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教育理念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

时间:2022-01-22 11:27:38

OBE教育理念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由美国学者威廉􀅱斯派迪(WilliamG.Spady)创设于1981年,OBE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主张一切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预期的学习成果来展开并进行持续改进.OBE教育理念被广泛应用于课程教学改革中,已被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完全采纳.该理念以教学成果为核心,通过课程教学改革,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达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目标.

1OBE教育理念下的教师课程意识的应然之意

课程curriculum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rrere,意为“跑道”,即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逐渐成了一个变化的、动态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网络.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等,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OBE教育理念的本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与素养,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OBE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不能够只局限于教材和单纯的知识技能的灌输,而应从人才培养角度思考教学的意义,提高课程意识,优化教学设计,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所以,为了践行OBE教学理念,笔者认为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意识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1师生协同发展的课程主体意识.OBE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的,通过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和教师都是课堂的主体,共同参与、完成课程的实施.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课程实施是师生之间共同配合、协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学不仅仅是对知识与技能的单方面传授,还包括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各种反馈,这也是学生个体思想、情感、态度、能力的建构过程.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而如何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一体则是教师的内在发展方向.因此,课程教学改革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关注学生的内在生长,也要促进教师的内在发展,实现师生协同发展.1.2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意识.OBE的核心理念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意味着课程目标不仅包含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还包含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能力目标的达成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前者,忽视后者,导致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非常弱,与现实企业中所需求的人才相差甚远.所以,在课程目标设置中,除了课程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的培养.对于能力目标的制定,需要结合实际学情情况及能够实现的教学条件下具体而定.教师的课程意识将会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不断被强化,反过来也会不断促进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1.3寻求变化的课程创新意识.教师的课程创新意识是指教师对于课程要素动态性、课程主体变化性的认知.虽然课程内容、课程目标都可以提前预设,但是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运作过程,需要根据实际学情情况、学生的反馈情况对课程目标、内容等持续的改善和建构,才能达到有效地学习产出.OBE理念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实现既定的课程目标,也就是学生对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达成度.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知识探索发现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对于课程实施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大胆采用创新的教学设计和方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1.4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意识.OBE理念强调课程考核的目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阶段性检测,对学生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达成度的评估;而不是选拔、衡量、评判学生的考试工具.因此,教师须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从单一的考核学生知识转变为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等多元化课程评价方式,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传统的期末试卷考核只能反映出学生知识目标的掌握程度,却不能反映学生的能力目标实现程度.所以教师要不断更新课程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增加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比例,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活动参与度等方面进行平时成绩的考核.同时全方位开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从知识、能力、态度等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找到其发展优势,因势利导,为学生多样化的发展提供帮助.

2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实践———以«国际贸易»为例

«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揭示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规律和特点.该课程理论性强,涉及交叉学科多,“填鸭式”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环境更为复杂,国际贸易领域呈现出新现象,对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由此,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1建构基于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课程理解.按照OBE理念下的国际贸易课程目标的设置,学生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相关知识,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以及主要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的表现类型等;还需要能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现实情况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总结中美贸易战爆发的原因,分析当前中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遭受的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等.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各种贸易壁垒问题层出不穷,而新的经济增长点,如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等.这些国际贸易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都应扩充在课程内容中,通过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课程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静态的书本理论知识,还反映出动态的学科发展过程.只有深入理解国际贸易课程的内涵和本质,加上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2.2建立以学生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思想.OBE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的课程意识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以学生培养为导向目标,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技能的方法更为重要.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思想影响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便利考虑,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实践中,都是把教师的教学作为学生培养的主导因素,在教学模式中,偏重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教学.以教学来主导学生的学习,把教学作为学生培养的主要方法.从而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不到位,甚至偏离实际市场需求.为此,要更新教师的课程意识,首要问题便是调整教师的学生培养意识.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把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建立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思想,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培养出能适应时展要求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2.3打造“互联网+”信息化教学的课程理念.针对国际贸易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课时有限、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迫切需要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加以改变.“互联网+”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不仅迎合了学生实现符合其个性化特征的学习方式,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术,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微助教、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教学软件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有利于课堂活动的展开,促进师生之间互动性增强,还实现了手机从“娱乐工具”向“学习工具”的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强了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此外,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还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通过学习通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可实现教学活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同步进行.通过课前预习、课中组织活动、课后练习巩固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安排,实现了学生开放式学习的模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实现学习产出目标.以案例教学法为例,在课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择自己研究的案例,如“中美贸易战分析”、“非关税贸易壁垒案例分析”等,并且由组员分配完成资料查找、制作PPT等工作;在课中,每组上台进行PPT演讲汇报,并且在小组自评、学生他评、教师打分基础上汇总出每组的成绩.最后由教师对此次活动进行点评总结.在课后,征集学生对本次活动的改进意见,并且在师生之间共同反思改进,为下次活动总结经验.为践行OBE教学理念,教师需要持续提升自己的课程意识,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学习获取知识积累深入把握课程内涵;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创新课程意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型专业人才.

作者:朱静 周恩德 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