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银行倒闭事件金融学解析

时间:2022-11-29 08:49:37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金融学解析

摘要: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在金融领域是一个经典案例。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前提出发,即决策者都是有限理性,通过对巴林银行倒闭事件的分析,认为危机是由决策者的确认偏差和过度自信,并伴随着认知失调和损失厌恶所致。并从行为过程控制、结果控制、人员控制、文化控制四个方面,提出控制投资行为偏差的措施。

关键词:巴林银行倒闭事件;行为金融学;投资行为偏差;控制措施

1995年2月,巴林银行因经营失误导致6亿余元英镑的亏损,超出其资本总额3.5亿英镑。英国中央银行宣布,英国商业投资银行———巴林银行因为经营失误而破产倒闭,这则消息在全世界金融领域引起了强烈的波动。驻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总经理、首席交易员尼克里森进行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交易的失败,直接导致了巴林银行亏损。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公布于世后,许多学者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主流观点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高杠杆性,使得股指期货投资风险较大;集团内部管理较松散,即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巴林银行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不分明、权限不清晰;巴林银行缺乏全球性的协调和信息沟通。这些观点分析了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值得我们借鉴。但是,这些观点都是站在理性人假设基础上,与此相反,决策者往往是有限理性。经济学认为,行为人是完全意义上的理性人,即理性人假设,这种理性人会在一定的成本下追求最大的收益,从而做出对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决策。而行为金融学最基础的假设却认为,行为人是有限理性的,行为金融学是从微观个体的行为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动因,解释、研究、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寻求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和决策行为特征,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本研究从行为金融学中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的角度,分析巴林银行倒闭事件的原因,并总结了防范决策者行为偏差的措施,主要是行为过程、结果、人员、文化控制四个方面。

一、巴林银行倒闭事件的过程

巴林银行创建于1763年,创始人是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巴林银行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善于创新,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功。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震惊了国际金融领域,成为操作风险的一个典型例子。造成巴林银行倒闭最直接的原因是交易员里森在衍生品交易方面失误。类似事件还有中航油事件、伦敦鲸事件等。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始于一个错误账户,即“99905”错误账户,专门用于处理因交易过程中的疏忽造成的错误。后来,伦敦总部要求建立另一个错误账户,即“88888”账户,用来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不久之后,又被告知遵循旧规则并直接向伦敦总部报告所有错误。但是,“88888”账户已成为存在电脑中的真正“错误帐户”。1993年,年仅26岁的里森被任命为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有限公司(BFS)的结算部门负责人,主要从事日经指数期货交易和日本国债期货交易。里森使用“88888”错误账号隐瞒了许多失败的交易数字,数额达到了8.6亿英镑的高点。1994年1月到1995年2月,为了应对巴林银行内部审计员的查账和追加保证金的要求,里森做了卖出鞍马式期权组合,同时卖出日经225指数期货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使其收入与“88888”账户中的多笔失败损失额相等。然而,1995年初,日本神户发生了大地震,日本股市剧烈下滑,日经225指数下跌了1055点,跌破了盈亏平衡点,里森的策略开始亏损,亏损总计达5000多万英镑。事后,里森为了掩盖交易失误造成的损失,通过编制假账骗取了巴林银行伦敦总部46亿英镑,将其作为保证金购入了日经指数3月份期货合约,同时卖出了2.6万份日本政府债券期货合约。然而事与愿违,神户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债券的价格开始上升,日经指数继续下跌,使得损失进一步扩大,最终巴林银行的损失远超过其股本总额。1995年2月,英格兰央行宣布:因经营失误导致的巨额亏损使得巴林银行不能继续经营,至此,巴林银行宣布破产。从制度上看,巴林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交易与清算角色的混淆。里森在新加坡任职巴林新加坡期货交易部兼清处部经理后,工作主要是客户买卖衍生性金融产品并代替巴林银行从事套利,由于银行对于其交易员有限额度的风险部位的许可,所以工作风险较小。然而,里森却同时身兼交易与清算二职,为自身的失误行为瞒天过海,最终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二、行为金融学解析

