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浅谈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行为

时间:2022-07-26 08:42:00

独家原创:浅谈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行为

摘要:师幼互动是指发生在幼儿园内部的,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过程,是师幼双方共同构建的一种活动,把师幼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更强调两者之间的互动、呼应与协调。而区域活动则是打破了传统的集体授课形式,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操作与物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获得发展,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在经过我们对幼儿园目前师幼互动状况作了观察和分析,对所有的教师与幼儿之间行为往来的多维脉络进行梳理,发现实践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并在实践中进行改善。师幼互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不仅幼儿在其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实现师生双方在师幼互动中主体的积极建构和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师幼互动行为

1问题的提出

师幼互动存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并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纲要》在组织与实施部分已明确提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随着《纲要》的贯彻落实与新课程的实施,我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一切以幼儿发展为本,并结合我园开展的《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实践研讨》,以区域活动为载体,尝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通过自己一年来的教育实践,有悲有喜、感慨万分。那么,到底该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呢?

2观察是引发师幼互动的前提和基础。

区域活动虽是幼儿自由活动、自主学习的场所,但不等于教师可以放任自流,教师对区域活动中幼儿活动的积极关注,悉心指导,才能使其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师的观察是了解幼儿、正确判断幼儿外在表现和内在需要的重要途径,也是影响教师介入幼儿游戏和幼儿发生互动的重要条件。“教师引导在后”是以“观察幼儿在前”为基础与条件的。在观察中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了解幼儿想玩什么,在游戏中缺少什么材料,需要哪些帮助等,从而找准契机,与幼儿发生互动,促进游戏的顺利进行。教师由观察而来的判断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师幼之间互动的成败,因此在师幼互动行为中,教师的观察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

实例1

下午区域活动时,航航选择了益智区,很快地航航就发现益智区中新添的玩具——两张图片,要求在大图片中排除干扰找到小图片中的图案(这些图案隐藏在大图片中)。

航航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样玩具,只见她把两张图片从筐里拿出,很快地投入地寻找了起来。大约过了两分钟左右,航航的眼睛突然发出了亮光,看来她好像找到了,果然她在大图片的树干上找到了小图片中的哈巴狗,马上她就用水彩笔把哈巴狗圈了出来。再过了两分钟左右,航航又在大图片的草丛里找到了小图片中的玉米,虽然航航没有开心得笑出来,但是从航航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内心的成就感。这时的航航并没有因为前面两次的成功而停止了寻找,而是马上又开始寻找起第三个图案来,她的眼睛在大图片中左看看,右看看,可是这一次航航遇到了困难,这个图案好像会隐身术,故意不让航航找到似的,不论航航怎么努力地找,还是找不到。

这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分钟。航航抬起头来正好看到了我:“老师,我找不到了。”从航航的话语中我似乎听出了她心中的疑惑:“这个图案可能没有”。“这个图案是有点难找,刚开始我也找不到,可是我一直找,后来终于找到了,所以我相信你一定也能找到的,找到了,你就成功了,好吗?”

听了我的话后,航航迟疑地点了点头,又低下头找了起来。大约又过了三分钟左右,航航终于在大图片中的老爷爷身上找到了字典。

这时响起了“玩具进行曲”的音乐,收玩具的时间到了。航航依依不舍地把图片放回了筐里。

“航航不要紧的,虽然你还有几个图案没找到,但是刚才的那个你已经找到了,说明你已经成功了,等到下次你还可以继续玩的。”

航航高兴地点了点头。

(一)让观察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对幼儿的观察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教育习惯。教师要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交往情况、反应情况,了解幼儿是如何使用材料、遇到什么问题,完成任务时有什么困难?计划的执行效果如何等等。比如你要观察在“肯德基”中的服务员与客人之间是怎样对话的?是怎样使用收银电脑的?与同伴是怎样进行交流的?“饭店”的幼儿是怎样分工的?他们用什么态度招呼顾客?厨师是怎样烹调的?娃娃家的幼儿扮演角色是怎样分配的?每个角色都做了些什么事?是如何照顾好娃娃的?等等,所有这些教师都应看在眼里,并在观察基础上进行分析,以便能从客观实际出发,采取恰当的方式给幼儿适当的帮助,或向幼儿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在每次观察孩子、解读孩子的基础上不断的修改、调整过程中完善,不断支持、引导幼儿的学习。

