我看来,荒野在物质层面是指未被人开发利用的土地,在那里,所有的物种都遵循着大自然的法则和平共处,那里不仅保留了许多动植物样本,更体现着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生态平衡,而除了荒野以外,那些被人类文明破坏的地方,由于人类毫无节制地开采,导致自然状态失控,自然灾害频发,随之而来的是珍稀物种的灭绝,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进而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重大创伤,这一切的一切,最终都将威胁到人类的正常生活,人类自己造成的破坏最终会使人类自食其果;荒野在精神层面上可被理解为荒野精神亦是拓荒精神,这里我所说的拓荒精神与广义上的拓荒精神不同,这里的拓荒精神更加倾向于拓荒原则,即有限度地向自然界索取,甚至对自然界归还它所失去的东西,前半部分与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方面有些类似,在尽可能地减少使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调节方式,然而这种调节被人为地破坏,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后果,正如《像山那样思考》一则中写到的“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人类不顾自然法则,凭借自身喜好,甚至还洋洋得意地以为自己保护了羊,但是,正是因为羊的增多,导致山林的灌木和树苗被蚕食,原本的草原遭到了破坏,而这样的破坏在之后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得不到复原,而诸如此类的行为事实上已经严重违背了荒野精神。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早在20世纪40年代,这种荒野观念就已经在多部生态文学作品中体出,可是直到如今21世纪,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屡见不鲜。我们不由得反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荒野的减少,荒野精神的背离?原因来自于人们对荒野价值认识的偏差,在这个现代化、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对于价值的定义仅仅留存在物质经济层面,人们对经济利益的高度崇拜导致人们对于价值认识的片面性,狭隘地认为,只有直接的物质价值才能称得上“价值”,而诸如生态等的间接价值则被抛在脑后,可是,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本就应该承担着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责任与义务,却在发展经济的诱惑面前迷失了自己,终于,在人类几百年的挥霍下,人类自身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这时,人类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荒野的价值,提倡荒野精神,会不会有些为之晚矣?这样的醒悟的前提是生态环境已经受到重创。人类曾自诩为世界的主宰,实际上却只是自然界的一份子,大自然不是为人类的需要而被创造出来的,不是因为人的判断才有了价值;相反,它先于人的意识存在着并且创造了人类,人类历史只是自然历史的很小一部分,只是大自然进化过程中一个产物。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的保护荒野,提倡荒野精神成为了我们当下的重要任务。在此,不得不提及利奥波德先生,他毕生致力于自然生态学,提倡开放的“土地道德”,生前仍奔赴于救火的路上,真正做到的为荒野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而我们虽然不至于为了生态环境奉献自己的生命,但是仍然可以为自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破坏任何一处自然景观,节约使用身边的资源,积极倡导他人保护生态环境……荒野的价值是无限的,就像利奥波德所说“只有真正的学者才知道,为什么原始荒野才是赋予人类事业内涵与意义的源泉”。只有正确的看待和处理生态问题,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幸福地生活在这片坚韧的土地上。

参考文献:

[1]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高晓霞.荒野中的哲学[J].大舞台,2000(07):8-9.

[3]张冬烁.奥尔多•利奥波德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评述[D].湘潭大学,2008.

[4]蔡笑.土地伦理与土地审美:利奥波德《沙乡年鉴》研究[D].南京大学,2019.

作者:马赫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