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现时代下艺术化教学的重要性

时间:2022-03-26 05:44:00

浅议现时代下艺术化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艺术化教学、故事、图景、丰富描述、特征、关联

概述:这个物质时代需要精神注入物质。知识传授也一样要让精神参与,要认识到老师、学生都有精神性存在的,而不只是物质身体。知识要活起来,一样需要注入精神,知识不只是信息,完整的知识本身包含联结、生命、力量、精神。要经由知识获得想象力和智慧,我们就必须在共同生活中挖掘出知识的光辉。经过这样教育的人才更有可能在情感、意志、思考方面取得平衡、和谐,得到健全的发展。

正文:

这是个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精神在物质中沦丧。因为不注重心灵、精神需求,孩子的童年也在失去。他们被催促着长大,忽略身体、感受,而只专注于物质。在信息爆炸时代,他们被要求塞入更多的资讯,被要求更早入学。

物质时代造成更大的竞争,造成紧张、焦虑,这些压力迫使成人压榨儿童。于是整个社会都浮躁,造成很多问题,下一代如果没有摆脱出来,为未来做好准备,那么,未来将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华德福教育模式是个希望,彰显出来的意义值得我们去探究。当物质时代更多的人专注在物质时,这时候人需要精神化,而精神化就会使人不断发展自己,这是每个人的任务。唯有发展自己,才能发展别人——这也是孔子所说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这是华德福的培训观。

如何教育孩子,需要理解儿童的发展过程。华德福很注重按照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来施教,而不盲目跟从潮流、风气。而注重万物万事的联结,注重平衡。

华德福教育认为,7-14岁的孩子是由情感驱动的,这个时候孩子需要感受到世界是美的,唯有孩子所体验的与他的情感有联系的他才会去做,并有创意的去做,所以这个阶段艺术和审美的体验至关重要,这是孩子发展创造力和思考力的基础。

华德福教育的课程设置都像上艺术课一样。艺术化不仅仅限于艺术类课程,还有教育方法的艺术化,体现在各个科目中,如科学、历史、地理、体育等。所有的学科都能让孩子体验到美和有趣。

下面谈谈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以下观点大都是从华德福书籍和南非的华德福老师Peter的讲座中提取出来的,整理自听课笔记。

要进行教育首先要理解儿童每个阶段发展的特点。0-7岁是意志发展阶段,孩子是通过四肢活动,他们在模仿、行动中学习,这时候充分发展他们的意志(做),长大后意志才会伴随一生。7-14岁时情感发展阶段,要注重发展他们的身体感官,注重感觉、感受、情绪。14-21岁是思考阶段,14岁后才真正开始智性发展,所以知识的传授不宜提早。

思考的教育被提前到7岁以前是很危险的。7岁以前,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进行小学化的讲授知识的单调学习,要尊重童年,以活动来自由学习,特别注重通过模仿、榜样、艺术来学习,每天都有节律、重复活动,进行创造性游戏(是指孩子自发的、随时的而不是成人引导的学习化的游戏),滋养幼年的感官。这一阶段发展后,他们就具有自我控制、自我引导、非常专注的品质,不被压抑,有了自信自尊,保存了作为人的完好的“种子”,以后的学习就会顺利进行下去,将来才会绽放出各具特色的花、果。

如果0-14岁一直被催促着长大,没有充分发展好,孩子不再成为孩子,那么,长大后,他们就会像没有水分的果实一样干巴巴的。到成人后,情感生活就会匮乏,就失去潜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如果意志、情感发展好,到了14-21岁,思考发展自然好,他们就会充满很好的想法和思想。当然所有这些过程,都要给予丰富的艺术化的滋养,就是学校、家庭的情感生活很丰富,有着精神参与的氛围,孩子到成人后就会绽放出来,有着强大的意志力量去做事。

当然这些阶段的划分不是那么机械的,并且每个发展阶段又都包含着这三个阶段,比如7至14岁中的7-9岁是意志阶段,9-12岁是情感阶段,12-14岁是思考阶段。每个阶段的不同孩子又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成人需要的是密切关注,顺应他们身心发展施教,不强迫、强制、扭曲。