(二)学会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与技能。

观察既是一种注意状态,又是一种方法的运用。要使观察取得效果,就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技能。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一般分为随机观察和有目的的观察。在有目的观察时,教师要做到“静心、细心、耐心”。静心是尽量不打搅幼儿自然的行为过程,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细心是注意捕捉幼儿行为中有意义的细节;耐心是指不要怕多花时间,要学会等待幼儿。不管是有目的的观察还是随机的观察,教师都要勤于记录。

(三)根据观察过程中捕捉到的信息,教师积极给予回应。

对孩子的积极应答和支持,针对不同情形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一是语言上的赞扬,如“你真棒!你一定行!”、“再坚持一下,你就成功了!加油!”;二是肢体的亲密接触,比如摸摸头,拍拍幼儿的肩膀,表示肯定和鼓励;三是点头、微笑等体态动作,也会使幼儿倍感教师的支持与赞许。

游戏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亲切而自然,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而是与幼儿平等的对话:不是一味的“灌输”,而是与幼儿“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创作与快乐、希望与成功。教师正确把握着幼儿活动中的状态,体验着他们的情感、动机、需要与成功,从而与幼儿发生了积极的互动,促使了游戏的顺利进行。

3角色参与式的师幼互动,可以解决幼儿游戏中的问题。

师幼互动做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是指在教师与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既可以是教师与幼儿之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可以指在一定情景中人们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之间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改变,从而表现为一个包含互动主体、互动情境、互动过程和互动结果等要素的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系统。游戏中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有利于教师更加了解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及幼儿的游戏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幼儿的需要并给予适宜的帮助,以各种形式提醒幼儿做得不足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行为,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使得游戏情节更为生动。适当的互动,有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游戏行为的鼓励与赞同,这些在行为上和心理上都给幼儿一个良好的氛围,有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实例2

开学初,我们的教室进行了新的调整,创设了新的角色游戏区理发店、小医院、动物园等。幼儿对于这几个新开发出来的区域都非常的感兴趣。

很多宝宝对与我们的果果理发店特别的钟情,我们老师在理发店里提供了很多理发用的工具、做了理发师的挂牌等。这几天逐步的开始了角色游戏。

有一次在角色游戏的时候,施乐怡和高桌妍结伴来到了理发店,戴上了理发师的挂牌高高兴兴的开始了在理发店里游戏。一开始他们两还分工挺明确,一个理理东西,一个在给盘子娃娃夹发夹。可没过多久他们两就坐在理发店里无所事事了,也表现出了不高兴的样子。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顾客来理发店里理发啊。这时候我发现了这个问题,马上就及时的介入其中。走进理发店:“有人吗?”两个宝宝看到有客人来了,高兴的不得了,连忙说:“欢迎观临,你要剪头发还是洗头发啊?”我说:“我今天要去参加一个舞会,你们先帮我洗个头,然后帮我弄一个漂亮的发型吧。”说完,两个宝宝就开始忙活开了。洗头,吹头发、卷头发、夹发夹一步一步做的都非常的好。完工后,拿来镜子给我照,问我满不满意,我高兴的点点头说:“理发师你们真棒,我很喜欢你们给我设计的头发哦。”两个宝宝开心的笑了。

(一)把握介入指导的有利时机。

深入到幼儿的活动中引导幼儿讨论。教师要适时适度地介入到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去,如发现两个小朋友都要看同一本书在争吵不休、图书角吵闹、图书摆放杂乱而且破损严重等等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就要介入,引导他们一起讨论(1)当两个人同时都想看一本书时怎么办?(2)怎样才能使图书角安静?(3)怎样摆放书才整齐、不乱、便于小朋友取放又不容易破损等?

