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食品产业发展分析

时间:2022-05-22 11:16:31

一带一路食品产业发展分析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食品产业现状分析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三大洲,涉及到65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体而言丝路沿线国家的食品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比较明显。除了部分国家例如新加坡具有良好的食品工业基础之外,其余大部分国家的食品工业发展水平较差,食品产业也相对不发达。目前,我国的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作为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是十分明显的,这与食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息息相关。从国际角度来看,我国的食品工业占据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工业地位;从国内角度来看,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食品工业仍然排名第一。供给侧改革影响食品产业的发展成为必然。自2013年后,我国经济增长由之前的政府投资和出口驱动向国内消费驱动过渡,目前,我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是并不意味着经济收缩,从中长期来看,从供给侧改革的要素配置要求来看,食品消费的结构变化会带动食品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食品工业转化增值能力高低、高附加值产品比例高低;供给侧改革影响了食品产业集群的形成及生产布局主,从而决定了食品产业的品质结构是否合理。未来发展过程中,食品龙头企业带动程度及对相关企业的带动能力必将加大;食品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主要表现于关键技术、装备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

二、“一带一路”为我国食品产业“走出去”带来的机遇

1、“一带一路”是我国食品产业“走出去”发展的客观需求“一带一路”作为我国产业输出的重大战略机遇,同时也为食品产业的扩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首先从宏观角度出发,一带一路沿线聚集着大约30.8亿的居民占到世界人口总量的44%左右,与此同时GDP总规模达12.8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7%。一带一路地区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总量预示着该地区食品产业输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其次,从清真食品贸易角度看,在“一带一路”的沿线,清真食品贸易份额占了98%,中东伊斯兰国家清真食品市场达到了1500亿美元,超过80%的清真食品都依赖进口。可以说,“一带一路”沿线,无论是从宏观人口基数上,还是微观层面的清真食品贸易上都存在着客观的稳定需求,利用好这一点将为我国食品产业在沿线国家的推广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2、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借力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完善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背后必然需要雄厚的资金和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的支持。就食品产业而言,需要在研发、物流、仓储等各个生产运输环节拥有达标的硬件条件才能从多方面保证整个产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一带一路”作为国家的顶层战略构想,由此带来的经济影响力和感召力不可小觑。据商务部统计,2017年前5个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非金融类的直接投资达49.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要增长大约6到7个百分点。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中,对建筑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传输以及软件的投资比例增幅较大达到了88%和45.8%,这意味着,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将有意识的向丝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倾斜。3、“一带一路”将有利于我国食品产业升级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社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已经下降,许多在中国投资建厂的世界品牌将加工工厂转移到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以需求更低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一带一路”无疑为中国食品产业升级提供了一个在世界食品产业链升级过程中占据话语权的机会。首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只有少部分国家有较好的工业发展基础,而类似中亚、西亚和南亚大部分国家的食品工业基础薄弱。除此之外,丝路沿线国家还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中国可以以此为契机将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当地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力求取得卓有成效的发展。以中哈两国的“哈麦贸易”为例,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小麦,一直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重要贸易标的,并且近几年来小中哈之间的小麦贸易额增长迅速。4、“一带一路”将为中国食品产业集群的全球价值链融入打造平台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食品行业的分工加深,面对国际间企业的激烈竞争,尤其是食品产业的竞争容易集中在某一特定的生产环节,在中国食品产业长期以加工贸易的方式融入全球食品产业价值链的情况下,“一带一路”有望通过整合丝路沿线国家的地缘优势和资源加之自身的技术优势为中国食品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一个台阶。同时,也借此改变长期以来食品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其低附加值的特点,由提供基础原料和简单原料向提供加工技术和资源整合改变。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局

