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旱作农业播种技术

时间:2022-07-18 03:00:44

临夏州旱作农业播种技术

临夏州农业生产现状决定了旱作农业是全州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夏州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85%以上的人口在农村,70%以上的耕地是山旱地。山旱区既是临夏州玉米、马铃薯、小麦等粮食作物的主产区,也是“三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长期以来干旱少雨严重制约着种植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而州内的东乡县、永靖县、临夏县、广河县大部分为降雨500m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区域内植被稀少、十年九旱、土地瘠薄,常因春旱而无法适时播种,或在农作物生长的需水关键时期遭遇“卡脖子”旱,粮食生产形成了大旱大减产、小旱小减产的不稳定局面,干旱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临夏州旱作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临夏州耕地少,山旱地面积大,旱作农业分布广,水资源短缺,春旱和初夏旱发生的频率高的实际,临夏州推广了一批以保水、蓄水、节水为主要内容的旱作农业综合新技术,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临夏州自2006年引进示范推广以来,玉米产量12600kg/hm2,较一般传统覆膜增产35%以上,收入为小麦的2~3倍,呈现出明显的抗旱增收效果。特别是近几年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全州旱作区4.58万hm2全膜双垄沟播农作物出苗整齐,生长良好,呈现出勃勃生机,可与川水区灌溉作物相媲美。从长势情况看,全膜玉米比露地玉米株高高出50~60cm,叶片多5~6叶;总根量比半膜玉米增加19条,侧根增加12条,株叶面积增加0.67~1.89倍;耕作层含水量比半膜玉米高30%,比露地玉米高50%以上。2011年临夏州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7.14万hm2,为全州16万种植户增产粮食1亿kg,人均增收232.50元。旱作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给临夏州农业带来了新的希望,结束了临夏州农业长期以来靠天吃饭、被动抗旱的局面,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极大提高,使临夏州的农业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临夏州农业生产的现状

1.1全州总耕地中水浇地面积小目前临夏州耕地构成中,山地10.88万hm2、川地2.89万hm2、塬地1.28万hm2。在耕地中,水浇地4.44万hm2、水平梯田3.46万hm2、条田2.33万hm2。从耕地构成中可以看出,山地面积大,水浇地不到总耕地面积的1/3。

1.2扩大水浇地面积难度大根据全州水资源普查资料,全州地下水总储量约36667m3,其中可利用的只有1102m3,占3.59%。地下水储量少,只能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在农业灌溉上没有开发价值。地表水过境水量虽然丰富,但是由于分布不匀、开发难度大,加之资金缺乏,在短期内无法大幅度扩大水浇地面积。

1.3干旱少雨是困扰临夏州农业生产的因素根据气象资料,临夏州洮河中下游、刘家峡水库以下的黄河沿岸及永靖县西北部年降水量200~300mm;永靖县东北部和西部地区、东乡县东西两边半山区年降水量300~400mm;东乡县东部高山地区、大夏河下游、广通河中下游、临夏、积石山两县北部年降水量400~500mm。旱作农业又叫雨养农业,指的是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没有灌溉条件需要抗旱播种的农业。根据旱作农业的定义,综合耕地构成与耕地分布区域的常年降水量可以看出,今后旱作农业在临夏州农业生产中将逐渐占重要地位。

2临夏州旱作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自然因素的影响,仍不容忽视旱作农业区面积大,旱灾频繁,农田基础设施差,土壤贫瘠,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旱作农业工作,社会认知度低。长期以来,对发展旱作农业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轻视旱作农艺技术,对旱作农业没有强势、持续的扶持政策和发展措施,加上农业自身条件较差,没有能力推动旱作农业全面推广,严重制约着旱作农业的发展。

2.2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旱作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临夏州是一个财政亏欠的地区,农业部门技术推广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项目,投资渠道单一。由于缺少资金,项目难以持续开展,先进实用的旱作农业技术难以发挥长效。