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教师的支持,幼儿是天生的探索学习家,区域活动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探索天地。但同时,他们又是各方面准备不充足的探索学习家,他们的探索目的性不强,思维灵活性差,探索学习的韧性不足。因此,在幼儿探索学习中,教师应有效地介入指导。

(二)选用适宜的指导方法。

教师在接入幼儿的探究活动前,要根据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的帮助,使其顺利地越过阻碍,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探索。

记得刚开学不久,辰辰在用橡皮泥捏东西时,我问他:“捏什么呢?”他眼睛边看看老师,边用手将泥工板上已捏好的泥拿下来又放回到了橡皮泥盒子里,不再游戏,小心得看着老师。对于这样的幼儿教师可先不介入,但又不能放弃。一方面要给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他能够轻松、自由地游戏;另一方面可采取间接介入的方式,他在游戏时,教师可用行为暗示法、同伴激励法等,指导他身边的其他幼儿来提示、启发他,使他能自然融入到游戏中,不断获得发展。

4有效的师幼互动,可以生成教育活动。

实例3

在一次互动课上,我们在进行“蝴蝶喜欢吃什么?”的活动之后,幼儿特别想再捉只蝴蝶进行观察实验,但是冬季来临了,蝴蝶一直没捉到,于是幼儿又生成了新的疑问:“冬天蝴蝶去哪儿了?”针对这个问题,幼儿又积极开始了答案的查找。幼儿找回的答案是:蝴蝶在冬天来临时,产下卵就死了,等到春天到来时,卵就孵化成幼虫,然后变成蛹,最后变成蝴蝶。而我查到的结果是:冬季,蝴蝶躲在蛹里面,挂在树枝上,在风里摇摇荡荡。(查自《幼儿十万个为什么》)当我把查的结果告诉幼儿时,他们马上提出了反对意见:不对,冬天蝴蝶生下小宝宝就死了,小宝宝在春天时再变成小虫子,然后变成蛹,最后就变成漂亮的蝴蝶了。(幼儿有自己的主见,有自信心,这是在互动中学习的必然表现)意见产生了分歧,于是我们决定再一起查找资料。一段时间后,幼儿又查到了答案:蝴蝶的生命周期不一样,有的蝴蝶在冬天来临时正好是蝴蝶,所以它就以卵过冬;而有的蝴蝶在冬天来临时,正好变成蛹,所以就以蛹过冬。幼儿在一次次的查找中,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更重要的是:幼儿对蝴蝶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并且逐步产生了新的问题:“蝴蝶和蛾子的区别”“小动物如何过冬?”“人类怎样过冬?”“谁为我们送来了温暖?”......

其实,在这种合作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幼儿的兴趣积聚于一个主题之上,使幼儿愿意继续下去。要做到这一点,如何“把球推挡回给孩子”就显得很重要了。教师不能借助于明确的控制和规范,而是通过教师对幼儿的关心、支持、建议和帮助来实现活动的继续和延展。

5结论

总之,区域活动为我们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我们的老师有的放矢,让教师和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建构起良好的互动,由此产生良好的场效应,师幼互动决不仅仅是幼儿主体建构和发展的过程,对教师的主体发展,师幼互动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区域活动中建立的师幼互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仅幼儿在其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我也同样从师幼互动中汲取经验和成长的养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从而实现师幼双方在师幼互动中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纲要》

[2]《幼儿园游戏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幼儿园游戏教育论》中国社会出版社

[4]北京学前教育网

[5]大语文网

[6]何磊:《角色游戏的理论与实践》,《幼儿园游戏与玩具研究(文选)》

早期教育编辑部,1992年12月。

[7]徐丽玲:《试论幼儿角色游戏及其指导》,《基础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研究杂志编辑出版社,2004年7月。

[8]马娥:《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透视》,《教育导刊》

广州教育导刊杂志社编辑出版,2006年9月。

[9]罗惠敏:《充分发挥角色游戏的优越性》,《当代幼教》,重庆出版集团,200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