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升血散治疗效果论文

时间:2022-08-14 11:03:00

肾性贫血升血散治疗效果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升血散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口服升血散,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肌酐(Sc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72.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升血散在调整血压、稳定肾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升血散可有效治疗肾性贫血。

关键词:肾性贫血;升血散

肾性贫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所必然发生的表现之一,目前西医的治疗主要是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补充铁剂、叶酸等。笔者自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对肾性贫血22例采用口服升血散治疗,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标准(1)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肌酐(Scr)>178μmol/L,诊断标准参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诊断标准,慢性肾衰的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1];(2)贫血:血红蛋白(Hb)<100g/L,诊断标准参照国内贫血常用标准[2],同时具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的症状和体征。

病例排除标准:(1)Scr、Hb不在上述范围。(2)未能控制的严重疾病如心力衰竭、肝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肿瘤等。

1.2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4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其中治疗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平均(49.5±12.1)岁;平均病程(7.98±1.30)年。对照组男14例,女8例;年龄(48.9±13.2)岁,病程平均(8.01±1.29)年。两组患者在病情、年龄、病程、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观察病例均予相应原发病治疗,给予低蛋白、低磷饮食,控制血压,纠正酸中毒,调节水电解质紊乱。对照组贫血给予EPO,补充铁剂、叶酸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贫血给予口服升血散,10g/次,3次/d。

1.4升血散药物组成黄芪、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冬虫夏草、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阿胶、菟丝子、大枣,据患者体重不同调整剂量。

1.5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Scr、Hb、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

1.6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样本均数用t检验,计量资料中两组样本的比较为χ2检验。

二、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诊断标准,慢性肾衰的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1]及国内贫血常用标准[2]。显效:(1)症状减轻或消失;(2)Hb、HCT增加≥25%;(3)Scr降低≥15%。有效:(1)症状减轻或消失;(2)Hb、HCT增加≥10%;(3)Scr降低≥10%,(1)、(2)项必须具备,(3)为参考条件。无效为不符合显效或有效条件者。

2.2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病例治疗后Hb、HCT、Scr变化情况见表2。表2两组治疗前后Hb、HCT、Scr比较注:与组内治疗前相比,△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三、讨论

肾性贫血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慢性肾功能不全所必然出现的症状,原因主要是EPO生成不足,慢性失血(反复抽血检查、血液滞留于透析器、胃肠道出血等)、红细胞寿命缩短、铁和叶酸不足、急性和慢性感染状态、铝中毒、严重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血红蛋白病等[3]。现代医学对肾性贫血的治疗主要使用EPO、补充铁剂、叶酸等治疗。在临床应用中,EPO有不少副作用,主要为升高血压,病人常感头痛,幻觉,肌肉酸痛,大面积体毛脱落,湿疹,诱发虹膜炎,部分病人发生癫痫,常致病人不能耐受。公务员之家:

肾性贫血经临床观察,中医辨证分型为多为脾肾不足,气虚血弱。由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程长,久病致虚,最终发展至脾肾两虚。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肾不足,气血生成乏源,精气不能正常化生,故气虚血少。实践证明,培补脾肾,补气养血,在肾性贫血的治疗上疗效显著。升血散组成以补脾益肾、益气养血为治则,由当归补血汤、八珍汤、益肾降脂片三方化裁。其中山药、白术、菟丝子、冬虫夏草、熟地补脾益肾,黄芪、人参、当归、川芎、白芍、炙甘草益气养血。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当归补血汤具有抗贫血的作用,八珍汤、益肾降脂片均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4]。升血散在应用过程中未见毒副作用,安全、实用,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海燕,郑法雷,刘玉春,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析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内科杂志,1993,2(3):134.

2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1,2.

3王吉耀.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27.

4丁安伟.现代中药临床手册.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0,516-549.