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大学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互补研究

时间:2022-08-06 10:59:00

独家原创:大学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互补研究

摘要:本文以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农业大学3所高校作为研究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个案,通过对高校服务保定市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和建议

关键字:区域经济,高校,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作为知识产生、传授、传播和创新的基地,功能不断扩展,也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当代社会,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等功能正在不断地完善,已经与社会密不可分,尤其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融为一体,互为补充,逐渐在良性的互动中实现双赢。

大学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孵化器和辐射源。许多重大科学理论的提出,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大都产生于高校。统计表明,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有70%源于高校。高校以人才优势、科研优势、科技成果优势和信息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些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高校在这些领域拥有的巨大优势是区域实现快速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动力。

而地方区域拥有物质、服务等领域强大的资源,为大学提供科技创新的环境,必备的公共科研服务平台和能够激发大学创新能力的各种机制,这些对大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高水平的大学无不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着良性的互动,没有哪所优秀的大学是脱离于区域发展的。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也会面临许多挑战,这些挑战和困难需要高校帮助解决,因此两者需要合作。地方企业在发展中为大学提供了科研课题和资金支持,大学的科研成果借助于企业进行产业化,从而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目的。同时,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实习的平台和就业的基地。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地方社会智力的开发与地方社会人才的培养。地方高校是提升地方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因此,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措施在于发展地方高等教育。高校不仅承担着教育和培养各类人才的重任,而目自身积蓄了大量人才。高校一般都活跃在学术领域前沿,校际、省际之及国际之间的交流活动相对较多,这就决定了它们拥有广泛的信息源,以信息作导向,就能更好地指导教学、科研并由此辐射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本文以驻保高校和保定经济发展为例,分析大学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保定市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1千多万,辖3区、18县、4个县级市,是冀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保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名胜古迹众多,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世界冠军的摇篮”、“戏剧之乡”、“中国民间音乐之乡”、“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雕刻之乡”之称。这里曾是燕文化、三国文化、明清文化、抗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慷慨悲歌、正道直行的荆轲精神和桃园结义的忠义文化,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蠡暴动、二师学潮、雁翎队、地道战的英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保定市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学院等6所本科院校,4所专科院校,9所民办高等院校,其中招收本科以上的驻保高校就有5所,2006年在校大学生增加到15万人,学士学位以上毕业生每年达3万余人。每年毕业的各类专业人员涉及电力、机械、工程、农业、医疗、教育等多个学科门类,是保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全市有科研机构160余所,分属于各大高校与社会科研院所,各类科技人才45万余人,是高科技发展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立足保定市情,深入分析驻保高校服务保定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发现问题、提出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和建议

一、驻保高校服务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河北大学服务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河北大学是河北省惟一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哲学社会科学、旅游等学科具有雄厚的人才资源、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现代化的科研优势。2000年,河北大学提出“融入保定,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办学方针,努力将高校科技、教育、文化全方位融合到当地经济建设中,在实践中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与保定市政府共同推进保定市文化产业建设。

根据这一办学方针及社会需求,2006年12月21日,河北大学积极与保定市共同签署了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努力整合学校的人文、艺术、工艺美术、影视艺术、新闻传播、计算机技术等人才和设施资源,打造跨学科型支撑平台,创新体制和机制,以适应推动产学研发展的要求;利用在国内外高等院校中的影响力,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入驻动漫产业园区。2008年,河北大学与保定市在文化产业领域进行全面合作,以产业演绎文化,以文化提升产业,推动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进程,实现政府“保定制造、保定文化”双轮驱动文化发展方略。保定市市委曾建议要和河北大学建立合作机制,把莲池书院研究会成立起来,对这一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研究、论证、包装、推广,力争打出品牌效应,使之成为保定的文化亮点。目前,河北大学亿万泰动漫游戏产学研实训基地、“新一代动漫产业孵化中心”、河北大学亿万泰韩国福乐影像株式会社“亚洲影像IT文化观光都市”合作项目等已如期启动,校地合作的大幕正徐徐拉开。

(2)为保定市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2007年5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与保定市迎宾西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转诊协议详细规定了附属医院在若干条件下必须提供的各类便捷服务,最大限度的照顾了小区居民的健康要求,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大医院优质医疗技术资源主动下移体现了河北大学为民服务、为地方服务的开放理念,是对救死扶伤的最好诠释,意味着河北大学将承担起为保定市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专家服务的重大责任,也意味着保定市面对普通百姓的医疗措施向质量方向倾斜,救助措施更加科学、优质。

