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个性教育的特征及实践模式

时间:2022-11-03 11:41:00

浅议个性教育的特征及实践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基本上是“划一性教育”,否定个性及个性教育,这与时代的需求极不相符。为了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我国正着力推进教育改革,个性教育已逐渐引起我国理论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虽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个性教育任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就个性教育的特点及其实践模式谈谈粗浅的认识以见教于诸君。

人的个性是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性格等构成的复杂的整合体。个性教育则是着眼于人的个性充分自由、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个性教育,才能培养现代化的人;也只有通过个性教育,才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个性教育针对人的个性差异,通过合理的教育训练和培养,使其得到积极的发展,其内容包括:①培养良好的个性;②纠正不良的社会品质;③使个性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个性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的地方,就在于重视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更注重人的主体性,人固有的潜能和创造精神的发挥,试图培养个性健全、人格独立、富有创造性的人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教育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整合。

要行之有效地开展个性教育就必须认识和把握其以下六大特征:

1.个性教育的主体性

主体性的内涵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教育就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个性教育强调学生个人的价值、需要、性趣,强调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个性教育的内因。必须视学生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尊重学生的尊严、地位和个人经验,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实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自立等自主性品质的一代新人。

2.个性教育的针对性

个性是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特点,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而人的差异性又源于个体的特殊性,没有独特性就无所谓个性。个性教育的全部目的就在于有效地促使受教育者在社会化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形成独特的个性,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教育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还是教学方法的使用,都应做到有针对性,都必须考虑学生个性的独特性、差异性,注意发挥和培养学生的特殊才能。

3.个性教育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人在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产品的活动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要素有机整合而形成的心理结构特征。创造性是人主体的充分表现。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能不囿于传统,不安于现状;才能面向未来,勇于进取,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概念;才能目标明确、思维开阔、想象丰富、兴趣广泛,善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表现出较强的应变能力与适应能力。个性教育要求每个学生优化创造环境,形成一种培养创造性的机制,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欲望和动机,发展创造想象、创造思维等认识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格品质。从一定意义上讲,个性教育就是一种创造性教育。

4.个性教育的系统性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个性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整体结构,诸如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等。这三个结构及具体内容彼此关联,相互制约,呈现相互渗透的综合状态。个性教育要求三个结构要素的发展并重,而不是只重视智能的培养,以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全面发展或整体发展。

5.个性教育的未来性

个性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现有个性品质的全面塑造,更强调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发现能力、学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创造能力,增进学生自我发展,让他们学会学习,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6.个性教育的活动性

活动是个性发展的基本途径,活动性是个性教育的显著特征,个性教育要求学校为学生优化活动环境,提供实践机会,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相结合,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

根据以上特点,要全面实施个性教育,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要探索教育行为的方式,即解决“采取什么方式、手段来培养人的个性”这样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供借鉴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七种:

1.创造教育模式

创造教育是一种新颖、有趣、独特的教育模式,它力图以新颖的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机动地组织教学,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教育气氛,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积极发展中进行创造性学习,以开发潜能,培养个性。

2.愉快教育模式

愉快教育是教育者正确运用适应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情趣,唤起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自觉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从而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愉快教育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兴趣的作用,寓教于乐,促使学生的个性和谐地发展,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愉快中发展,从而乐于发展,主动发展,顺利发展。

3.成功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条件,使他们在尝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强化成就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形成肯定自我的概念。

4.激励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在运用时就是要采用强化原理,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多以激励为主。一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了成绩或进步,老师就及时予以表扬,通过鼓励,使学生从一次成功走向另一次成功,感受到学习、生活的乐趣,促使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

5.层次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着眼于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类别,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特点,在课堂活动和作业布置时分别对待,不搞一刀切,使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以充分发挥。

6.活动教育模式

个性主要是在活动中形成并逐步发展的,活动是个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活动课建设,充分利用活动课程的作用,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促使他们解决问题,获得经验,锻炼能力,发展个性。

7.审美教育模式

美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模式,在学生处于身心发育较快,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尚来定型阶段,老师应结合自己的专业教学对学生不失时机地进行美育,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提高对美与丑的鉴别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以上列举了个性教育七种实践模式。在具体运用时或单一选用,或综合运用,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择。

在发达国家,“个性化教育”已经比较普遍,而且深入人心。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个性化教育一定会出现新的飞跃,并逐渐消除应试教育的弊端,还素质教育一个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