巴林银行倒闭主要是里森的衍生工具交易失败造成巨额亏损所致,这就明显体现出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即决策者的有限理性,有限理性使得决策者具有过度自信和行为偏差的特征。(一)确认偏差。1.事件分析。里森是国际金融界的“天才交易员”,在担任新加坡巴林银行期货公司的总经理和首席交易员期间,被誉为“不可战胜的里森”。里森在1994年下半年认为,日本经济已经开始走出衰退,所以买进大量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和看涨期权。然而,1995年初,日本地震导致股市崩盘,里森的多头头寸受到了重创。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里森的崇高地位。里森根据自己的天才经验,为了把失败变成胜利,再次持有日经225期货合约和利率期货合约的大量头寸,总头寸超过10万手。1995年2月,日经指数加速下跌使得里森在巴林期货公司的头寸损失赶超整个巴林银行集团的资本与储备之和。里森认为,他将从这些交易中获得巨额利润,但现实与他的预期背道而驰。2.行为分析。行为金融学中的确认偏差,是指人们一旦形成了先验的信念,就会有意识地寻找各种证据来支持论证自己的信念,有时甚至会人为地歪曲新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支持他们信念的证据也增加了他们的“过度自信”。里森先前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一种认为衍生品价格走势容易预测的强烈信念,一旦这种信念形成,他就会停止关注那些否定它的新信息,当有巨大的损失时也无法摆脱它。里森投资的进一步扩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犯的正是行为金融学中确认偏差的认知错误。(二)过度自信与认知失调。1.事件分析。里森在事业历程上刚开始是摩根斯坦利(MorganStanley)银行清算部门的一名员工,1989年7月他正式抵达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巴林银行的印尼分行找到了一份工作。里森的耐心毅力和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有效地解决了许多问题,因此他被认为是期货和期权结算的专家。1992年,由于巴林银行总部对他在印尼的工作非常满意,决定派他到新加坡分公司设立期货和期权交易部门,并任部门负责人。1995年初,里森在买进大量股指期货合约后,希望日经指数上涨,然而地震袭击了日本股市,使得里森获得巨额利润的梦想破灭。里森在遭受严重亏损时仍不断地增加交易量,对盈利的渴望使他忽视了交易中的潜在风险。最终,巴林银行成为金融衍生品的受害者,损失高达14亿美元,而其自身资产仅有几亿美元。里森通过大量交易金融衍生品,摧毁了巴林集团。2.行为分析。行为金融学理论中“过度自信”是一个基础的概念。亚当•斯密(AdamSmith)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过度自信”有一个很精确的描述:每个人都高估了得到某件东西的可能性,而大多数人低估了失去某些东西的可能性。有很多证据表明,人们对自己的预测比基于客观现实更有信心。与过度自信有关的是心理学家所说的认知失调。根据过度自信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如果决策者投资项目,他们不愿意承认之前的投资决策失败。为了证明他们的能力和理性,他们可能会继续向失败的项目投入更多的资源。里森过度自信心理倾向的起源也必须从他个人事业的发展开始。1987年,里森在摩根斯坦利的期货和期权部门从事清算工作,但他一直在考虑要作为一名交易员为银行赚取利润,他没能成功。两年后,里森辞职,之后获得了巴林银行的工作,继续在期货和期权部门工作。9个月后,里森争取到了到印尼工作的机会,开始处理雅加达大量混乱的票证业务,清理完成后为巴林银行消除了1亿英镑的负债。1991年,里森回到伦敦。由于里森在期货和期权方面的突出表现,伦敦总部决定派他到新加坡分公司设立期货和期权交易部门并任部门负责人。在其任期中,里森期货交易上的一系列表现非常出色,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天才交易员”。里森饱偿了成功的喜悦。也正是这一成功,使里森过度自信与认知失调。里森出狱后,面对采访,他说:“我并没有想起来事情像《华尔街日报》记者在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后报道的那样,事实上,巴林银行迟早会破产,每个人都有被授予很多自主的权利,而规章制度和风险的管理是让人担忧的,我开设的非法账户和阪神大地震只是事件的导火索而已。”这段话也体现了里森过度自信与认知失调的心理。(三)损失厌恶。1.事件分析。1995年2月,里森在巴林的期货交易彻底失败。日经指数降至17885点,而里森的日经期货多头6万份合约。同时,日本政府债券的价格一直在上升,其空头风险部位已达2.6万份合约。里森为巴林所带来的巨额损失为8.6亿英镑,造成了老牌银行巴林银行命运的终结。新加坡关于巴林银行倒闭的报告和里森在自传中的感慨,都深刻表达了对巴林银行未能及时避免损失的遗憾。“如果巴林在1995年2月之前能够及时采取行动,它仍能避免破产。”报告在一段话中总结道:“到1995年1月底,即使损失很大,也只是最后损失的四分之一。如果巴林的管理层在破产之前对“88888”账户不甚了解,只能说他们是一直在隐瞒逃避真相。”里森对此感慨道:“有一群知情人士本来可以揭穿并阻止我这样做,但他们没有。我相信在其他任何一家银行,我都没有机会持续地犯这种错误。”2.行为分析。当人们面对同样额度的收益和损失时,会认为损失更加难以让人接受,这就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一致,即损失厌恶。当面对收益时,人们会表现出对风险的厌恶;当面对损失时,人们会表现出对风险的追求。里森对日经指数走势的错误判断导致损失不断扩大,由于损失厌恶他有意扩大期货交易,试图弥补以前的损失,然而损失越来越大。里森的这种行为恰恰反映了人们在面临损失时追求风险而不是规避风险的心理倾向。