2.华北电力大学服务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部企共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06年10月16日,华北电力大学与保定市政府达成共同建设“中国电谷”的战略合作协议。华北电力大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全力支持保定市政府打造国家能源基地的建设大局:在人才支撑方向上,设置市场需求专业,培养市场需要人才,建立电谷人才培训基地,筹建亚洲风能培训中心;在技术支撑方向上,加强新能源技术开发,发展电子与电力自动化设备和高效节能设备产业,研发电力产品、试验检测平台;在市场支撑方向上,利用国内外资源,积极合理地引进投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提高科技企业孵化效率。

3.河北农业大学服务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河北农业大学是我国建校较早的高等农业院校之一,是河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院校,建校以来,为当地和国家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开创“太行山道路”,服务保定市新农村建设。

改革开放以后,河北农业大学紧紧抓住省科委“太行山区开发研究”项目这一历史机遇,建设性的提出“太行山道路”服务口号,由此拉开了服务保定市经济社会的序幕。为响应新农村建设号召,河北农业大学专门成立了农村发展学院,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力图通过此种方式把教育资源利用到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管理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上。

(2)与保定市政府共建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

河北农业大学与保定市政府共同建立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全力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一方面,与北京、天津的发展定位相比,保定市的基础优势在农业,最具发展潜力的也是农业;另一方面,保定市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伊利、汇源、康师傅等一批产业化龙头项目先后落户或开工建设,所以必须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依托,发挥其在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地方在管理、组织上的优势,为地方发展服务。

二、驻保高校对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1.驻保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保定地方经济增长

基础建设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基建过程中原材料的就便采购和建筑工人的就近聘用,而这些无疑都会解决部分就业问题、拉动经济增长。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等院校相继建设了新校区。根据层级效应理论,相应地将对保定市的第二、第三产业产生投入倍数的经济增长。随着大学新区的建成,与之相关的文化、餐饮、娱乐设施也陆续投资兴建,华北电力大学新校区、河北大学新校区、河北农业大学新校区的周边开设了许多配套商铺,促进了就业,拉动了经济。

2.驻保高校学生消费成为保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调查显示,2002年国内在校大学生年消费支出最高的达到18500元人民币,而年消费最低的也有2100元。国内大学生年支出均值为8383.96元。我们可以粗略地估算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年均消费额至少在5000元以上。仅以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和河北农业大学等三所驻保高校为例,其在校生规模达到十万人,对保定地区经济产值达到5亿元人民币,若再考虑各个不同部门的产出系数,则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作用更大。驻保高校举办、承办各类学术会议、考试等活动也给保定带来直接的社会影响。以上述三所学校为代表的驻保高校所举办、承办的各类学术会议、考试等活动每年都会为保定带来了可观的政治、经济、社会效益,考量会议与考试的成本、效益时,一个基本思路就是需求规模越大、规格越高的会议和考试的规模经济效应也最明显。对会议和考试成本、效益的计算,最重要的是不能忽略会议和考试本身所具备的重大社会价值。而且参会人员、考生、学生的直接、间接消费也是极为可观的,这些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组成因素。

3.驻保高校是保定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近几年来,驻保3所高校每年都有数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落户保定的不乏其人,2006年仅河北大学一校在保定市正式签约就业就有500余人;而驻保高校的优秀师资队伍不但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可靠保证,还是保定当地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开发、技术转化等“四技”服务活动的智囊团。据保定市政府统计,以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为代表的驻保高等院校与众多市属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研发体制,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保定市拥有这几所高校,有力提升了保定市的知名度,提升了招商引资的层次,可以引导保定地区产业的投资方向,为本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三、高校服务于保定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驻保高校大学群在保定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国内大部分大学群的情况类似,在他们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中并不协调,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1:高校相对封闭,企业自身改造力度不足。

驻保高校的情况与国内大部分高等学校一样,长期封闭造成以下弊端:一是不熟悉企业的生产技术状况及市场需求,不能灵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工程技术知识、经营管理能力和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和企业在协作的实施阶段方法与目标不同。选题上高校追求学术意义,企业则希望拿出具体东西;落实课题计划时,高校希望能和教学计划结合起来,时间安排上循序渐进,有一定的连续性,而企业则希望完成课题计划,有突击性。三是高校由于本身研制条件和实验装置限制,提供的技术往往是不完善的,缺乏生产工艺试验和必要的工程设计,不能将技术直接应用于企业。