1、清真食品认证标准的制定与统一问题严峻“一带一路”沿线经过65个国家,涉及到包括东亚的蒙古,东盟十国,西亚18国,南亚8国中亚5国,独联体7国和中东欧16国。值得注意的是,在沿线国家中,穆斯林人口占据着世界穆斯林总人口的65%。同时,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2010到2050年穆斯林人口也将从16亿人增长到28亿人,占全球人口比例从23.2%增至29.7%,增幅达73%,是全球人口增幅的2倍。众多的人口分布以及逐步提升的收入水平,揭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巨大的食品产业容纳市场。但是,穆斯林人口在沿线国家的集中化和规模化,以及其特有的宗教文化特性又表明,如果中国想要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巨大的穆斯林市场作为国家食品产业发展的目标市场,制定一个统一的全方位的清真食品认证标准将显得至关重要。这为我国在一带一路下的食品产业发展特别是清真食品产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食品安全是“一带一路”背景下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与国内食品安全制度建设不同,放眼丝路沿线各国,每个国家对食品安全都有不同的标准和制度,这意味着中国食品产业“走出去”需要更加完备的食品安全应对措施来削减由于各国监管标准不同产生的对接差。我国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存在着严峻的安全风险,从2009年到2013年,我国出口到美、日、欧、韩四国的30类12457批问题食品统计显示,我国连续5年在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一,可能的原因包括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滞后性。以农药残留MRL标准为例,欧盟关于此项的规定达13万项,而我国仅仅不足3700项,尚与欧盟有10余万的差距。“病原微生物防控、农药兽药滥用、重金属污染”作为威胁我国食品安全的四大主要问题。因此为了推进“一带一路”背景下食品产业发展,食品安全问题作为中国需要改进的重点,从法律和技术上向我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一带一路”绿色贸易的内在需求对食品产业发展提出更高标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覆盖率低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发展的起步阶段,多数国家面临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根据《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5年度报告》中有关于“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专题,可以总结出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虽然东南亚区、南亚区、中东欧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生态条件良好,生态资源丰富,但是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地区等干旱区,水资源严重匮乏,荒漠生态环境脆弱;第二,环境问题对经济的发展约束趋势加剧;第三,因临近大江大河河口和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较大。

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食品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1、利用沿线国家民族文化特性促进食品工业规模生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穆斯林人口,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可以充分利用沿线国家穆斯林文化特性和共性进行食品的生产和研发。这种民族文化特性可以概括为“同质性”,利用好民族文化同质性有利于国际贸易的深入和发展。作为一个“穆斯林省”,宁夏出产的食品特别是清真食品和穆斯林商品在阿拉伯市场很快被各国所接受,宁夏和阿拉伯两国之间的食品贸易及其它商品贸易也呈现出呈现增长势头。以上两个案例均证明,利用好民族文化特性,抓住共性进行生产发展是可以取得成功的。除此之外,民族文化的同质性,又可以为食品产业的发展节约成本,降低风险。市场庞大受众较多的前提下,食品产业可以抓住这一特点进行规模生产,降低边际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和发展空间。2、把控好民族品牌形象,龙头企业带头“走出去”创立自己的民族品牌是我国食品产业“走出去”发展重要的一环,在从供给、生产端入手,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当下,中国要想将食品产业做大做强必然要发挥沿线民族文化特色,建立特有的民族文化品牌。作为现有食品产业民族品牌中的龙头企业,更有责任和义务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后续建设中其他民族品牌的引入开辟道路做出榜样和示范。例如国内乳品巨头伊利集团为了打造安全放心的国际领先乳品品牌,在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和预警上打造“食品安全早期风险防控系统”、在食品供应链安全致力识别“风险关键点”。3、依靠法律和科技手段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依靠《食品安全法》,使食品安全科学监管及社会共治执行落地。2015年的新《食品安全法》被誉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标准及食品安全出口都有细致严格的规定,但是这些法规的执行和落实,对我国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出了挑战。荷兰的主要应对办法主要有充分发挥政府食品安全机构力量和作用、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上具有前瞻性两点,荷兰早在2010年就制定了减少动物使用抗生素的标准,2012年比2009年使用量减少近50%,到2013年荷兰主要养殖场中动物抗生素使用率基本为零。4、科技创新推动食品产业在丝路沿线国家的扩大发展一是利用高校食品相关专业和技术搭建平台,进行食品产业技术上的革新和研发,提高高校食品方面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二是从食品产业源头入手,改进设备,降低食品产业在向丝路沿线国家推广时,可能存在的食品原料利用率低以及物流方面关于食品质量的隐患问题。三是建设食品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共同体,拓展与相关国际组织的技术合作途径,支持我国食品企业在国外设立联合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发展基地和国际食品产业创业基地。四是进行经营模式上的转型,食品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鼓励相关企业推进个性化和定制性服务,不拘泥于传统经营模式达到推进向丝路国家的推广,例如对沿线丝路国家的穆斯林人口进行消费市场细分,为特殊群体提供特定服务,从而提升口碑和消费者市场认同度。食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聚集及提升,食品加工原料、技术上的突破,产业内部企业间的合作模式,使创新由点到面的开展,以推广到丝路沿线国家,这一方面为我国食品企业全球价值链上发挥作用提供成长背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借力于“一带一路”建议实现我国食品产业集群的全球价值链延伸。

作者:韩薇薇 黄心洁 刘万慧 单位:天津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