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生态环境改变剖析及修复研究

时间:2022-11-04 05:33:00

锡林郭勒生态环境改变剖析及修复研究

1生态现状与变化态势

锡林郭勒盟地区土地覆被/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典型草原、农牧交错带以及农耕区为主;东北部为乌珠穆沁盆地,河网密布,水源丰富;西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由一系列垄岗沙带组成,多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锡林郭勒盟地区生态环境退化明显,使得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敏感,抗干扰能力降低,具体主要表现在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和恶劣天气增加等方面。

1.1草地退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锡林郭勒草原植被的整体退化趋势一直在延续,21世纪初,相当于草原化荒漠状况的稀覆盖植被区的面积比20世纪80~90年代扩展了4~5倍,到2007年,退化、沙化草场面积达到可利用面积的64%。牧草高度下降40.3%-76.7%,产草量下降50%-65%,盖度下降35%-85%[1,2]。同时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收到威胁,雪灾、旱灾、风灾等自然灾害频繁,鼠害虫灾加剧,遏制草原退化,恢复草原生态已刻不容缓。

1.2土地沙化

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浑善达克沙地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南部,地处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区,该区位于京津地区的西北部,是京津地区的风源、沙源和水源,其生态环境状况对京津地区有直接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后,该沙地发生了严重的沙漠化,不仅恶化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成为京津地区最主要的沙尘源之一,对京津、华北等周边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安全构成了愈来愈严重的威胁[2,3]。草原退化沙化的日趋严重,对畜牧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后果。

1.3土地盐碱化

中国地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土壤盐碱化的自然先决条件。造成土地盐碱化的技术和社会经济因素纷繁复杂,其根源就是人类不合理的利用行为。锡林郭勒盟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在上世纪90年代达到最大,在2000年之后由于采取了一些生态恢复措施,使得土地盐碱化面积开始减少,在2005年之后土地盐碱化趋势明显降低,但仍然存在。

1.4极端气候天气变化

锡林郭勒草原50年代干旱发生较少,各气候区发生频率在30%左右,六七十年生频率都较高,荒漠草原发生频率最高的60年代达到了80%;90年生频率明显减少,进入2000年以后,干旱又明显的增多,达到80%。进入21世纪,由于经历了1999-2002年连续4年的严重干旱,又出现了2001-2002连续两年的沙尘暴高发期,强沙尘暴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往年。沙尘暴对草原植被和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大,对环境的污染也比较严重,会加剧草原植被的退化[4,5]。

2生态环境退化分析

锡林郭勒盟地区是一个草地为主要生态系统的地区,而沙地又是其主要土地类型,生态脆弱性明显,在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用下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草地和沙地的变化情况。长期以来,由于气候的干旱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剧,加之对草原的过度利用,使得草地退化、沙化严重,土地沙化导致草地生物产量迅速降低,频繁引发浮沙和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京津、华北以及长江以北广大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愈来愈严重的危害。本文将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草地退化和沙地变化的原因

2.1气候因素

锡林郭勒盟地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量一般在150-400mm之间,且分布不均匀,地区差异明显,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4]。从近几十年气候变化来看,锡林郭勒盟地区降水在20世纪90年代相对较丰,进入21世纪以来,降水量显著下降;自1981年以来,锡林郭勒地区气温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之中,其间以20世纪90年代升温最为剧烈[6,7]。

2.2人口增加与草畜矛盾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草畜矛盾不断加剧,1949-2003年的54年间,全盟牧区人口增长了3.5倍,牲畜头数增加了11倍,畜均占有草场下降了11.4倍。2003年实际载畜量与理论载畜量相比较,冷暖季分别超载411万个羊单位和800万个羊单位。过牧,使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草地生产力急剧下降,加上严重的干旱,退化沙化明显加快。人口不断增长也是锡盟浑善达克地区土地沙漠化人为因素中的重要原因[8-10]。据锡林郭勒盟人口统计资料,1947年锡林郭勒盟人口约为15.84万人,1999年发展到92.37万人,增长了近5倍。随着人口的增长,加之经营方式的落后,对土地和及其生物等自然资源的进行掠夺式开发,使得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加速了沙化面积的增加。

2.3草地开垦与耕地弃耕

时期在“以粮为纲”的方针下,农业生产建设资金和劳动力绝大部分投向粮食生产,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失调,盲目地扩展种植业及粮食的生产,忽视和削弱了林牧渔业的发展,限制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农业部门结构及其产品结构趋向单一化、欠合理化;特别是盲目垦殖,乱砍滥伐等,使沙漠化与水土流失加剧,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业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经济陷入恶性循环。据70年代中期的统计显示,全国牧区草地被开垦800万公顷,草地沙化、退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1/3,鼠虫害面积达草地面积的30%以上,黄土高原和南方的草地水土流失严重,草地上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也遭到严重破坏,有些已濒临灭绝。呼伦贝尔草原掀起了大规模的开垦草地运动,开垦草地47万公顷。许多新开垦的土地退化严重,很多开垦的土地被弃耕,这些废弃的耕地在当地多风,降雨量少且集中的气候条件下,水土流失情况加重,其中内蒙古伊克昭盟沙化土地面积的40%来自被垦草地。[11,12]

