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四重构图在语文学习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1 02:40:00

浅议四重构图在语文学习中的运用

随着课改的深入,概念构图作为有效教学策略,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近年来,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概念构图策略的应用探索,发现可通过概念构图、知识构图、方法构图、主题构图等四重构图进行教学。具体地说,概念构图就是以简洁、明了的图组、符号、关键词等,表现复杂的内容和文路,从而直观地呈现文章的表层信息;知识构图就是要选准知识的支撑点以重点突破,实现知识的有效学习;方法构图是明晰教材中渗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规律,学会自主学习;主题构图就是让学生能够从文本含义过渡到文本意义,体现出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这四个方面在绘制时螺旋交叉、有机结合,重视学习过程的展现、学习目标的整合、学习策略的掌握,使学生的阅读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高效。本文以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为例,谈谈四重构图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概念构图,整体把握课文

概念构图主要是对文本显性信息的把握。运用概念构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课文梗概,从而借助构图深入感悟。

【案例1】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乡下人家留给你什么印象?

生:很美丽。

生:很舒服,很自由。

生:很独特、迷人。

师:是的。请快速浏览课文。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哪些具体的画面,才让你们产生这些感觉呢?

生:我看到瓜藤爬上了瓜架,很好看。

生:我看到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师:你们能够把这几个画面说得简练一些吗?看到了什么风景?

生:我们看到了瓜藤叶这些景物。

(板书:瓜藤叶)

生:我看到了母鸡带着小鸡在竹林中觅食。

生:雄鸡也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师:这些内容可以归纳为——鸡觅食。(板书)

生:我喜欢人们吃晚饭的画面。我把这个画面称为“吃晚饭”。(板书)

师:你说得很简练,真棒!

(教师和学生一起概括交流六个画面后,一一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这些画面就按照你们现在说的顺序放着,好吗?

生(齐摇头):不好。

师:你们认为该怎么排顺序呢?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来重新排列顺序。

(一学生上前重新排列。)

师:请问你为什么要这样排列?

生:前面的四个画面都是写白天看到的。下面两个是描写晚上的。

(教师板书:白天、夜晚)

师:很好,这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你能找一找译文中的依据吗?

生:书上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是的,课文就是按照从白天到夜晚、从春季到夏季、秋季的时间顺序记叙下来的。

生:我还发现了课文中有一些方位词,如屋前、门前的场地上、屋后。

师:你读得很仔细,课文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写,其中又穿插了方位顺序,两者交叉叙述。

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抓住了文章里描写的六个画面,让学生概括地说、按顺序排列。通过这些文中直观的语言信息,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这个方法简单明了,易操作,有实效,既培养了学’生提炼语言信息的能力,又梳理了文路,了解了一种新的写作顺序。

二、运用知识构图,感悟语言魅力

课堂上要把所有的语文知识都讲到,时间是不充足的,也是不必要的。教师要根据文本有机地选择和确定学习的知识点。“知识构图”就是要找出一些恰当的知识进行构图教学,使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阅读课上要教学的知识,最好根据单元“学习提示”,选择重点讲解。

【案例2】

师:许多同学都喜欢这句话: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读一读,你们能从中看到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了一场春雨停了,许多笋都从土里钻出来。

师:你从哪几个词语里得知笋很多?

生:句子中的“许多”、“成群”告诉我们,笋很多很多。

生:有的春笋身上还有一滴滴雨水呢!

生:我看到一棵笋芽儿偷偷地探出头,在看外面美丽的世界。

(板书:探甜头来)

师:句子中说“笋从土里探出头来”,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

生:我知道,这里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把笋当成人来写了。

师:是的。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用拟人的写法可以使事物更形象生动: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从“探出头来”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情感?