2:大学群服务于区域技术经济建设的深度不足。

驻保高校在服务于区域技术经济建设过程中,战略意识有待加强。这突出地表现在与对保定技术经济建设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大中型企业的协作、联系的广度远不如与中小企业;开发、生产、咨询、顾问等低层次的协作所占的比例较大;初级、单项、松散的协作要多于高级、紧密、综合多学科的工程技术联合攻关,高等教育未能发挥主力军或制导性的作用。

3:保定企业技术素质差、技术人员老化、技术结构不合理的局面还有待解决。

经过几年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虽然保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素质有所增强,但从总体来看,保定企业技术素质差的局面尚未完全改变。特别是近几年,科学技术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知识老化的速度明显加快,而保定企业的科技人员相对稳定,在工作中往往注重对现有技术与产品的理解与服务,面对知识经济社会带来的新知识、新技术往往应接不暇,这也从一个重要方面制约了保定高等教育与地方技术经济建设的融合。

四、对大学群与区域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建议

通过研究驻保高校服务于保定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许多成功的做法,对大学群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发展模式和建议:

1:大学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其含义并不仅仅指通常所说的高等教育作为人才的“摇篮”而培养人才。此外还有着三种意思:一是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某种特殊人才的需要,而专门开设一些专业和学科,为其培养这种所需人才,这正如专业性大学所做的;二是为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快速就业,充分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对学生进行上岗前的支持培训,使其充分掌握运用现代科研、生产工具,使其可直接进入各类工作岗位,三是广泛开展满足所在区域人口知识更新需要的中长期培训,为政府官员、律师、工程师、会计、教师、医生、商人、技术员等各种职业的人开设学习班、专题讲座,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当地劳动者的技能和文化素质十分重要。

2大学与企业合作科研。大学里科研人员多,人才济济,但是也往往面临科研经费不足、课题重复、课题主管不切实际等一些问题,造成人才不能尽其用。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如果能从企业界拿来一些课题,既可以弥补课题、科研经费的不足,也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做点实事。而企业,在科研力量、以及科研设备等方面不如高等院校,也需要高等院校为其解决一些实际应用的课题,并为其培养一些科研力量。因此,大学与企业的合作科研,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需要的,可以说是“天作之和”。

3大学开办校办产业。开办校办产业是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不少高等院校在促进产学研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创办了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科技产业,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等。

4大学的成果和技术转让。在没有资金和开拓市场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这是促进科研成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关键是高等院校能紧跟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开创出一些科技含量高、有投资价值的项目。

5企业应重视高校科技力量,采取紧密合作措施。区域管理部门及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把高校作为振兴企业的一支重要的科技力量,采取切实有效的紧密合作办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通过科技振兴企业。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基础研究力量雄厚,师资及科研力量强,还有一支由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科研力量,以及拥有颇具规模的实验设备和图书情报系统。因此,企业界的各级领导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推动企业和高校的密切合作,强化企业的技术发展能力。区域大中型企业在进行重大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决策时,要主动邀请高校有关专家参加咨询和论证,以使高校明确企业的科技难题关键所在,及时修正自己的研究方向。企业振兴靠科学技术,而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的关键是高水平的人才。企业一方面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教师到企业兼职、讲学或当顾问,提高企业科技人员的知识水平,使各种在职人员有继续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要支持企业的工程技术专家跨上高校讲台,参加高校学术活动,合作研究、共同培养研究生。还要积极支持协助高校在企业建立教学、科研基地,以培养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吸引优秀人才到企业工作。

五、结语

地方高校注意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学科建设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协调好基础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关系,运用高水平的应用研究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惟此才能充分显示其在地方存在的价值。地方高校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必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没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其成长是很难有十足的动力的;一个城市没有几所著名的大学,城市的底蕴必然是缺失的。大学因一个城市的发展而发展,随城市的崛起而崛起;城市也因大学的存在而荣耀,也因大学的存在而更具品味。对一个区域来说,是同样的道理。大学与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共存共荣共兴的,只有良性的互动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才可能使彼此获得更好地发展,这也是与我们大学完善自己、服务社会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的。

参考文献:

[1]保定市市政府与华电达成“中国电谷”战略合作协议[EB/OL]./todaybd/news/bdxw/2006-10-16/4236.Html,200805-06.

[2]弘扬保定文化建设文化名城——市委书记宋太平在保定市文化名城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bdrb/bdrb_info/news_ifo.asp?news_id=6047,200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