1、自然科学的学习

主流的教育方式是直接告知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然后记住它,抽象、干燥,以概念来思考。让过小的孩子用概念来学习,就相当于用石头去喂他们,是无法消化的。那华德福如何进行科学教育?华德福的课程要求少而透,一切教学都是艺术化的,通过音乐、诗歌、戏剧、演讲、图画、雕塑等等,让孩子有鲜活的体验。这样的学习就变得鲜活,而不仅仅是记忆。因为情感和想象的参与,孩子们不知道是在学习,却学得快、记得深。艺术化的教育可以给所有的孩子灵活、想象、滋养,没有条条框框、机械僵化。

具体的做法:讲故事,老师用充满情感、想象去讲述合适的故事,让孩子们头脑中有相应的图像、图景,注意用美的、丰富的描述使孩子敏感、想象,讲述要注意带出特征、本质。

华德福老师把自然科学当做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为概念考试的学习。7-9岁主要以讲故事的方式,9岁以前的儿童认为万物是活的,他们没有从完整的世界中分离出来,与世界是一体的。而成人与世界所有事物是分离的,把他们看做客观的事物。而孩子看山、云时,他们会把自己当做山、云。我们所讲的自然故事都是孩子周边环境所存在的,比如草、树、花、鸟、云等等。

Peter老师给我们举例,讲了一个“鹅卵石的故事”。从前在一个干涸的河床上,躺着一颗小小的鹅卵石,这是非常干热,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下雨了,这颗小小的鹅卵石一天天躺在那里,炙热的太阳照着大地,鹅卵石想我怎么能忍过这炎热?我每天所能做的事情就是看着蓝天,每一天都一样。有一天,鹅卵石看到很远的山顶上有一片乌云,乌云遮住太阳,鹅卵石感觉凉快点了,这时候,小鹅卵石听到很远的地方传来轰隆隆的声音,突然间,有个非常强烈的声音从远处传过来,还没等鹅卵石想些什么的时候,好大的水突然冲过来,这时,鹅卵石非常兴奋,因为水把所有的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都卷起来,冲撞再一起。小鹅卵石说:太好了,河又回来了。这时候有一个巨浪冲过来,所有的鹅卵石又叮叮当当撞再一起,小鹅卵石说能和我的朋友在一起玩,太有意思了。现在真凉快,太棒了。浪过去了,所有的鹅卵石又在河床里停下来。小鹅卵石对河流说,我们想你好久了。河说,我也很想你们,我跑了很久很久才来的。小鹅卵石说,我只能躺在这里,而你可以到处奔跑。你能不能带上我?河说,可是你太重了,我可能带不动你。不过,我可以试试,我再往前冲,你可以跟着……

故事中有着丰富的想象和感觉,孩子就会在这样细致的感觉和想象中受着滋养。将故事主角的生物性自然地糅合进人类社会的情感与价值观,以及对应不同气质孩子的问题和需要。这虽是故事,但其实也是真正的自然界所发生的真实。但这些鲜活的对话其实是自然的真理。这样丰富的故事描述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呢?虽然这里没有概念但是却会在他们小小的心灵埋下一颗种子。以后孩子看到身边的小河鹅卵石,他们会如何看待?他们已经不会漠然视之,他们会带着情感去关注一条小河一块石头,会想着去探究它们在做什么……这会是是一种真正的联系,而不会是物质主义的冷漠的利用的思考。这样子就不会造成现在人与自然的疏离,不会仅仅把自然当做研究的对象,而重新找到人与大自然的平衡关系。

2、人与动物、植物、矿物质的学习

10岁以后讲人与动物的关系,华德福教育注重联系,而不只是单独把动物知识拿出来学习。不采用直接教学法,通过不断重复让孩子记住。那样孩子会觉得乏味。

比如学习章鱼,先是用丰富的语言描述章鱼的特征,会喷墨汁、会收缩,而人也一样碰到危险会收缩,会退缩,会假装看不到真相。这些联结老师知道,不一定要讲明,可以在适当时候点拨,引发思考,而不给出答案。比如鹰对应人的头部,因为它的捕食是冷酷的,而头的思考也是冷漠,鹰的巢是凌乱的,而人的念头也同样杂乱。

关于植物的学习,一样是通过具体的描述来进行的。用图景式(就是描述让孩子头脑中浮现画面)来介绍植株的各个部分。“根生活在黑暗中,一直在不断往下挖掘,辛苦工作,而枝干在向上生长,就像仆人一般,虽然细也能支撑整个植株,叶子在不断吸收太阳的能量……一株植物就像是太阳和大地之间的一个孩子。”而人的各部分也可以对应植物,人的大脑对应植物的根,思考无时无刻不在挖掘,躯干对应枝干叶子,无时无刻都在创造能量,而生殖系统对应植物的果实。植物就相当于倒过来的人。这样子的教学是多么有趣,拓宽了人的思路,而带给孩子创造性的思考。