3生态环境恢复

由于锡盟地区环境恶化趋势不断增强,严重威胁着本地以及华北各地的生态环境安全,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国家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来调节生态系统的恶化,同时还进行了一些生态工程建设,如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

3.1政策调控

改革开放以后,针对在“”时期提出的牧区也要“以粮为纲”、牧区也要实现“粮食自给”、滥垦草原的实际,提出了“以牧为主,农牧林结合,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将内蒙古的经济建设方针确定为“林牧为主,多种经营”八字方针。1983年,牧区全面推行“牲畜作价,户有户养”的生产责任制,到1985年8月,全区95%的集体牲畜作价归户。1983年,在农村“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影响下,牧区全面推行“牲畜作价,户有户养”的生产责任制,家畜作价归户。继而采取草与畜的双承包的形式,到2000年双承包的历史任务宣告完成。从1984年开始,内蒙古牧区全面推行“畜草双承包”责任制,把草牧场所有权划归嘎查(村级单位)所有[13]。1996年,内蒙古提出并实施了“增草增畜,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的双增双提战略,为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牧还林(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等有关政策,结合内蒙古实际,自治区政府采取了“退牧还林,退牧还草”、“围封转移”、“禁牧休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围封转移”的核心内容是“围封禁牧、收缩转移、集约经营”。

在不断完善的牧区政策调控下,锡林郭勒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牧区普遍存在富裕牧户牲畜多、生产机具多、草场不够用、劳动力少,而一般户和贫困户牲畜少、生产机具少、草场多、劳动力相对富裕的问题。在一个浩特范围内,相邻的几家牧户自愿联合,合群放牧,有计划轮换使用各家的冬季草库伦。这种情况适合于草场面积小、各家的牲畜头数也较少的情况。合作经济组织在牧区还有利于解决两极分化。根据在牧区的典型调查,许多牧业大户将自己的牧场围起来,将家畜在流转来的牧场放养,在别人家的牧场放养家畜则没有对草原的养护意识;贫困的牧民要增加收入,须增加牲畜头数,而又受到草原狭小的限制。

3.2生态恢复建设

由于锡林郭勒盟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作为华北生态安全的屏障,国家逐渐在锡盟地区进行了一些生态工程建设,主要包括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移民搬迁和舍饲禁牧等工程等。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主要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5省(区、市)的75个县(旗、区),实施退耕还林、禁牧舍饲、小流域治理等工程措施,尽快恢复北京周围地区的林草植被,减轻环北京地区的风沙危害。通过实施营林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草地保护和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源及节水设施建设等,对沙化草原、浑善达克沙地、农牧交错地带沙化土地和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沙地进行重点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在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改善了环境的同时改善牧业生产与经营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等[14]。

草原实行禁(休)牧后,以自由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正在向舍饲半舍饲转变,牲畜良种程度明显提高。2005年改良比重达到84.2%,比禁(休)牧前的2001年提高了21.2个百分点,经过不断的努力,全盟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植被开始得到恢复。据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从2002年连续几年的监测结果表明,休牧区与非休牧区相比,牧草高度增加了6.5~25cm;盖度增加了38.2%~50%,亩产鲜草增加了35.6~229斤;浑善达克沙地流动和半流动沙丘面积由2001年的7,120km2减少到目前的4,053km2,西部半荒漠与荒漠草场植被平均盖度由17%提高到41%[15]。截至2006年初,内蒙古实现退耕还林还草3,500多万亩,治理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土地面积达到1.85亿亩,基本遏制住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呈现出“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局面。生态环境好转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沙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据监测,5大沙地的林草覆盖度均有提高,沙地向内收缩。经过多年的治理,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此外,退耕还林还草还使得沙尘暴次数减少,还能够促进促进农牧区产业结构优化,增加农民收益[16]。

为了保护草原生态平衡,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草原围栏在近30年的实践中,对草原生态严重退化的一些地方采取的围封转移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围栏政策也带来了很多新问题。首先,从生态环境角度而言,草场围栏导致的结果有小范围内牲畜的践踏加剧了草场的退化,不利于草种的传播,导致牧草种类单一化,其抗践踏能力比较弱,生态平衡易于破坏,若保护不当,容易再次退化。其次,从经济角度而言,草场围栏加重了牧民的经济负担,而且围栏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导致他们的经济收入也受到一定影响。锡林郭勒盟自实施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之后,在一些旗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部分旗县的草原仍处在继续恶化状态。

4结论

锡盟生态环境变化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生态恢复措施的作用和效果研究对于锡盟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目前,锡林郭勒盟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明显,主要表现在草地退化、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以及极端天气增加等方面。地区处在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区,生态功能相对脆弱,受温度和降水影响较大,其中降水量的多少对草地生长影响较大。气候变化不是锡林郭勒盟地区草地退化与沙地变化的主导因素,人口增加和过度放牧的影响较大,草地的开垦和耕地弃耕也会造成草地退化和土地沙化。针对锡盟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定的政策措施以及一些生态工程建设,对草地退化与土地沙化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的生态环境恢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目前的生态恢复的评价体系和指标相对混乱,没有一些确定的模式来综合评价生态状况;在生态恢复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也是今后需要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