三、控制投资行为偏差的措施

行为金融学的有限理性理论认为,决策者在作决策时会出现行为偏差的现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关注决策者行为偏差对投资的影响。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也要求人们要加强对投资者行为偏差的控制,主要从行为过程控制、结果控制、人员控制、文化控制四个方面督促决策者们合理决策、规避投资风险。(一)行为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加强对决策者投资方案的预审、对投资方案投资进程的监督、对投资结果的后续评价。行为过程控制主要是为了避免像巴林银行一样在媒体披露以后才知道亏损的信息。同类事件,如中航油事件说明对海外分公司的行为过程在控制上严重不足。(二)结果控制。主要是指不仅要考核决策者所在企业的财务业绩,而且还要考核该企业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风险控制能力、集团规定的执行能力等。无论业绩好坏,都应向上级定期提供投资的业绩和风险报告,而且企业应特别关注高风险的项目管理者。(三)人员控制。主要是实行交易员与监督员职务相分离的制度,并且在决策者的投资方案失败后,应为该项目任命一个新的决策管理者。另外,还需要对企业的决策者进行正式培训,使其学习控制风险并对自身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知。所以,人员控制主要包括人员的选择、任命、培训、工作设计等方面。(四)文化控制。有些企业很多时候不是缺少制度,而是缺少实施制度的文化。因此,文化控制方面要制定行为规则,提倡各成员发表不同意见,上级应适当接受下属的建议,并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建设团结民主、积极健康、注重实施制度的企业文化。总之,控制投资行为偏差可能会束缚决策者,从而丧失获利机会,这就需要在控制行为偏差时考虑成本和收益,进行利弊衡量,将成本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贺京同,付婷婷.行为金融学框架下的实验金融研究评述[J].上海金融,2018(4):48-53.

[2]郑健雄.泰勒的行为金融学与系统性风险的防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25-30.

[3]夏明.主观性视角下的行为金融学研究———基于奥地利学派的观点[J].经济评论,2015(5):154-160.

[4]熊金武,缪德刚.行为经济学的方法论价值———基于行为金融学前沿理论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5(4):167-173.

[5]赵晶.解析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分歧[J].学习与探索,2014(10):115-120.

[6]王忠林,姚海琴.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的行为金融学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2):134-137.

[7]张峥,徐信忠.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J].管理世界,2006(9):155-167.

[8]权丽平,张彦伟.亚洲金融危机———行为金融学的剖析[J].金融研究,2005(8):163-170.

作者:汪威刚 单位:安徽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