学习人体,不是通过讲授人体的部件或解剖图来学习。而是通过与宇宙联结起来学习。先让孩子观察人分哪三个部分?——头、躯干、四肢。然后用图景来介绍头像什么?人们用头来干嘛?——用来思考,想好事情时,就像太阳一样发出光芒,会给人温暖,祝福每一个人。躯干是有曲线的,胸腔和腹腔都是会变大变小的,这样就对应月亮,有月缺月圆。手和脚像什么?——像星星,当你做好事情时,就会像星星一样散发光芒。

当然最终也是会教孩子科学知识的。但在孩子还未发展到能接受抽象概念的情况下,我们就这样避免把知识塞给他们,而把本质特征通过详细的比较的丰富的描述给予孩子。

这样的有联系的图景,孩子是看得见的,知识就变成活的,变成孩子的能量,变成学习之母,长大后,他们就会主动去学习、思考、做事。万事万物是如此有趣,在趣味中孩子是充满生机的。潜意识里,孩子就会懂得原来一切都是整体都是相关联的。

6年级学习矿物质,通过讲述、摸、看、画下来或用动作演绎出来或写下故事。比如学习沙石岩,描述它们是经过几千年挤压而成的非常牢固,不易改变,这就对应人的四种气质之一的粘液质;白垩石是可以画、涂抹的石头,压很实很久的话就变成宝石,就像多血质;花岗岩即大力士,坚硬、色彩黯淡,有一种独特的美,就像抑郁质;火山石本来很坚硬,在火中煅炼过,色彩、形状改变了,就像胆汁质的人。这样子石头也就活了,有着不同的气质类型。

3、物理现象的学习

此后孩子开始关注物理现象,比如声、光。单单解释概念“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只是声波通过固体或液体、气体传播形成的运动。”是没有意义的,年幼的孩子只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如果我们拿一些乐器,弹奏,这就是声音,美妙的。没有动吉他,它是在沉睡,没有生命,而人去弹奏吉他发成声音,有了生命。琴弦的振动把生命给了整个(教室)空间。在继续学习音高音阶时,也可以带入数学。(数学要学得好,必须要有想象力,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必须读故事。爱因斯坦一生喜欢拉小提琴喜欢读故事。)

学习热的现象,可以给铜球加热,当放不进原先的铁环,热给铜球带来什么?怎么发生?如何解释?引导孩子思考热并不仅仅是物理现象。其实当我们和朋友交流时,也是互相用热量温暖,我们(心灵)会不会像铜球一样胀起来?引发思考和人的联系,孩子就有了鲜活的理解,接着再用湿水彩等各种艺术手法表现出来,就变成活生生的体验,也可以写热的诗歌,假装自己就是热量,用诗歌表达这样的感觉。孩子独立创作时,他们就会感觉到自己是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是被尊敬的。

可以提问孩子在炎热的天气下看到什么?——空气向上升腾,可以谈到沙漠、海市蜃楼,而我们发热发昏时,也会产生错误的想法,其实也是什么都没有的(因为无益)。这样子,所有的自然科学都可以和人关联上。

4、历史的学习

关于历史教学,传统习惯把历史变成某年某月发生的事情,就是记信息。历史的英文单词history分开来意思是人类的故事,所以把历史变成真正的故事是关于人类的进化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一年级开始用童话故事。那些非常远古的故事图景其实是与人类精神意识世界紧密联系。童话故事把我们带回可以看到精神图景的状态是很重要的。精神世界的故事,不是虚幻的,是精神化的想象,是关于善的,即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二年级是传说,有一点点历史成分,也是关于善的故事。三年级是个体化的分离式的故事,比如圣经中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精神世界死亡了,来到了物质世界,这时要用个体的努力穿越物质世界,才能重新回到精神世界。9岁孩子的自我来临,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寻找他的人生之路。四、五年级是英雄神话,一部分是历史人物,有传说的成分。一半神性,一半人性,这些英雄将面对黑暗,物质主义的黑暗,战胜困难,而成为完美的(神)人。预示着每一个独立的人都将成为英雄。

