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通识教育机制研究

时间:2022-02-24 10:38:13

BIM通识教育机制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BIM技术越来越重视,各企事业单位对BIM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目前BIM人才短缺已经成为阻碍BIM技术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如何进行BIM人才培养成为了各高校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文章采用全新的视角,将BIM人才培养纳入通识教育的范畴,为BIM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解决途径,可以为各工程类高校BIM人才培养所借鉴。

关键词:BIM技术;人才培养;通识教育;机制

自2011年5月20日建设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开始,国家和地方政府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BIM技术越来越重视,建设行业各企事业部位对BIM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大。BIM人才目前的主要培养方式主要分为几类:①由社会机构或软件公司组织短期BIM应用技能的培训,一般采取短期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属于速成型,培养效果一般;②企业内部组织培养,通过理论基础学习、软件学习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效果较好,但周期较长,且无法大量培养;③目前培养人数最多的方式是学校培养,通过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大批量地进行BIM人才的培养,理论上可以系统地培养高素质的BIM技术应用人才,但从目前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受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困难、教学设备费用高昂、BIM师资短缺、相应教材缺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BIM人才培养效果并不理想[1]。文章将BIM技术部分内容转入通识教育范畴,从理论上解决了学生对BIM的基础认知和学习兴趣的问题,为各高校继续进行专业BIM知识传授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1BIM的内涵

从BIM(建筑信息模型)这一词汇引入中国开始,关于BIM内涵的争议就一直存在,尽量国内众多专家在这方面做出过极大的努力,并一再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相关文章来阐述关于BIM内涵的观点,但由于传播途径的问题及一些软件开发商有意识地推广介绍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国内工程界对BIM的理解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意见:①BIM应当叫做建筑信息模型化,即BIM是将建设项目多方信息整合在一个或多个三维模型中去的手段和实现的过程;②应当叫做建筑信息模型,即美国BIM国家标准所提出的“BIM是建设项目的兼具物理特性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模型和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决策的可靠共享信息资源。[2]”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讲,以上两种被很多人所接受的理解都无法完整地表述BIM的真实内涵,BIM更应该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从传统的做法升级到使用BIM来进行工程管理的思维变革,或者说,BIM就是一种管理思维,以有实时交互功能的信息化模型为基础,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应用模型信息为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服务。

2BIM的通识教育内涵

从传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涵来看,BIM作为一种现代工程管理思维,是典型的工程技术学科知识,具有明显专业教育特性,理应归属专业教育范畴。周光礼认为,“通识教育强调目的的内在性,专业教育的立场是需求决定论,通识教育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基础上,专业教育建立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上,超越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将理性行动者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从而开创一条通过专业教育实现通识教育之目的的道路”[3],为BIM作为通识教育内容提出了可行的方案,即以专业教育的形式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刘学东分析了斯坦福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之后认为,斯坦社大学的通识教育实现了由“以学科为中心”向“以能力为基础”的转变,体现了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通识教育价值观,也为BIM作为通识教育内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BIM思维方式应作为一种基础能力来进行培养,以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这要求我们对BIM这种现代工程管理思维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厘清这种思维与专业技术的界限,提炼出系统的现代工程管理思维模式。盘丁铨认为,工程管理中存在两种管理思维,即理工科思维和哲学思维[4],从技术角度出发需要建立理工科思维,从工程整体而言则需要哲学思维。BIM是基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思维,同时,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BIM思维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维,涵盖了理工科思维和哲学思维两方面,其具体表现为,一方面,BIM技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提供、维护和应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模型,为建设项目的全方位管理服务;另一方面,BIM技术应用需要从建设项目的基本原理出发进行研究,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项事物的本质,将建设项目的管理作为一种服务行为来考虑,关注社会效应。BIM技术类的课程实际上应该可以分为两大类:①入门部分知识,作为通识教育来组织比较合理;②专业技术部分知识,这类内容显然是专业教育范畴,不能作为通识教育来组织。

