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05 09:23:00

导语: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研究论文

近20年来,利用真实周期理论(RBC)方法去研究经济波动等问题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前沿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学家从另一角度引入市场的不完全性,利用RBC的方法去研究经济波动或货币对经济的作用。关于这样的研究最近多了起来,特别是名义量粘性情况下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把市场不完全性和个体跨期最优相结合来研究宏观经济这样的理论称为新新古典综合(NewNeoclassicSynthesis,简称NNS),它继承了凯恩斯主义或新古典综合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因素,即价格和工资的粘性等市场不完全性和个体追求跨期最优化和理性预期。本文主要说明NNS是如何继承凯恩斯主义或新古典综合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些合理的因素,及其涉及的主要内容,以及最近研究的相关问题。

NNS理论阐述

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争论和发展为NNS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大的理论背景。Lucus在20世纪70年代末给出以宏观经济学研究蓝图:从个体最优化的角度出发,建立模型,得出最优条件,然后去校准、数值模拟,与现实经济相应的数据特征进行比较,看是否一致,以达到解释经济现象的目的。

20世纪80年代Prescott和Kyland所建立的RBC理论模型体现了Lucus的设想,这一方法为宏观经济学近20年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在于研究方法的创新,为此他们获得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RBC理论假设前提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通过建立模型分析,认为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一假设受到人们的质疑,现实经济中,诸如商品、资本和劳动的异质性、价格工资的粘性及其它们有调整成本等因素会背离RBC理论所做出的简单假设。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开始利用RBC理论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宏观经济中引进市场的不完全因素,如价格、工资的粘性,或它们调整是有成本,从个体跨期最优化角度出发去建立模型,然后校准、数值模拟,进行经济学分析,提供政策建议。这样的方法被称为新新古典综合。

NNS理论正是基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假设即价格或工资是粘性或刚性,本文则是运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RBC理论的分析技术)为凯恩斯主义寻找微观基础。NNS理论把个体跨期最优、理性预期引入动态宏观模型之中,同时也考虑到不完全的竞争市场、价格调整成本、动态价格设定等因素,以此来建立模型,并解释宏观经济现象。具体说,由于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即出现非瓦尔拉斯均衡,价格或工资在此情况下是可用动态价格设定或价格调整等其他形式来设定的。而厂商可能用加成去订价。同时,假设预期是理性的。在此假设下,消费者如果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则追求利润最大化。然后求出最优条件,通过校准参数,看模型经济的模拟数据特征是否和现实经济中的数据特征相一致。如果使大体保持一致性,则是这个模型设定得较成功,它就能去解释经济现象,对经济政策进行评估和预测。NNS模型建立在价格或工资粘性假设基础上,并可进行政策分析,这样的假设意味着在短期内名义量影响经济中的真实变量,同时它也能考虑到技术的因素,即NNS模型把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同时引进模型中解释经济波动,这样可以避免RBC理论只考虑供给的局限性(市场是完全的,RBC只考虑供给冲击)。

(一)假设前提

新新古典综合认为,由于在短期内价格或工资是有粘性的,总需求的变动是影响经济中的真实变量。一方面,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变动影响垄断竞争厂商的边际加成和平均加成,就劳动来说,垄断竞争厂商成本最小化的一阶条件是真实工资等于边际成本乘以劳动边际产品,而真实边际成本等于是平均加成的倒数,这样平均加成对厂商的作用就像是在劳动投入支付的一种隐性税,这对经济活动有一种扭曲,对经济产生影响。当发生持续的名义总需求增加时,对于不能调整价格的厂商来说,平均加成降低,而通货膨胀较高时会使那些能调整价格的厂商提高加成,这样货币政策等总需求的变动,影响厂商的加成变化,从而促使厂商的行为发生改变,最终影响真实产量。另一方面,总需求的变动影响产品相对价格,也影响了厂商的行为,这也是影响真实产量的一个渠道,由于价格对一些厂商是粘性,总价格水平的改变会带来相对价格的变化,这会导致资源的新配置,从而影响产量。同传统的凯恩斯主义一样,NNS认为,货币数量变化促使总需求的改变,在价格粘性下,从而影响真实利率,这就影响到消费者最优的选择,这样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发生移动,最后厂商改变产量,导致总供给的改变。