Peter老师讲述了非洲的三个部落:狩猎、游牧、种植农民,从无冲突到有点冲突到因为土地资源而发生战争,从这样的故事中找到了人类早期的发展状态。在教学中,可以讲述他们当时的生活、穿着,如何工作,用什么工具,花几天时间,去制作“兽皮”、武器,厨具,把脸画起来,围坐在火堆边(或假装),老师讲述当时的故事,之后,孩子们写、画下他们生活特点、样貌。这样子,让孩子们活在当时的生活情境中来真切学习历史。

这一切学习都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做铺垫。

6年级开始正式学习历史。可以从罗马历史开始,当时设置城邦,军事化管理,物质主义思想盛行,不断扩张,规范化,要掌控一切,取代其他文明。同时期的秦始皇也是建立军事化的帝国统治。最终,因为追求物质感官享受,穷奢极欲,丧失道德,而导致毁灭。因为无视精神世界,想把所有事情都放在规则、规范约束中,就一定要有某些东西与它平衡,就出现了宗教,出现美、爱的精神力量。

7、8年级对应历史中很多新生事物发生了,出现了艺术、戏剧、丰富的文化,相对应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大量机械发明诞生,人越来越被机械化的东西掌控。同时美妙的新思想也伴随着黑暗发生。八年级的孩子就是活在美好和黑暗之中。

9年级开始学当代史,政治革命,从法国大革命开始,世界到处产生革命,不想要国王、往后,无法忍受皇室的压榨,要共和,要选出领袖,追求的理想是人人平等。也对应这时候的孩子在反抗权威,意识深处也在“革命解放”,想颠覆世界,想弄明白“我是谁,我的人生目的究竟是什么”。

历史课程安排和孩子意识发展融合,帮助孩子内在的成长和发展,在很深的内在理解当今的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样子历史并不是一连串的日期和战争,而是一个文化发展的故事。孩子首先要了解时间的流动,而他是其中流动的一部分,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比如学习希腊和罗马历史,重点在学习和欣赏希腊的古诗、雕塑艺术和罗马的建筑风格,会让孩子们把历史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把相关的场景或者工具或者人物等画出来或用泥塑的方式做出来,同时用戏剧的方式把故事演出来,通常在这个主题结束时公开演出。

5、地理的学习。

其实孩子从站立或爬行开始,就是在学习空间,从这爬到那有多远,左边是什么,右边有什么。地理就是对自己周围空间的探索。

空间的四个方向的学习,从丰富的描述开始“太阳从东方升起,它的色彩、光芒……”,早上面对太阳说早安,下午面对夕阳说再见,这样子就认识东、西方向。然后用身体认识方位,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伸出左右手,对应东、南方向,合在中间拍手就是东南。在操场往南走十步,再往东走十步等等。设置寻宝图,从a点往北走多远,再往东走多远,往上看……这样子的地理学习通过身体活动、游戏来进行,就使学习变得有趣味,地理就和每个人都有关了。

从四年级开始学地理,也是依循扩展意识的原则,以图景和描述的方式带出。首先画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或家里自己的床的位置,逐渐扩展到整个学校、社区,社区的商店、机构就在使孩子的地理知识结构化,再画出去过的或者朋友所在的省份、国家的范围等,更远一点到整个世界、宇宙。地图制作包括素描、制图甚至是绘画和模型制作。再藉由让孩子了解到地球给予我们很多,产生一种责任感,进而进入经济地理的领域。随着孩子独立感的发展,再把文化和地理结合起来就很自然了。到了十四岁,孩子就有可能把各种事物连接在一起,例如自然资源、工业、经济、文化、种族、国际法等。

12岁以后,孩子开始关注物质世界,进入思考的阶段。如果家庭学校没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孩子的思考就会脱离感情和意志,越来越物质化,他们可能就会炫耀物质品牌,关注得不到的东西——性、、迷幻、极端的经验、刺激,因为他们无法在自己内在找到精神,找到满足,内在是空的,只好向外寻取。所以,教7-14岁的孩子一定要带出情感、美的、艺术的东西,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质。

为什么这个时代很多人沉浸物质,麻木不仁?为什么这么多阴冷虚无者总在抱怨而又裹足不前?为什么身体力行去行动去建设的人如此少?是否是因为现代人意志和情感被压抑,因为以往的教育只注重知性、思考层面的知识,不管怎样,我们需要觉醒,去寻找对策,去努力改变,把更好的给予下一代,让他们能担负起未来人类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