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基础会计的学习

时间:2022-04-12 03:24:00

浅论基础会计的学习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以及其它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经济类专业人才必修的主干课程。这门课程理论抽象、实践性强、概念多、核算复杂。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种挑战对于教师而言,则必须能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对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做出进一步的思考。下面就《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一、倡导教学新理念,提高综合素质

(一)诚信——从事会计职业的基石

会计职业的特殊性是跟货币打交道,要求我们会计人员必须讲究职业道德“诚实信用”,这也是会计人员的一项义务。朱镕基同志曾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语重心长地题写了“不做假账”四字校训,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会计工作的重视,因此从一开始上第一堂会计课起,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重视并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二)理财——从事会计职业的头脑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就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会计专业之后较之别的专业的学生突出特点是能理财,让学生觉得所学的专业知识实际运用价值比他们所想象的有用得多,使学生对学习会计专业更有热情、有信心。

(三)自学——提高会计技能的法宝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不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尤其是会计行业正处于一个不断变革的时期,新的会计准则陆续出台,原有会计法规不断更新变化,学生毕业后若不继续汲取新知识,原有知识很快就会过时。因此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保持同步,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尝试新方法,激发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应由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

(一)强调课前预习的作用

要求学生在每一堂课开始之前,必须根据教师给出的提纲进行充分的预习,对将要讲解的内容认真准备,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来听课。

(二)授课中进行角色转换,教师从主角转换为配角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和谐、自然,师生之间密切配合。

(三)教学基本内容完成之后,教师提出难点和疑点,引导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

将各部分内容前后联系起来,加强对问题的认识程度,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一个最活跃的因素,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高效率地接受知识。对学生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消磨智慧的“苦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创设直观图形情境,使学生对概念理解得更新刻;创设悬念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会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与热情,增强学习会计的信念。如在讲“未达账项”时,首先强调的是时间因素,而不是发生的错误。“未达账项”对企业和银行都存在。其次让两位学生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以观结果。最后让学生参与结果的讨论。未达账项的调整结果余额相等,而错误账务的调整结果余额不相等。一种方法两个结果,为什么?学生们在讨论中辨析正误,取得了学习的主动权,激发了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应及时强调“未达账项”是双方记账并无错误,而只是由于双方记账时间的不一致造成的,调整结果必然是“A=B”错误的账务表现为会计科目错误、金额错误或方向错误等,不属于“未达账项”的调整范围,是工作中的粗心和失误造成的。调整是要从源头上纠正错误,才能保证账务的正确性。同时告诫学生“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说明双方账簿记录没有差错,但不能作为登记入账。这样“讲—练—讨论—总结”,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给学生以强烈的听觉、直觉、视觉效果,既可对内容加深理解,又能提高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

四、采用案例教学,精讲勤练

会计教学归根结底是一种专业技能培训,它的教学目的与纯粹的理论教育不同,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多多联系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业务,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

(一)多进行实物演示

《基础会计》一部分教学内容可以完全通过实物演示进行讲解,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给学生看到实物,比讲解多少遍概念都直接明了。

(二)多联系社会经济实际

学生应知道这些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并运用于实践的,是用来处理具体的问题的,而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习题。如讲授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就可以举出具体的例子说明不谨慎会出现何种现象以及产生的后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注意多积累素材、多观察生活,有平常的深厚积淀,才能在课堂上随心所致、尽情发挥。

(三)让学生多练习

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应在教学中讲练结合。学生多动手进行会计基础技能的操作,才能真正掌握技能。如会计凭证的填制、装订,账簿登记和错账的更正,编制会计报表等内容,让学生按照会计的职业要求,亲自动手操作,练习得越多,对这一部分知识及技能掌握得越容易。

五、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多年来,会计教学一直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面对面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有一定的好处。但引入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将更有利于学生具体、形象地了解会计的内容。如可以通过多媒体介绍各种会计岗位、工作流程等;可以展示各种会计工具,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各种报表,认识多种原始凭证,像支票、汇票、发票、借款单、差旅费报销单等。在讲授错帐更正的方法时,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在课堂上将错帐类型、适用的更正方法一一讲解,虽做练习,但是只做一下分录,没有涉及具体实务操作,因此学生在实习中如真的发生错帐,却不知如何更正,即在听课时只是从理论上掌握了错帐更正方法,对实际操作无任何感性认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将真实的凭证、帐簿记录反映在屏幕上,教师操作鼠标查出错误的地方,用图、文、声并茂的方法提示错误,并确定采用的错帐更正方法进行更正,最后作出总结。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在轻松、积极、自然的状态中,清晰、灵活地掌握了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思维,增强了感性认识,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六、大刀阔斧,改革考核办法

以往《基础会计》考试范围以课本上理论知识为主,没有对操作技能加以考核,这种考试考的是学生死记硬背的本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不能全部通过考试反映出来。如果改革考试办法,只考实操,学生会更顺利的踏入会计专业的大门。同时考试办法对教学有导向作用,这会促使任课教师更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训。笔者所在学校去年对学生的考核就全部是对操作技能的考核,考试内容主要为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的填制、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及明细账等各种账簿的登记以及报表编制等操作题。考核结果非常理想,及格率平均百分之八十多,学生对这种考试方法也非常满意,免去了他们死记硬背的“苦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由于他们取得了好的考试成绩,加强了他们学习会计的信心,为会计主干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的基础。

实践证明,采用新的教学及考核模式对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培养素质高、技能过硬的会计人才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