2.3旱作农业措施实施不到位,水的利用率低全州范围内,降水径流收集率低;集雨水窖或蓄水池节水补灌设施不配套。灌溉农业区灌溉技术落后,用水粗放,水利用效率低。传统灌溉习惯是“灌溉浇地、有水就浇、大水漫灌、水泡田、灌安冬水”,没有按照作物的需要去浇水,灌溉行为很不科学,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农田灌溉水效率很低。50%以上的灌溉用水没有直接用到作物上,农田水分损失平均达到10hm2。

3临夏州旱作农业区的特点及旱作农业技术

3.1临夏州旱作农业区特点旱作农业虽然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类型,但由于生产中突出了一个水字,具有其特殊性。临夏州的旱作农业区主要集中在山区,耕地中多为坡地,整个旱作区特点是:自然降水是土壤水分的唯一来源,一年之中总会有比较集中、比较大的降水天气。当降水强度超过土壤的入渗能力时产生地表径流。旱作区人均耕地面积比川塬区多。

3.2土壤、肥料、水分利用领域有以下成果土壤结构好,大孔隙比例合适,小孔隙比例丰富的土壤,即使在相当高的基膜吸力下,仍有许多空隙保持充水和能导水,导水率不致下降太快,有利于作物生长。进入土壤中雨水同时进行着向上的蒸发和向下再分布两个过程,水分由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运动。全州大部分旱作农业区春末夏初至秋季期间,土壤含水量高峰期出现的时间比降水高峰期推迟15d左右;冬至到初春,土壤含水量与7~10月份的降水有密切的关系。

3.3临夏州目前采用的旱作农业技术覆盖抑蒸:通过覆盖形成一种隔离层,阻断土壤中气体与大气交换通道,减少土壤水的蒸发损失,而将水保蓄在土壤中,供作物利用。在类型上有生物覆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高留茬覆盖、沙石田覆盖、生化制剂覆盖等等。在20世纪70年代,积石山县的安集乡红坪村盛行的沙田玉米,属于沙石田覆盖。雨水就地入渗利用:通过对地表微地形的改变,降低了地表径流水力坡度,截断径流线长度,减缓径流运移速度,从而增加地表径流在一定区域的滞留时间,增加地表入渗能力,达到增加雨水入渗土壤的目的。在类型上主要为平田整地、修建水平梯田,在山坡地沿等高线起垄带状种植等。雨水富集叠加利用:把一定面积上的降水叠加到另外一定面积的土地上,供作物生长利用。在临夏州引用比较广泛的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降雨汇集异地利用:利用汇集的雨水进行一定时期的补水灌溉。目前广河、东乡、永靖、积石山县开展的集雨水窖、集流蓄水池属于此类。

4对临夏州目前主要的旱作农业技术分析与评价

前面将临夏州旱作农业区应用的技术分为4类。在实际生产中4类技术往往是综合运用。

4.1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近年来,临夏州旱作农业区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全膜覆盖起垄后在田间形成较大的集雨面,使垄面上的降水向垄沟内聚集叠加。“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以工业产品地膜为主要农资,运用了起垄等农艺措施,实现了覆盖仰蒸、雨水就地入渗、雨水富集叠加等技术综合运用,取得了良好的保温增墒效果。“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要点是垄沟比的确定、垄高的确定、垄形的确定、垄沟的取向等4个方面。研究表明:垄沟比一般可按下式确定:K=(a/x-1)/B。式中:K为垄宽与沟宽之比,B为垄面径流系数,a、x分别为平地未覆膜和起垄覆膜种植时作物水分满足率。如果考虑到垄面覆膜,则垄面径流系数B,根据有关实验结果可取0.85,垄沟比在1∶1至2∶1之间。临夏州目前推广的玉米全膜双垄沟播采取的是2∶1。在地膜覆盖的情况下,运用的垄高以15cm为宜。膜下水分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主要集中在20~30cm层次及其以下土体,相对于种植区而言,这一层次正是5~10cm耕层及其以下土体,这就为种植区的作物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水分条件;垄只有达到一定高度才会对地表微气象条件产生有效影响,如减小种植区的地表径流交换,稳定种植区的微生态环境,相对提高和稳定种植区耕层土壤的温度,这些变化对半干旱区苗期较为恶劣的生态和气候条件而言有积极的生物效应;从集水的角度考虑,膜垄达到一定高度集流效果才会好,尽可能增大垄膜的集水面坡度以减少雨水在膜表的滞留时间,避免无效蒸发。比较常见的有拱形垄、梯形垄和三角形垄,一般来讲三角形垄比较经济,集雨效果也比较好。临夏州推广的大多为拱形垄。沟垄的取向应按与所在区域的主风向呈垂直的方向排列,并有意识地增大垄对地表气流的阻碍作用,降低其对种植区地表气体交换的影响,从而构成地膜保护垄下的土壤水分,垄又保护种植区土壤的水分较小损失的沟垄种植体系。当然,在沟垄的取向上必须考虑沟垄应与等高线平行,其次才是与主风向垂直。