3BIM通识教育机制的构建

BIM通识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BIM的概念,了解BIM的本质,形成BIM思维,为后续的BIM专业知识打下基础,也为后续的建设项目管理提供理论保障。构建BIM通识教育机制,实质上就是以通识教育的模式组织上述内容的教学。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开设BIM类课程时,都会开设诸如“BIM导论”之类的课程,将这一课程改造成BIM通识教育课程就可以达成我们的目标。BIM概念上存在诸多的争议,在BIM导论课程中应引导学生看清这些争议的关键点所在,合理地理解这些争议,并在这些争议当中去发现BIM的本质,借以形成BIM思维。要建立合理的BIM通识教育机制,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①要求高校老师更新思维方式,正确理解BIM的内涵,不被网络上大量的各种宣传冲晕了头脑,理性地把握BIM的本质是一种基于服务行为的思维方式;②要求编写适应BIM发展形势的教材,以教材作为基点,对学生BIM思维的形成起到引导作用,这类教材要从哲学的角度对BIM技术进行剖析,提供BIM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思维模式,引导学生不仅仅把BIM技术当作一种技术手段来考虑,更要接受并形成BIM思维;③课程教学过程需要改革,当前网络中存在大量的BIM相关内容,如在百度中输入“BIM”进行搜索,将查到51,300,000条网页记录、约43,400篇新闻,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理论灌输,极有可能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甚至逆反心理,更可怕的是,还有可能对老师的教学内容产生怀疑,在大量的网络内容面前,非常容易迷失自我,最终导致BIM通识教育的失败。在BIM导论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排斥网络上的相关知识,以哲学的观点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这些知识,批判性地接受教师课堂传授的知识,并在网络海量相关知识中吸收有用的部分,引入多种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小组协作等)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与提升的能力,进而形成自己的BIM思维。

4BIM通识教育效果检验

任何教育模式都需要一种教育效果检验机制来保障教育目的的完成,BIM通识教育当然也不能例外。目前,教育教学效果检验的方法无非是考试(查)、课程作业、课程论文、课程结业答辩等几种方式。BIM通识教育的目的中,关键是BIM思维的形成。通过课程考试(查)的方式来评判学生是否具备了BIM思维,操作上难度相当大,极度考验老师的出题水平,很难形成一种长效的机制。课程结业答辩的方式将使课程考核复杂化,极大地加重了老师的负担,也存在极大的随机性,在通识教育类课程教学中不适合使用。课程作业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量地参考网络上BIM相关知识,了解当前BIM发展现状,在老师的及时引导下批判地接受BIM理念。课程论文检验学生对BIM思维的形成状态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老师的评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蓝墨云班课是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针对课堂教学开发的一款基于移动网络环境的手机应用软件,同时也提供了网页版功能,可以实现师生在课堂内外的即时教学互动。目前,我校对BIM导论教学效果检验采取的方式是课堂作业与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来说,首先以蓝墨云班课为教学手段,针对每堂课的学习内容提供学习指引,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网络学习,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课堂作业,为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蓝墨云班课中的学生互评功能由学生相互进行成果评价;其次,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作业和评价结果进行点评,以蓝墨云班课所提供的投屏功能适时显示学生的作业成果及相应的评价信息,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所有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理解BIM概念,批判地学习网络上BIM相关知识;最后,课程结束后,每个学生自拟选题,以自己对BIM的理解为主线,写出课程论文,提交给老师进行评价。三个阶段中的成绩占比为作业及评价占50%,由学生自主完成,老师点评及引导部分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平时成绩占20%,最终的课程论文占30%。这种成绩评定方式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评价,有效地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协同合作能力、通过评价他人成果进行二次学习,淡化的老师在课程成绩评定中的权威地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教学改革的思维。

5结论

文章分析了BIM的内涵、通识教育的内涵,提出了BIM是一种工程管理思维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BIM通识教育机制,提出了BIM通识教育效果的检验办法,为BIM技术入门知识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操作模式,可以为各高校在BIM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白庶,寇倩茜,李微,等.土建类本科院校BIM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5,7(4):99-102.

[2]张人友,王珺.BIM的内涵[J].工业建筑,2012,42(S1):34-36+43.

[3]周光礼.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与融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62-69.

[4]郭汉辉.工程项目管理中BIM技术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7):136-137.

作者:毛广湘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