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同学们减轻负担的同时帮助差生

时间:2022-05-07 03:26:00

在给同学们减轻负担的同时帮助差生

在严格执行“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一系列规定之后,对学优生来讲,是给了他们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发展能力的空间;但对学困生而言,他们却在获得发展自由度的同时显得无所适从。老师上课的节奏加快了,作业量减少了,专课专用,不能利用其它课给自己开小灶了……种种措施,使他们感到既开心,又担心。如何在减负的同时,关心学困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效,我作了以下尝试。

1.在课前预习中指导学困生。

课前预习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较多,其实应用在数学教学中,也有较好的效果。课前预习的布置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学会怎么预习,我曾采取由扶着走到放开手的方法:一开始每次给出预习提纲,并作必要提示、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读、想想,然后逐步过渡到只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圈圈点点。这样,通过预习,学生对新授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新授时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中心,提高效率。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关于数与形的经验的提炼和抽象。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具体事物比较熟悉。因此小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于生活实践活动。而课前预习,便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良好机会。课堂上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做的,课前可以先做。比如,教学上海版义务教育课本数学第十册应用题例3,“小明家四、五月份的市内电话费共付79.68元。按规定每月月租费24元,超打一次电话费0.12元,小明家这两个月平均每月超打电话多少次?”这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课前我布置的预习任务是:通过各种方法,了解你家电话帐单上每一项收费的含义。知道什么叫月租费,什么叫超次费。第二天,学生都把帐单带来了,并兴趣盎然地相互比较:你家怎么用了那么多电话费,多了哪些费用算算。结果,上课时,并不需要教师解释,学生已对题中“市内电话费=月租费+超次费”有了充分的理解,为新授扫清了障碍。

2.让学生当主角,让学困生上台“多唱戏”。

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同唱一台戏,而且,戏的主角是学生,教师是配角。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情况下,教师讲不如学生讲;教师教不如同学教。让学生真正参与互动,投入到学习中,就能促进思维,促进理解,促进记忆。在教速度、时间、路程这三个概念时,我组织了一场竞走表演赛。教师数秒,两个学生在相同时间内竞走。然后讨论:谁快?为什么说他快?是不是走的路程多的人就一定快?学生通过比赛→讨论→总结,理解了什么叫速度、路程、时间。整节课,从头至尾我始终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发现、自己总结,我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稍加点拨,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我觉得在课中经常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好方法。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学困生也不例外。当他们举着手,嘴中大叫着“我”“我来”,甚至把他的手塞到你的鼻子底下时,应善待他们,让他们有上台唱戏的机会。其实,思维的火花,常常是在一瞬间产生的。当一段表达的激情被一次次以所谓的纪律压制下去,或是规规矩矩地举手,等了老半天才起来回答。有的学生甚至已经把想讲什么给忘记了。所以,讨论法是善待学生“插嘴”的好方法。在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发言的机会,学生互相启发、互相纠错、互相补充完善。

3.挖掘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增强实用性。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无论是概念背景或例证,还是应用题内容的选择或练习题的设计,都应注意贴近实际,富有趣味性。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一道“猴子分桃”的应用题远比“制造拖拉机”更受学生欢迎。鉴此,我在教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时,给学生一张居室平面图,让学生帮助住户计算每个房间的面积,在教约数、倍数时,让学生分乒乓球:把12个球放在若干盒子中,使每盒数量相等,有几种放法?在教应用题时,补充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做小当家。这样一来,学习内容既有趣味性,也有实用性。对每一个学生,包括学困生,都有一种吸引力。教师不用强迫他们,好奇心已使他们开始积极思考了。

4.练习分层设计,作业弹性布置。

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练习设计应是阶梯形的。各阶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并不是一次性划分成好、中、差,而是根据当堂的反馈情况,弹性划分。首先,要求全班学生完成基础练习,然后逐步提升、加难。让达到前一目标的学生先踏上一步,做后一层次的练习,教师则集中精力个别辅导刚才未懂的学生。这样,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基础作业。变式题不会做也不要紧,听完讲评再做,不会感到有很重负担,学生对这种弹性作业布置很感兴趣,各种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进步。

5.实行订正奖励制。

要求学生订正做错的题目,是保证练习效果的必要措施。但学困生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会逃避订正。教师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督促,去批评教育。结果是师生双方都很累,而且会产生负面效应。为此,我改变订正方法,实行订正奖励制。作业、试卷订正正确了,在原得分基础上加分。这样,作业辅导与激励机制双管齐下,调动了学生订正积极性。当学生看到老师在他们订正好的作业本、考卷上写上100分时,脸上露出了欢乐的笑容。

其实,减轻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减轻负担与关心学困生,并不是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可以转化,可以统一。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开动脑筋,做个有心人,就会找到许多减负增效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