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在妊娠期疟疾的治疗

时间:2022-04-02 04:12:00

小议在妊娠期疟疾的治疗

【摘要】疟疾(mMafia)是由疟原虫寄生于红细胞而导致的发热性传染病,它通过带疟原虫的雌性按蚊叮咬传播,以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和大汗为临床特点,可伴有贫血、黄疸和肝脾肿大,严重时可引起肾衰、昏迷、甚至死亡。孕期患疟疾对孕妇及胎儿均不利,可以引起流产、早产、FGR、死胎、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等并发症,严重危害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健康。

【关键词】妊娠期疟疾治疗

治疗疟疾的药物较多,常用的抗疟药在孕期对胎儿影响不大。疟疾除病情严重者外,多数经适当治疗可安全渡过妊娠期,甚至维持至足月。

(一)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半流质饮食;高热时宜予物理降温;肠胃道症状严重时给予适当补液,预防脱水,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贫血者注意补充铁剂并加强营养。

(二)药物治疗

常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一种消灭红细胞内期的裂殖体,控制临床症状,另一种消灭红细胞外期的裂殖体和配子体,防止疟疾复发。首选氯喹和伯氨喹啉,前者仅杀灭红细胞内期的裂殖体,后者则能较好地杀灭红细胞外期的裂殖体和配子体。

1.控制发作、消灭裂殖体

(1)氯喹氯喹是各型疟疾治疗的首选药,它通过抑制疟原虫的核酸代谢,干扰疟原虫对血红蛋白的利用,从而抑制疟原虫的繁殖。它对血中各型疟原虫的无性体具有强大杀灭作用,能有效控制疟疾的症状,是控制临床发作的最有效和最常用的药物。一般用药24~48小时后热退,48~72小时血涂片转阴。为妊娠期控制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能迅速杀灭红细胞内不同发育阶段的疟原虫。口服剂量:第1天lg,6~8h后再服0.5g;第2、3天各服0.5g。在重症区孕妇每周服氯喹300mg,可增强对疟原虫的抵抗能力,减少并发症。氯喹孕期服用安全,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副作用有食欲减退及恶心等。大量服用氯喹能引起心脏传导抑制,导致心动过缓,心律失常而使血压下降,甚至产生阿一斯综合征,可危及生命,尤其肌注或静脉注射时更为明显。

(2)氨酚喹啉药理作用与氯喹相似,无明显副作用。口服剂量:第1天0.6g,第2、3天各服0.4g。

(3)伯氨喹啉对红细胞外期各型疟原虫有较强杀灭作用,可达控制复发的目的。用法:每天顿服22.5mg,连服7~8天。

(4)青蒿素片中药制剂,系从中药青嵩叶中提取的一种过氧缩酮倍半萜内脂化合物。其作用机制与叶酸代谢无关,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膜系结构,干扰表膜及线粒体功能,阻断氨基酸的摄取,形成自噬胞而使疟原虫死亡。其疗效与氯喹相似,对各种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无性体均有高度杀灭作用,退热时间和疟原虫转阴时间比氯喹快,原虫血症于48小时可被清除,故可迅速改善间日疟和恶性疟患者的症状,但服后复发率高。本品毒性低,副作用少。药理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原虫蛋白合成,对各种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无性体均有快速杀灭作用。服用剂量:首次口服lg,6~8h后0.5g,第2、3天各0.5g。直肠用药:首次0.6g,4h后0.6g,第2、3天各0.4g。

2.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具有降温、解毒、抗脑水肿作用。可用氢化可的松每天300mg静滴,或地塞米松20mg静注,连用3~5天,在恶性疟的治疗中尤为重要。

3.低分子右旋糖酐

发病早期,每日500mL静脉滴注,可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内脏血液循环,预防和避免恶性疟所诱发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其他

有明显脑水肿者应予脱水剂,有抽搐时可用抗惊厥药,予以物理降温将体温控制在38℃以下,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严重贫血者予以输血,合并感染者予以抗菌素。如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酸中毒、休克时,必须积极予以相应处理。

5.控制复发、中断传播

伯氨喹啉是8-氨基喹啉类扑疟喹啉型抗疟药,对配子体及红细胞外期疟原虫均有杀灭作用,对裂殖体杀灭作用低下,对恶性疟裂殖体无效,因此伯氨喹琳主要用于控制疟疾复发和传播,不能控制症状的发作。磷酸伯氨喹啉每次口服22.5mg,每天1次,连服8天;或伯氨喹啉每天口服15mg,连服14天,用于间日疟抗复发治疗。

6.恶性疟的治疗

一般恶性疟肌注蒿甲醚,首次240mg,第2、3天再分别肌注160mg及80mg。脑型疟或凶险发作时,用二盐酸奎宁0.5g加入10%葡萄糖静滴,维持4小时输完,12小时后重复给药,第2天仍可重复,至清醒好转后改为口服。也可联合应用蒿甲醚以加强疗效。

参考文献

1钟惠澜.热带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49-664.

2车立刚,张有林,李兴亮,等.复方蒿甲醚片治疗抗药性恶性疟临床研究[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5,8(4):244.

3杨恒林,刘德全,董莹,等.体外测定恶性疟原虫对七种抗疟药的敏感性[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5,13(2):111.

4杨恒林,何慧.抗蒿甲醚恶性疟一例报告[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1,9(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