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人才建设问题研究

时间:2022-12-14 02:38:34

兵团人才建设问题研究

本文作者:刘静工作单位:兵团农六师党委党校

(一)根据本师、团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制订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短、中、长期目标,并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有计划的选送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到兵团、各师党校、行政学院进行理论培训。2.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素质。以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和新进班子成员为重点,做到重点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加强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着力提高党政人才执政能力,经营管理人才驾驭市场、参与竞争能力,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等推进远程教学和社会化教学,使各类人才接受高水平的教育。坚持把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加快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多元投资机制,促进各类民族人才更新知识、提高能力,全面提高民族人才队伍素质。3.抓好实践锻炼,切实提高民族人才的能力。遵循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把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年轻干部放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锻炼。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民族人才到基层一线,到艰苦恶劣环境,到矛盾复杂、困难多的地方去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建功立业。(二)营造良好环境,完善用人机制,稳定现有民族人才队伍1.坚持管理创新和分配创新。改变人才管理模式,由“固定控制型”向“指导激励型”管理转变,打破人才的部门、地域、所有制壁垒,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积极引导少数民族人才向基层一线、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合理流动,选拔优秀民族干部到团场、重点改制企业挂职任职,使少数民族人才结构、分布同经济与产业的发展方向相配套。把在基层一线、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实践的经历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个重要条件,并在职称评定方面实施倾斜政策。积极探索建立人才贡献与收入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和按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制度及人才贡献的奖励制度,以体现人才的能力价值、知识分量、工作成绩,真正使人才的贡献得到应有的回报,多劳多得,才有所值。2.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认真总结完善干部考察预告、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和竞争上岗工作经验,加大公选干部的范围和规模,积极推行领导干部任期制、试用期制和辞职等制度,以公开促公平,以公平体现公正,加大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力度,使优秀民族人才脱颖而出,实现优胜劣汰。改革现行职称评聘制度,把学历、资历同考试考核、业绩贡献结合起来,坚持评聘分开,实行高职低聘、低职高聘,低聘低薪、高聘高薪,有效地发挥职称这一杠杆的激励、约束作用。并加速建立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提高人才使用效应,从而形成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为优秀少数民族人才创业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多种机会。(三)强化政策保障,优化环境,吸引短缺、急需人才师市直属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要根据兵团的实际需要和兵团党委、各师党委的总体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吸引各类人才到兵团各师的农牧团场提供扶贫、教育、卫生、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认真落实兵团组织实施的选派科技副职、高级专家对口帮扶、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大学生支援西部计划、城市学校教师到农场基层服务等人才和智力支援项目重点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的有关政策,积极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加强少数民族人才与其他地区人才的交流与合作,采取短期服务、承担项目、业余兼职等多种方式,突出抓好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激励机制,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对自愿到基层团场、连队工作的各类人才,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共同做好转接工作;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决他们在退休安置、子女上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解除其后顾之忧,大力稳定团场人才队伍。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的优惠政策,对少数民族人才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如实施不再要求参加职称外语考试、计算机考试等措施。要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任用工作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是完善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环节,这不仅是因为少数民族干部是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向心力,更因为少数民族干部影响和代表着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因此,要想完善和加快我们兵团少数民族队伍建设,加强兵团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任用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了。1.进一步夯实基础,拓宽少数民族干部来源渠道一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解决好少数民族干部的源头问题。从长远看,要解决民族干部人才问题,就要大力发展教育,要把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纳入到人才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去。要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倾斜力度,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较好配置和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现有教育资源,以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为重点,对贫困地区全面落实“二免一补”政策。要加大高等师范院校在民族地区委培和扩招的力度,加强中高级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和业务能力,为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要多渠道拓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来源,解决好少数民族进入干部队伍渠道单一的问题。既要从党政机关、领导身边发现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又要注意从金融、司法、外贸、经济管理等部门以及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发现和选拔,同时还要从企事业单位、基层团场、连队发现和选拔;并积极打破行业、打破地域、打破身份界限,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等形式,不拘一格广泛选拔少数民族人才。

进一步突出重点,优化少数民族干部结构目前,少数民族干部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专业知识等方面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民族工作部门很有必要把优化和调整少数民族干部结构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一是树立新的干部人才观念。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针对兵团少数民族干部结构不合理的具体情况,要积极充实高层次紧缺人才,不断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帮助民族地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要做到培养人才和引进外地外人才并重,立足自主培养,重点是用好用活现有人才,加强交流,吸引外地人才;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人才引进理念;要加速培育和发展民族地区人才市场,使人才资源通过市场机制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和使用,通过结构优化达到效能的优化。二是加快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步伐。虽然兵师各级对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非常重视,但在具体的培养选拔上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力度还不够。因此,要通过采取特殊政策,强化措施力度,注意培养选拔紧缺的经济、管理、法律、技术型干部人才,使各类少数民族干部脱颖而出。多渠道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后备干部,使少数民族后备干部数量充实、层次合理;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后备干部过程中,注意结构、梯次,注意选拔各种紧缺人才,注意年龄、性别、专业知识的合理搭配,注意保持近、中、远期人才比例协调,使后备干部保持合理配置。坚持后备干部从基层抓起,以满足各级后备干部调整的需要。同时,对少数民族后备干部坚持保证质量,进行定期考核,备用结合,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对比较成熟的及时提拔使用,并及时补充优秀人才,保持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