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服务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时间:2022-12-31 03:08:44

略谈服务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一、福建省服务业发展的就业效应分析

1.福建省服务业发展的就业效应———结构偏离度分析

结构偏离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该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之差,用公式表示为:结构偏离度=产业产值占比-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二者之差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偏离程度,即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匹配程度或均衡状况。结构偏离度小于零,为负偏离,该产业的产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意味着该产业劳动力存在过剩,劳动力需要转移至其它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于零,为正偏离,意味着该产业需要劳动力流入;就业结构偏离度等于零,表明结构没有偏离,劳动力在各产业间停止流动。偏离度绝对值越大,说明偏离程度越高。从理论上分析,长期来看,在市场机制的充分作用下,结构偏离度会逐步趋向于零,即保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均衡。1990一2011年的结构偏离度数据。观察福建省1990年来的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总体偏离逐渐下降,由1992年的62.8下降到2011年的34.2,但偏离依然较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呈现负偏离状态,存在剩余劳动力急需向外转移,偏离绝对值呈下降趋势,表明有一定量的劳动力已转出;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结构偏离度均呈现正偏离状态,自1992年开始,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始终高于服务业的结构偏离度,说明第二产业比起第三产业更需要劳动力流入,从发展趋势看,二者之间的差距并没有缩小的迹象,2009年开始差距进一步拉大。这表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就业格局短期内很难改变,预期中拐点的出现尚需时日。2000年以来,福建省服务业的结构偏离度下降较多。其中,2000年结构偏离度为11%,2011年为3.3%。这一方面说明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正在向均衡状态靠近,在这期间,从其他部门转移出的劳动力大部分被服务业吸收,另一方面也说明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所降低。这其中既有整个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更主要原因来自服务业内部存在行业结构性问题。即传统服务行业发展逐渐趋于饱和,吸纳就业人数基本平稳,而现代服务业又大都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无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结果导致服务业结构偏离度的下降。

2.福建省服务业发展的就业效应———相对劳动生产率分析

相对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产业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该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之比,用公式表示为:相对劳动生产率=产业产值占比/产业就业人员占比。该指标表明在一定人员占比的情况下,产业产值占比越高,该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也越高,劳动力会往该产业转移。从图3福建省三次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最低,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自1992年开始,第二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均高于第三产业,伴随建设东南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的实施,2007年开始第二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又逐渐提高,成为福建省劳动力流入的主要产业;服务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低于第二产业,且有下降趋势,说明服务业就业规模的扩大主要是基于产业规模扩大,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正在减弱。

3.福建省服务业发展的就业效应———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该指标是衡量经济增长拉动就业效应的重要指标。就业弹性越大,经济增长就能吸收越多的劳动力。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就业弹性是指某一时期内某一产业就业量的变动对其产值变动的反应程度。用公式表示为:Ei=△L/Li△Y/Yi式中,代表就业弹性;代表产业就业人数;△L代表产业就业人数增长量;Y代表产业增加值;△Y代表产业增加值增长量。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起伏较大,且多数年份就业弹性系数为负值,这表明第一产业不仅无法吸纳劳动力,还需要向社会其他产业转移剩余的劳动力;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在20世纪90年代期间呈现前降后升的发展态势,受区域因素影响,福建省第二产业发展较为滞后。随着两岸关系缓和,福建省通过引进大型工业项目和实施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逐渐形成电子信息、汽车、石化、船舶、钢铁、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纺织、轻工等九大重点产业,1996年开始,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增大,从业人员规模增量明显。随着制造业技术的进步,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企业占比越来越高,第二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并没有显示出非常明显的增长态势,但就业弹性总体略高于服务业;在观察期间,服务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均为正值,说明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在不断增长,或者说在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但在2000年之后,服务业就业弹性(除2009年外)均低于2000年的0.54,2010年仅为0.37。这表明福建省服务业发展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与第二产业相比总体偏弱。究其原因,主要与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有关。即前文分析结果:传统服务行业发展趋近饱和,而具有吸纳劳动力能力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又不足。服务业的就业弹性下降并未完全反映经济增长对拉动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而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服务业存在结构性的发展问题。

二、基本结论

通过对福建省服务业发展及就业结构变化的事实性描述,并通过结构偏离度、相对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等方法分析服务业发展对就业增长的效应,归纳得到以下基本结论:第一,福建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总体上符合“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所揭示的产业演进基本规律,第一产业的就业占比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服务业就业占比逐渐提升。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总体呈现下降,但偏离仍然较高,不平衡现象仍较严重。第二,服务业的产业占比出现“定格”,没有形成有效突破,服务业发展拉动就业增长的动力减弱,其根源在于福建省服务业内部存在的行业结构性问题,即传统服务业发展空间不大而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这将成为今后福建省服务业持续发展的巨大瓶颈。要理顺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而优化内部结构的关键在于创造出现代服务业的市场需求。第三,在一定时期甚至在较长时期内第二产业仍然是福建省就业的主导产业。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福建省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和服务业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从长期而言,服务业的就业占比一定会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就业的主导产业,但这并不意味着福建省的服务业在短期内就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如果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调整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第二产业仍将是今后一定时期就业的主导产业。基于以上,要提高服务业发展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应以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这不仅仅因为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调整和完善服务行业内部结构,提升服务业发展的就业效应外,还有利于与制造业相辅相成,确保福建省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经济战略的实施。在福建省侧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可以为福建省制造业服务,使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尽快成为福建省制造业经济的主流,又可以为福建省的服务业发展壮大创造必需的市场需求。

作者:陈增明单位: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