4.2培肥土壤、水肥协调、高效用水技术研究分析,在旱作农业区每生产0.25kg小麦,往往要消耗3.60mm以上的降水,而在肥沃的土地上,只消耗0.70~1.50mm降水。原因是肥沃的土地其入渗性、持水力和释水力均优于贫瘠土壤。培肥土壤的目的就是增厚土壤的活土层,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培肥土壤、实现水肥协调、高效用水目的,虽然技术简单,但是系统性强,归纳起来是:广开肥源、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具体措施是:调整农业结构,实行农牧结合以农促牧,以畜粪肥田,因地制宜建立农作物和绿肥,牧草轮种间作,用地养地的轮作倒茬制度;解决农村能源,实行秸秆还田,牲畜过腹还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注意氮、磷、钾和微肥的配合使用,提高化肥利用率。

5对稳步发展临夏州旱作农业生产的几点建议

5.1注意保护旱作区农业生态环境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在临夏州的旱作农业区,旱作农业生产逐步把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旱地耕作栽培技术体系逐步完善。旱作农业区的粮油产量逐年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我们也看到,为了实现农产品高产目标,农用物资投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统计资料,全州玉米全膜双垄沟推广面积达到68666hm2,占全州耕地面积的47%。农膜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临夏州粮食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农用地膜的负面影响,“白色污染”问题愈演愈烈。从2006~2010年间共投入地膜是17840t,平均每年3568t。残留率按30%(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和中国科学院的资料)计,残留量每年达1070t,连续5年残留量为80kg/hm2,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各类农药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于化肥、农药对空气、水体、土壤、农产品都具有严重污染,农产品中过量的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农田地膜残片破坏土壤结构,形成阻隔层,影响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危害作物生长,导致作物减产。所以在发展旱作农业的同时,保护旱作区农业生态环境,防止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也需要重视。总书记于2006年在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讨班上指出“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发展循环农业,强化生态保护,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坚持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实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作为临夏州旱作农业区的工作指导方针。

5.2转变工作思路,以“节水”为突破口,推动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临夏州农业区域自然降水资源的特点,积极探索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围绕抗旱和节水两大主题,以开发有限水资源的生产潜力为中心,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坚持“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基本思路,千方百计蓄住天上水、保住土壤水、用好地表水,以“用水、保水、蓄水、拦水、截水”五大节水技术体系,配合应用“梯田、水窖、地膜、调整”等成熟技术,使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和肥料利用率得到提高,显著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5.3进一步完善全州旱作农业工作体系在旱作农业工作中目前需要探讨开展两项工作。首先建立全州旱作区土壤墒情监测预报系统,为政府农业领导部门调集抗旱物资、指导抗旱生产,提供决策依据。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中,覆膜时间分为秋覆膜、顶凌覆膜、播前覆膜。秋覆膜和顶凌覆膜对于春旱严重的年份,具有较好的保墒效果。在春旱不严重的年份,播前覆膜可以减少在田间的损坏率的特点更受农民欢迎。建立土壤墒情监测预报系统,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在畜牧规模养殖区建立混配肥生产基地,广开肥源。临夏州旱作区耕作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需要有机肥进行改良。旱作区有机肥数量不足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从旱作区循环系统外补充有机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混配肥具有生产工艺简单、肥效高、便于运输的特点,是培肥土壤的理想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