(二)分析模型

NNS模型按规模大小可分三类:一是小型分析模型,用来解决理论和实证分析的易处理方便的问题;二是中型分析模型,与RBC模型规模差不多大,被用于较大范围的实证和规范问题,如Schmitt-GrobeS.和M.Uribe(2004)在分析的最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所建立的模型就是此类模型;三是大型分析模型,这样的模型如建立的美联储/美国一些模型,它们是用于分析整体经济,这些模型被美联储用于政策分析。

在新新古典模型中,从个体最优化条件,可以推出通货膨胀与产出的正相关关系,即菲利浦斯曲线。传统的菲利浦斯曲线有两种,一是静态的,二是滞后的形式。而NNS的菲利浦斯曲线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本期的通货膨胀和将来的通货膨胀有关。它不依赖于通货膨胀的滞后因素。本期的通货膨胀完全依赖于本期的情况和对经济将来的预期条件,通货膨胀有前向性。这是由于价格粘性,各厂商有交错定价的特点,通货膨胀的变动取决于当期厂商的定价决策,它们在设定价格和工资时,要考虑到将来的经济条件。这样个体的总效应反映在新的菲利浦斯曲线上。另外NNS强调未来预期对产出有影响,如果预期未来产出增加,那么当期产出会提高,这是因为消费者追求一生效用最大化,将来产出增加,于是消费者平滑消费行为使当期增加,从而增加了总需求,在价格粘性的情况下,当期的产量提高。

目前的理论界把这种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形式称为新新古典综合(NNS)是因为它继承了新古典综合的内容。NNS模型建立在价格或工资粘性假设上,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政策分析,这样的假设意味着在短期内总需求决定经济中的真实变量。NNS模型也暗含着通过货币政策可以进行宏观经济需求管理,减少经济波动。所以新新古典为货币政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它可以把理性的前向价格设定、不完全竞争和个体追求最优化的这几个因素结合起来解释货币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NNS模型把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同时引进模型中解释经济波动,这样可以避免RBC理论只考虑供给的局限性(市场是完全的,RBC只考虑供给冲击)。

由于在完全竞争的模型经济中,货币是中性的,不能解释“货币在现实经济中为什么如此重要”这一问题,只有在粘性价格下的模型经济中,货币才不显中性,所以NNS主要用于研究与货币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它可以把理性的前向价格设定、不完全竞争和个体追求最优化几个因素结合起来解释货币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三)实践应用

人们用NNS去分析经济是多方面的。如Goodfriend和King(1997)利用NNS分析了货币政策对经济作用;MathewB.Canzonerietal(2004)把NNS用于通货膨胀的分析;Schmitt-GrobeS.和M.Uribe(2004)在NNS分析框架下,分别考虑不完全竞争和价格粘性的情况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讨论了最优宏观经济政策。另外,Dathine,J.E.和Donaldson,J.B.(1995)把效率工资的假设引进来,从个体最优化出发,利用RBC的研究方法讨论一个非瓦尔拉斯经济,并进行校准、数值模拟,在一定程度解释了美国的经济波动。Rotemberg,J.J.和M.Woodford(1995)把递增的规模报酬引进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分析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在分析技术上利用RBC的方法,最终目的是解释美国的经济波动。L.Linnemann和R.Schabert在NNS的框架下分析了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本文结论

本文主要阐述NNS理论的假设前提和研究方法,以及它与凯恩斯主义或新古典综合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差别。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真实周期理论相比,NNS理论强调不完全竞争的特征,如工资、价格粘性;与新古典综合相比,NNS理论运用了一般均衡理论的方法,把理性预期以及跨期最优引进经济学分析。用它可分析总需求变动对经济影响,特别是货币的因素与经济的关系。由此可见,NNS理论是对新古典综合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一种“扬弃”。故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走得更近了,分析的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它们模型分析的假设前提不同,一个假设价格或工资粘性,而另一个假设价格和工资有灵活性。

在我国的宏观分析中,可以借助NNS来分析问题,这为本文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提供一个思路。但是在运用它们时,也应该考虑到我国经济有其特殊性,例如我国现在正处于转轨经济时期,这样去考虑能够提高对宏观经济、经济政策分析的有效性。

当然NNS分析还不完善,一方面,尽管NNS模型一般比较复杂,但它们认为经济波动主要源泉还是来自于技术冲击,这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RBC理论由完全竞争或一般均衡理论作为支柱,这样的经济是达到帕累托有效,同时每个个体效用最大,相比RBC模型,NNS模型值得人们质疑,例如,由于它背离了一般均衡的条件,在微观上这种情况没有成熟的理论作为支撑。这些有待于笔者的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