生:我知道作者一定很喜欢这些春笋。

生:我觉得这些笋芽儿很调皮,好像和我们捉迷藏一样,十分可爱。

生:“探出头来”写出了眷笋是刚刚长出来的,很鲜嫩。

生:春笋这样生机勃勃,很有生命力。

师:说得真好!看起来简单的一句话,用上了拟人的写法,就有了这么多的意蕴。让我们来读出这些春笋的可爱调皮、鲜嫩和生机。

仔细研读《乡下人家》这个单元的“学习提示”,我们不难发现,拟人写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知识点。拟人这种修辞方法,学生以前已有接触,单独作为一个知识点来学习,这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所以,教学时,就要把“拟人”这个知识点确定为学习的重点。教师在构图中要重点突出“拟人”及“拟人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联系文本,应用知识构图深入浅出地理解。学生品读感悟,想象画面,描述情境,很轻松地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三、运用方法构图,掌握语文知识

语文是一门涉及知识十分广泛的学科。如果没有发现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学习的效果一定是不理想的。学法掌握主要是在“课堂”这个主渠道中进行。教师要设计一些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对课文这一范本的学习,加强对字词句段章的理解能力,能够学会“据言会意”、“因言悟道”、“依言人情”,逐步提高悟性,习得学习方法,而不是死记一些知识。

【案例3】

师:刚才我们体会了课文中这句拟人句的妙处,我们好像看到了无数春笋探出头来,悄悄地看着外面精彩的世界。现在,我们就是其中的一棵笋芽儿,睁大眼睛看一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户人家门前的花。

师:你看到这些花怎么样?说具体一点。

生:我看到这些花开了,很美丽。

师:我看到门前的花儿张开了笑脸,正对着我笑呢!这样说是不是更美了呢?你们也试着用拟人的手法来说一说。

生:我看到一根柳条儿垂下来,随风跳舞。

生:我看到身边的竹子,高高大大的,开心地说:“欢迎你,笋芽儿弟弟”。

生:我看到一只大母鸡带着小鸡,骄傲地在场地上走来走去。

师:这样说,多么有意思呀!同学们,你们也变成了作家,用上了拟人的写法,说出了笋芽儿看到的美丽世界。你们还体会到了笋芽儿的心情了,真了不起!让我们都来做一回刚探出头的笋芽儿,再读一读这句话,读出眷笋的喜悦心情。

“拟人”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如何把这一知识转化为一种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并运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利用文本,巧妙地创设了一个想象说话的情节:如果你是一棵笋芽儿,探出头来,会看到什么精彩的世界?在教师的引导和构图的帮助下,学生把自己想象到的内容都用拟人的写法表达出来,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把“探出头来”这个单一的画面进行充实,使之丰满起来,还表达了作者和自己的喜爱之情。运用方法构图教学,真正落实了知识点,学生理解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

四、运用主题构图,领会文本意义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就是文本意义。学生作为读者,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能力,产生属于自己理解的主题。运用主题构图,可以看到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能显示学生的理解程度。

【案例4】

师:乡下的每一处风景都是这样的独特、迷人。有一天,你们来到了这儿,看到了别有风趣的瓜藤叶、充满生机的花竹笋,你会怎么说?

生:真美呀!比城里漂亮、清新,我好喜欢。

生:我真想住在这儿不走了。

师:你们看到了可爱的小鸡、骄傲的母鸡、自由戏水的鸭子,你最想做什么?

生:我好想自己也有一群毛茸茸的小鸡,给它们撒一些米,看它们吃。

生:看鸭子戏水,看它们捉食,看它们摇摇摆摆走路,我一定会很开心。

师:你们喜欢这样的风景吗?

生:太喜欢了。我现在就想去了!

(板书:喜爱)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走进乡村,走进田园,去更多地感受农村的无穷魅力吧!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课文。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表达自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隋。而学生读了此文后,喜爱乡村的情感丝毫不亚于作者,他们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农村,爱上了农家生活。这种情感最后让学生在构图中得到提炼和升华,领会了文本意义。当教师在板书上郑重地写下“喜爱”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不约而同地拿起书,投入地读起了课文。

总之,四重构图教学是一种较好的阅读教学策略,它能够巧妙地辅助教师教学,拓展理解的深度,挖掘文章的主题,使文本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扎实高效的教学效果。等到学生掌握了绘制四重构图的技巧,就等于他们掌握了一套学习阅读、学习语文的策略。只要应用恰当,直观形象、互相交叉、紧密相连的四重构图,一定能够发挥出它的独特优势,为阅读教学添彩、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